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内障的护理常规

白内障的护理常规

白内障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发病年龄、有无遗传史、外伤史、糖尿病史、化学药物接触史、红外线等辐射史。

2、评估患者配合情况、心理状况。

3、评估患者视力下降情况、血糖情况。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术后护理
1、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3、观察有无伤口疼痛、眼部胀痛、恶心、眼部异物感等反应。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2、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视力、眼压情况。

4、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检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3mmol/升、高血压患者收缩期血压应控制在160毫米汞柱以下。

(2)按医嘱行术前准备,局部麻醉者可进食,全麻者术前应禁食、禁饮6
小时。

(3)测量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11-21mmHg。

(4)遵医嘱术前散瞳,一般瞳孔扩大为6毫米以上为宜,注意术眼滴散瞳药时,勿使散瞳药流入非手术眼。

按医嘱备相应的晶体。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头部略微抬高,睡向健侧,避免压迫术眼。

前房积血者,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2)心理护理:介绍手术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伤口有无疼痛,视力恢复情况。

3、症状护理
疼痛: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深呼吸,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治疗。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高眼压:当患者出现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等,或伴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通知医师,予降眼压治疗。

(2)角膜水肿:当出现眼部异物感,视力达不到预期效果时,遵医嘱使用高渗药物及角膜营养液等。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嘱患者避免低头、剧烈运动、防止眼部碰撞,不可用手揉眼,防止伤口裂开。

2、术后如出现术眼充血、怕光、异物感、流泪仍是正常现象。

3、术后第一天由医师解除术眼敷料,测视力和眼压,指导患者滴眼药水的
方法。

4、术后术眼水肿,视力模糊者,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

5、出院指导:
(1)遵医嘱使用出院带药,按时滴眼药水,—周后回院复诊。

(2)注意眼部卫生,眼部避免强光刺激,多休息。

1个月内不可有生水溅入,避免重体力活,勿长时间低头弯腰工作。

(3)3个月内避免用手揉擦眼睛,避免碰伤术眼。

四、注意事项
1、术前使用散瞳眼药水时防止眼别错误。

2、注意术眼滴散瞳药时勿使散瞳药流入非手术眼。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

护理查房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