《千字文》全文及译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篇经典的启蒙读物,其中以千字的篇幅阐述了“品德修养、识字教育、社交礼仪、健康养生”等各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千字文》的全文及译文,供读者参考。
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
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解释:天地的奥秘和广袤无垠,日月星辰的规律运转,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安排,都有其秩序和规律。
这种规律和秩序,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乾坤定位,划分四方:圣民怀标,五行启蒸。
勿用
俗说,心非其党;审尔参考,慎勿泄扬。
”
解释: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社会的生存都离不开正常的秩序和规律。
为了维护正常秩序,必须遵循传统的规则和道德准则,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并避免流传错误的说法,从而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有容乃大,壮志凌云:饮食男女,人之营生。
器用
而知时,荒聚而无谋;如有涉猎,实凭斗筲。
”
解释:容忍和包容是成大事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了壮志和远大的抱负,才能立志追求更高的成功。
在人类的生命中,饮
食和生育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善于运用工具和掌握时代的规律,才不会陷入困境。
四、“身不离己,力归自然:服膺志道,敏以动让。
楽天知命,悲古人咏。
”
解释:人类的身体和力量都是最基础的财富,必须善加保护和使用,并尽力适应自然环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
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和人生意愿,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生活中,必须学会快乐和知足,同时也要感念和悼念逝去的前人。
五、“振奋百姓,赏率成章:斩木为兵,息火息彊。
布防野外,度宅几楹;详判狱讼,缘情制度。
”
解释:政治的正确与行为的规范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条件。
治理一个地方,首先要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奖励和惩罚。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保证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福祉,包括设置守卫、规划住房、精心审判等多种方式。
六、“為人父母,莫大于誠:教人範行,天下咸寧。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
解释:家庭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塑造社会未来的基础和要素。
父母应该保持真诚,而且要刻意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
千百年来,善恶报应的规律一直存在。
好事多做,必有馀庆;反之,丧失德行的后果也会日益显现。
七、“若医不愈,深恶痛絶:煮豆燃萁,豆在釜中泣。
本自道同,相煎可说;铅华被泼,冰炭为奇。
”
解释:治疗疾病必须严格依据规律和自然的律动,诊断和治疗不当最终会导致病情加重并且造成各种不必要的痛苦。
同样的行业和专业,在互相冲突的情况下,使人感到惋惜和震惊。
铅与锡是类似的金属,铅在制造精美的飞禽造型时很难用,而锡却非常便捷。
这提醒人们不要走弯路或者让事情复杂化。
八、“三才定物,天地之化:千变万化,各有所载。
恭尊桓、桓,光宅门户;遵古制、度新舞,厉声长啸。
”
解释:万物都有自己天赋的本性和规律,人们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并加以利用。
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每件事物都有其需要的特质或特徵。
赞美和尊敬正确行为的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政治,果断决策并其保持决心。
九、“天之降恩,群生所享:执事吉劝,俯德辅成。
培根
自勉,以及人称;智谋兼资,以应付人。
”
解释:每个人的成就和人生的幸福都不是靠单靠自己取得的,天地之恩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当担任职位时,严格遵守规定,以正确的建议和举措襄助上级,以支持正确决策的制定,并持之以恒。
自我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处事圆滑的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明的思维,以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十、“时维九月,序属三冬:搜极关情,晓以时艰。
衣食
足所,安宅消息;丰衣足食,且喜且乐。
”
解释:时间的品质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事物或时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和深谷。
我国农历的九月份其实是“冬”季倒计时的
开始。
要严谨搜集信息,并适时决断,以应对社会、政治和食
品供应上的局面。
要保证自己的食食和住所,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乐观。
十一、“录在笔端,形在目忘:五车书法,圣教之行。
驷
马高門,肥马下舍;素车数两,寡妇之家。
”
解释:学习和积累人生经验不但是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规范的过程。
还要在不断地训练中奠定基础,体现调整和改进。
书法也是一种最终通过体谅和活泼去解决习惯性思维的艺术和习惯。
赞美那些善良、谦恭和高大的人,同样赞美那些愿意繁荣社会和合理分享财富的人。
十二、“月令十月,稻熟于庐:动感诸侯,功业所基。
金
相玉振,上下以和;笙磬之声,岳阳所瘁。
”
解释:社会和食品供应的调整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农历十月是稻米收获的季节。
赞美广大人民为发展社会和实现个人奋斗贡献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平等和和谐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美好社会的诚惶诚恐和畏身高处都应该得到赞赏和尊重。
十三、“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贵非其位。
黄
冠草络,品高者怨;紫芝金瘤,异类恒反。
”
解释:政治官员出席重要活动,必须繁荣而不可兴致冲冲,一定特别为公正而不是个人利益服务。
佩戴黄冠顶蒿草和草绳子是与其阶层有关的大典礼的一部分。
财富和地位也要分层,只有那些具备技能和智力的人才能真正快乐和成功。
十四、“盖棺论定,于兹乎信:披发文身,具礼拜神。
王
公大人,宜先入太庙;五等蠢材,不足祀事。
”
解释:在中国古代,祭祀和礼拜的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有限的资源和蜜饯是为了表达敬意和心意,而不是单纯的个人消费。
显然,排名越高的人对于祭祀仪式的要求也会更严格,特别是那些五斗米折腰的普通百姓,常常缺乏坚定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十五、“发愤忘食,劳心忘忧:身虽劳苦,其精甚兴。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斯之称谓,不称其绰。
”
解释: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其中必然会带来各种饥渴、疲劳和困难。
不过,只要能够忘记一切闲事和牵绊,完全投入到工作或专业上,精神上的愉悦则会无处不在。
正如这个千年传承的《千字文》一样,即使是涉及千秋万代和宙海无涯,也必须得到经典品质添彩。
十六、“他人有心,我亦有意:他人无心,我亦无意。
昔
时正月,难以慰民;今我不贺,古风其存。
”
解释:相互理解与沟通是人际关系和文化传承的核心。
我们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感受和意见,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确如何对付那些不讲道德,不恭敬他人的人,给予适当的审判和制裁。
学习历史是理解和发展世界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