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细化学品分析课后部分答案

精细化学品分析课后部分答案

第一章表面活性剂的分析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其结构有什么特点?表面活性剂有哪些功能,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答:1.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曾溶等一系列作(或其反作用)得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分子由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亲油基团两部分构成。

3.表面活性剂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a.在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b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多种类型得分子有序组合体。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得结果是降低了表面张力,改变了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从而使表面活性剂具有起泡,消泡;乳化,破乳;分散,絮凝;润湿,铺展,渗透;润滑,抗静电以及杀菌等功能。

表面活性剂在溶剂内部自聚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如胶束,反胶束,囊泡,液晶等。

2.表面活性剂分为哪几类?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特种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冠醚类大环化合物,二聚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小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如良好的去污、起泡和乳化性能,对酸碱和多种金属离子都比较稳定,具有抗静电、杀菌、防腐蚀等使用性能,特别是其极低毒性和无刺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其在日用化学品应用中前景广阔。

同时在纺织、印染、化纤、除锈方面都有相当用途。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小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在水及有机溶剂中皆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渗透性、以及起泡、洗涤、稳泡、抗静电等作用,且无毒;广泛用作纺织业、化妆品、食品、药物等的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以及医疗方面的杀菌剂以及洗涤、润湿剂等。

特种表面活性剂用微生物制取的表面活性剂产物易于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性,在生态学上是安全的。

例如:用废弃的油培养微生物,能加速其分解,同时能制取的表面活性剂,同时解决了炼油厂的污染问题,又能得到性能很好的表面活性剂。

3.什么是cmc?cmc测定有何意义?答:开始形成胶束得表面活性剂浓度成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最低。

意义: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

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表示此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

也就是说只需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就可起到润湿、乳化、增溶、去污、起泡等作用,因此cmc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在一定温度下,各种表面活性剂的cmc有一定值。

4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何?怎样测定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温度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答: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足够低时,溶解度有限并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达到某一温度后,溶解度会陡然上升,这个突变的温度成为krafft温度。

溶解度曲线测定其krafft 点。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此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将规定浓度试样溶液,在测定条件下加热至液体完全不透明,冷却并不断搅拌,观察不透明似的温度,此温度为浊点温度。

5.什么叫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张力?拉起液膜法和滴体积法测定表(界)面张力的原理是什么?答:表面上的分子有向液相内部迁移的趋势,使得液体表面有自动收缩的现象,这种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叫表面张力。

拉起液膜法的测定原理:将一个平整的铂圆环放入待测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当铂圆环被向上提出液面时,会在铂圆环与液面之间形成一液膜,此液膜对铂圆环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测出拉破铂圆环下液膜所需的最小的力,即为该待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滴体积法的测定原理:测量在直立毛细管端形成的水相液滴经与有机相接触而从管端脱落时得体积。

由液滴重力与支持它的界面张力间的力平衡,再加一校正因子,可得到两液相间的界面张力。

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力?泡沫是如何形成得?怎样用改进得ROSE-MILES法测定发泡力?答:a.发泡力是指产生泡沫的效能。

b.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相差很大,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空气泡会很快上升至液面,再通过液面时,便被双层表面活性剂包围起来,形成以少量液体构成的液膜隔开气体的泡沫。

c.使500ml表面活性溶液从450mm高度流到相同溶液的液体表面之后,测量得到的泡沫体积。

7.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测定润湿力有什么意义?浸没法测定润湿力的原理是什么?答:润湿力指一种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被另一种液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置换的过程。

浸没法测定润湿力的原理:分别测定两种标准(或两种已知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和被测表面活性剂五种不同浓度的润湿时间,绘制润湿时间-浓度曲线,比较曲线的相对位置,以确定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

8.测定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得意义?答: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测定就是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安全性试验,其生物降解度越高,对环境的安全性越高。

9.测定原理:用三氯甲烷萃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亚甲基蓝所形成的复合物,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2.1 硫氰酸钴分光光度法:该法适用于聚乙氧基化烷基酚、聚乙氧基化脂肪醇、聚乙氧基化脂肪酸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2.2 泡沫体积法:本方法适用于脂肪酸二乙醇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测定浓度为10 mg/L以内。

第二章洗涤用品分析1.什么是活性物?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原理是什么?答:活性物(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起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在配方中一般占15%~30%,可用其含量高低来衡量洗涤剂的优劣。

