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装备技术管理规范 (含各项制度)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依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教育装备的要求,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装备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装备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和档次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教育装备的资源效益,提高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我们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教育装备管理工作规范。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校长是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以下制定的管理规范,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进行适当的修改。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必须成立由相关人员参加的领导机构,加强和规范管理,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出。
(一)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定本规定根据《四川省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基本标准》制订。
包括实验室管理领导机构与职责、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细则。
1 领导机构与职责⑴学校设有实验室管理领导机构。
分管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实验教学、人员、设备、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等。
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总结。
⑵教导主任负责对教研组、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管理。
布置和检查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匡助其提高业务水平和解决工作中的艰难。
⑶总务主任负责实验室物质保障和管理。
包括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仪器的配备、更新、维修、报废处理,保证实验室日常经费,按有关文件规定定期发放专职兼职实验教师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津帖等工作。
⑷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实验室组长或者主任,直接受教导处领导,在业务上参加有关教研组教研活动,是教研组成员之一;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不设组长,人员隶属教研组,由教研组长领导。
2 实验人员职责⑴执行学校有关实验的工作计划,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⑵按照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准备和开出教学实验;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⑶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仪器研制,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实验室工作水平。
⑷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
熟悉材料、药品的性能,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更新和材料、药品的使用、回收、处理工作。
⑸按《仪器室管理规则》做好仪器、设备、药品、标本、模型、挂图、教具等物资管理工作。
定期清点实物,做到账物相等。
⑹定期打扫,做到仪器室整洁,保持实验室课桌椅(凳)排放整齐,仪器无积尘,水槽清洁无积垢。
教育学生保持良好实验习惯。
⑺实验室要有“实验室规则”和“管理制度”(包括借用、领用、赔偿制度)。
建立“实验室日志”,记录每次实验的名称、日期、班级、人数、授课教师等基本情况。
⑻采取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好国家财物。
按规定做好“三废”处理工作。
3 实验室管理⑴计划管理a.添置仪器主要根据仪器配备目录、教学需要和经费可能,由实验室编制添置计划,经学校领导审核后报区教育局主管部门配备。
编制计划时应查对现有仪器及帐册,避免浪费。
b.仪器、材料到货验收由经办人、实验室共同负责,按说明书内容及国家教委有关技术标准,认真进行数量、配套性、质量的验收。
重要仪器应会同教师验收和试用。
c.仪器验收后应及时入库,单据及时入帐,回单及时上报。
⑵帐务管理b.总务处凭仪器调拨单和发票入帐,实验室凭区教仪站开列的仪器进出库单入帐。
实验室及总务处凭学校有关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报损、报废单据销帐,化学药品及消耗品的销帐按消耗数量定期销帐,但至少每学期一次。
c.剧毒药品及危(wei)险品的销帐,用一次记一次,并处理好残存量。
⑶仪器存放及保养2b.仪器存放要做到三分三定。
三分指仪器分学科存放;仪器和药品分开存放;危(wei)险品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
三定指仪器存放定室,危(wei)险品应存放于地下室或者专用地窖,较小模学校设专柜;定橱,对于结构、体积特殊的仪器要有专用橱;定位,每件仪器在橱内要有固定的位置,并随仪器的增减而作适当调整。
e.仪器保养要做到二保养。
定期保养,普通每学期结束前普遍作一次防尘、防潮、防锈上油等工作,根据仪器特点,进行定期通电、日晒、检查浸液、擦洗等保养工作;用后保养,每次用毕仪器,应做好清洁工作,检查另附件,并做好保养工作.然后放回原橱原位。
⑷使用管理仪器使用管理主要是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同时进行。
a.演示实验仪器管理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通知单》,将仪器设备点交给教师,教师使用完毕,按单如数交回实验室,经整理,保养后放回原处。
b.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管理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实验器材,上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检查实验器材,实验完毕,交回实验室或者放桌上,经检查后给另一班级使用或者整理、保养后放回原处。
c.剧毒药品的使用需单独填写使用登记表,注明用途、数量及残物处理情况,由使用人和实验人员签名后留栏备查。
d.仪器设备损坏应做好登记,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并做好报损、销帐工作。
低值易损仪器报损由总务主任审批,其他仪器报损由学校领导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⑸技术管理a.认真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工作,损坏的仪器要及维修或者经总务处允许后送有关部门修理,修理情况要进行记,使仪器设备完好率保持在 95%以上。
3b.教室仪器中的计量仪器,普通应每一学年进行次例行检测,使同一品种仪器的计量误差在核定范围内。
c.无法修复的仪器,由实验室提出报废申请。
低值易损仪器由学校总务处组织有关人员审核后报校长批准。
其他仪器由学校领导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⑹日常事务管理a.时常检查催促实验室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与整改。
b.保持室内器材摆放整齐、地面清洁,注意通风换气,保护师生健康。
