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认识电路 单元练习题

教科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认识电路 单元练习题

第三章认识电路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B.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挪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样C. 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 与任何物体摩擦后的玻璃一定带正电2.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的两金属箔〔〕A. 不带电荷B. 一定带正电荷C. 一定带负电荷D. 一定带同种电荷3.如下图是四位同学在学完电路连接相关知识后所画的电路图。

你应该能判断出:在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A. B. C. D.4.在如下图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A. B.C. D.5.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以下两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A. a、cB. b、cC. b、dD. d、e6.如下图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B. 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C. 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D. 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7.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B. 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C.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互相排挤D. 由于液体可以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8.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D.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9.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灯L1被短接,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B. 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灯L2断路,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C. 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D. 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时,形成短路,电流表将烧坏10.教室里投影仪的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降温.使用投影仪时,首先要翻开风扇,待确认风扇正常运转后,再通电让灯泡发光,以下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11.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过人行横道时行人应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

小天发现人行横道的红、绿灯是独立工作的,他设计了以下几种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A. B.C. D.12.王教师要在房间里安装“220V 100W〞顶灯和“220V 3W〞的壁灯各一盏.他打算将两盏灯并联后用一个开关S来控制,但接完后合上闸刀开关,发现壁灯亮、顶灯不亮;他合上开关S,结果不亮的灯亮了,而原来亮的灯却不亮了;再断开开关S,又恢复了原状.他错接的电路是〔〕A. B.C. D.二、填空题13.小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头发与梳子互相吸引说明它们__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梳子是____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14.以下器件中,属于电源的有________;属于用电器的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电冰箱 B 蓄电池 C 日光灯 D 太阳能电池 E 正在充电的手机电池F电视机G发电机H 电动机15.如下图电路中,绝对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 .16.在如下图的电路中,假设想让灯泡和电动机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关 ________;假设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器是 ________1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带电的玻璃棒接近悬挂着的灯芯草球,发现它们互相吸引,那么灯芯草球可能带________电也可能不带电.18.验电器带电后,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个角度.关于这个现象,是因为金属箔片上带的同种电荷互相 ________,而使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一个角度.19.如下图,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将一块橡皮大小且不带电的“碳海绵〞吸起,这说明了“碳海绵〞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该玻璃棒带________电.20.在如下图的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闭合开关S,灯L1与L2串联,那么电路中 ________是电流表, ________是电压表;假设L1与L2并联,那么电路中 ________是电流表, ________是电压表.21.如图a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________,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b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__,用手不停地捋图c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________〔蓬松/靠拢〕。

22.在学习“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同学们利用毛织物、琥珀、丝绸、轻质泡沫小球和玻璃棒进展了屡次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所示次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 毛织物和琥珀互相摩擦琥珀吸引轻质泡沫小球2 丝绸和玻璃棒互相摩擦玻璃棒吸引轻质泡沫小球3 摩擦过的毛织物靠近摩擦过的丝绸毛织物吸引丝绸根据以上操作及现象,你认为毛织物带________,泡沫小球带________.〔选填“正电〞、“负电〞及“不带电〞〕三、解答题23.冬天人们脱化纤衣服时有时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还可以看到电火花,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假设夏天你脱化纤衣服会看到这种现象吗?24.为一仓库设计一个电路,取货人在前门按电键K1,电铃响,红灯亮,送货人在后门按电键K2,电铃响,绿灯亮,按你设计一个电路图.25.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当电键闭合时电路能正常工作.四、综合题26.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当小军在“探究与发现A厅〞看到自己的同学在静电台上“怒发冲冠〞时,感到非常惊奇,他特别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参观回来后他完成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小军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间隔A球间隔不同的P1、P2、P3处,发现了如下图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成功再现了他在科技馆所看到的现象.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答复以下问题:〔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故C正确,符合题意;D、物体与玻璃摩擦后,详细玻璃是不是带正电,取决于两个物体对电子的束缚才能.假如玻璃失去电子,那么玻璃带正电;假如玻璃得到电子,那么玻璃带负电.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摩擦起电的原因与本质,可以确定其正误.B、异种电荷确实互相吸引,但带电体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根据课本中关于电流方向的规定可以确定其正误.D、通过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结合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的带电过程,可以确定为什么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带正电.延伸一下也可以确定玻璃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其带电情况.2.【答案】D【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由于两个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挤.【解答】当用带电体接触金属小球时,电子通过金属杆跑到两个金属箔片上,使其带上同种电荷,即可能得到电子而带电,也可能失去电子而带同种电荷;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互相排挤而张开;应选D.3.【答案】B【解析】A. 在开关S闭合时,右端的灯被短路,只有左端的灯亮。

B. 在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灯都亮。

C. 电路中没有电源,电灯不会亮。

D. 开关不闭合,右端的灯就亮了,即开关没有控制右端的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选项中,能使灯泡都发光的电路是串联电路.4.【答案】D【解析】A、三个灯泡依次连接,是串联电路,A不符合题意;B、两个灯泡串联连接后又与另外一个灯泡并联,是混联电路,B不符合题意;C、两个灯泡并联连接后又与另外一个灯泡串联,是混联电路,C不符合题意;D、灯泡都是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故都为并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途径;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中,形成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有各自的电流途径,互不影响.5.【答案】C【解析】【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源.用导线把b、d两点连接起来时,相当于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端连通,造成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烧坏电源,且两灯泡均不亮.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对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短路和断路的理解和掌握.电源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向电源负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容易烧坏电源.6.【答案】C【解析】:A、只闭合S1时,由于S2的断开,A2和灯泡L2处于断开状态,电路中只有灯泡L1连入电路,因此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故A错误.B、只闭合S2时,由于S1在干路上,整个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电路没有形成通路,那么灯泡都不亮,故B 错误.CD、闭合S1、S2时,电流分两路分别流入L1、L2,L1、L2并联,那么A1测L1电流,A2测L2电流,故C 正确,D错误.应选C.【分析】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可以根据电流的走向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与电流表是否串联判断测量的是哪个灯泡的电流.7.【答案】C【解析】:A、雪花漫天飞舞,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B、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颜色的变化,墨水的分子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B错误;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同种电荷会互相排挤,故C 正确;D、固体不能流动,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互相束缚,不能到处自由挪动,但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应选C.【分析】〔1〕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机械运动是宏观运动.〔2〕分子很小,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只是宏观上颜色的变化.〔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挤.〔4〕一切分子都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8.【答案】A【解析】摩擦起电是因为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带正电,说明毛皮失去电子,那么橡胶棒得到了电子,故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应选A.【分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9.【答案】D【解析】:ABC、只闭合开关S1和S2时,L2与导线并联,L2短路,电路中只有L1,电流表测L1的电流,ABC均错误;D、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时,两灯均短路,电流表与电源两极直接连接,造成电源短路,电流表将烧坏,D正确.应选D.【分析】分析开关转换时电路的连接与电流表测量的电流,注意允许用电器短路,而不允许电源短路.10.【答案】C【解析】【解答】解:A、开关闭合后,电动机和灯泡同时工作,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B、干路中开关闭合,灯泡马上工作,电动时机在支路开关作用下工作,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C、干路中开关闭合,电动机马上工作,而灯泡会在支路开关的作用下再工作,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D、开关闭合后,电动机和灯泡同时工作,因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C.【分析】先分析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可知电动机先工作、灯泡后工作.11.【答案】B【解析】【解答】红、绿灯是独立工作的,互不影响,这两盏灯时并联的,由各个选项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