c.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验安全,确保仪器设备安全。
4 实验教学管理⑴实验教学计划a.学科教研组和各科教师对实验教学必须制订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计划应交教导处与实验室各一份;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制订实验室按排计划,做好配合工作。
b.实验教学计划必须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边讲边实验的实验目的,需用器材和实验步骤等内容。
并对各种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技能的培养作出安排。
同时计划中还应包括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核的内容。
c.实验教学要提高开出率,并力争达到 100%;提高覆盖率,使每一个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提高设组率,开足组数;提高及时率、使实验与教学进度同步;提高成功率,使实验教学高质量,防止走过场。
⑵实验教学准备a.对教师的要求:认真备课、备实验。
填写好《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于三天前,学生分组实验于一周前交实验室。
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对可能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实验作好防范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还需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
b.对实验室的要求:在本学期实验总体安排基础上,按《实验通知单》安排好实验室,将需用仪器、辅助材料及安全防范器材准备妥当,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⑶演示实验要求a.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准备。
4b.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现象的要求。
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特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注意启示学生积极思维,师生共同研讨,揭示现象的本质。
c.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实验现象明显、安全。
⑷学生分组实验要求a.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后,动手进行操作。
b.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教师应先作示范。
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分步完成。
c.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课本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子细观察,分析思量,得出结论。
d.在实验课上,教师和实验员应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普遍性的问题,在实验课结束时,要作全班讲解,对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原因,有条件时应允许学生重做。
e.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项目,做好实验记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写出实验报告。
⑸边讲边实验要求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通过实验技能的训练获取新知识。
⑹坚持实验考查制度a.教师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b.学校教导处每学期进行一次实验开出率统计,作为检查实验教学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c.进行学生实验能力和技能的考查,着重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力求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良好实验习惯,技能水平具体化、外显化。
⑺学校实验室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开放,在教师和实验员指导下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⑻学校和学科教研组要时常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对于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实验、改进仪器、制作自制教具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诸多内容进行探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二)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
52、不带与实验无关的物品进实验室,进实验室后,按编位就坐,必须必须听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指导,清点仪器,如有差错应报告老师。
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仪器和试剂。
3、不许打闹喧哗,不乱扔物品,保持室内肃静、整洁;注意通风换气;不许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4、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有意外事故发生迹象即将报告教师处理。
6、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子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
7、仪器、药品和试剂不得滥用和损坏,因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设备者照价赔偿。
8、室内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损坏丢失仪器应即将报告教师。
9、实验完毕,必须清点仪器,摆放整齐,做好实验桌面清洁和凳(椅)子归位工作,经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可离室。
(三)仪器室管理规则1、仪器室是贮存仪器的重要场所,非本室人员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进入,以确保仪器、药品安全和室内肃静。
2、仪器室的仪器、药品必须建立实物明细帐。
其添置、保管和更换由管理人员负责。
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点、统计,做到帐物相符。
管理人员调动必须办妥交接手续。
3、使用仪器、药品均须先填报报告单或者作记录,预先准备。
仪器用毕,及时送回并在记录单上注销。
4、仪器、药品必须全部入橱,要分类存放、合理罗列、定橱定位、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仪器损失报告单”,按有关规定报损。
6、教学仪器原则上不外借。
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7、剧毒、易燃、易爆等危(wei)险品应设专柜或者地窖存放,平时必须上锁,并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剧毒药品起用必须两人同时在场。
8、加强管理、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毒等安全工作。
每日下班前应检查水、电、门、窗等设备,保证实验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