含量为95%以上的乙醇能溶解洗涤剂组分中的表面活性剂几部分氯化钠,而不能溶解其他无机盐。

先以无水乙醇萃取洗涤剂实验份,无机盐则析出。

过滤分离,从乙醇萃取液中分别测定出乙醇溶解物含量和氯化钠含量,两者之差即为产品中活性物的含量。

2.问什么要测定洗衣粉中磷酸盐含量?如何测定?答:因为磷排到江河湖泊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试样溶液滤去沸石等水不溶物后,取一定体积试液加入钼酸铵-硫酸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45分钟,聚磷酸盐水解成正磷酸盐并生成磷钼蓝,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0nm下测定吸光度A,由标准曲线求出相应吸光度的五氧化二磷量,计算相应试样中总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3.怎样评价洗衣粉和餐具用洗涤剂的去污力?答:洗衣粉对标准污布的去污力是用相对标准洗衣粉去污比值来衡量的。

相对标准洗衣粉去污比值越大,表明去污力越强,去污效果越好。

使标准人工污垢均匀附着于载玻片上,用规定浓度的餐具用洗涤剂溶液在规定条件下洗涤,测定污垢的去除百分率。

百分率越高,去污能力越好。

4. 什么是肥皂的总碱量,总脂肪物,干钠皂,干钾皂?肥皂中的游离碱量,总游离碱量,总碱量有什么区别?答:a.总碱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可滴定出的所有存在于肥皂中的各种硅酸盐,碱金属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以及与脂肪酸和树脂酸相结合成皂的碱量的总和。

b.总脂肪物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无机酸分解肥皂所得到的水不溶脂肪物。

c.干皂含量是指以钠盐或钾盐形式表示的总脂肪物含量,分别叫做干钠皂或干钾皂。

d.游离碱量是指肥皂中的无机电解质。

e.总游离碱量是指游离苛性碱和游离碳酸盐类碱的总和。

①标准QB/T2623.1-2003规定了游离苛性碱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普通性质的脂肪酸钠皂,不适用于钾皂,也不适用于复合皂。

②标准QB/T2623.2-2003规定了肥皂中总游离碱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普通性质的洗衣皂和香皂,不适用于复合皂,也不适用于含有会被硫酸分解的添加剂(如碱性硅酸盐等)的肥皂③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中烘箱法是依据QB/T2623.4-20035.餐具用洗涤剂的国家标准中哪些是强制性指标?※为什么要做荧光增白剂的限量试验?答:PH,去污力,荧光增白剂,甲醇,甲醛,砷,重金属。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吸收紫外线可呈荧光的化学增白染料。

进入人体后,不像普通的化学成分那样易被分解,而是和人体中的蛋白质迅速结合,很难排出体外,这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而且荧光剂对人体皮肤极易产生刺激。

因此,餐具用洗涤剂中不得含有荧光增白剂。

6.餐具用洗涤剂质量标准:参照标准GB9985-2000,该标准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配方生产的餐具用洗涤剂。

7.甲醇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体吸收一定量的甲醇,将会造成中毒,失明,甚至死亡。

标准规定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1.0mg/g。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餐具用洗涤剂中甲醇的含量。

第三章化妆品原料分析1.化妆品油脂熔点的测定方法有毛细管法,广口小管法,膨胀法,常用毛细管法。

毛细管法:熔化无水洁净的油脂试样后,将毛细管一端插入,使试样上升10~15mm.冷却凝固,封闭毛细管一端,用橡皮圈将毛细管固定在温度计上,试样与温度计水银球平齐。

然后插入已盛半杯冷水的烧杯中,置水浴上缓缓加热,并不断用圈式搅拌器搅拌水,使水温每分钟升高0.5摄氏度,同时注意观察毛细管内的油脂,当油脂在毛细管内刚上升时,表示油脂熔化,此时温度计的读书即时油脂的熔点。

2.碘值是指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g)。

油脂的碘值是检验油脂或脂肪酸不饱和度的重要指标,碘值越大,不饱和度越大。

意义:通过碘值可大致判断优质的性质。

4.油脂的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氢氧化钾的质量g。

意义:酸值是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多少的度量。

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总则按照国家标准GB7918.1-87执行,该总则提供了试样的采集,供检试样的制备,不同类型的试样的检样制备的统一标准。

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类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黄金葡萄球菌。

第四章香料香精分析1.香料的感官检验包括香料试样的香气质量,香势,留香时间等感官指标的检验。

香气的评定:香气是香料产品中最重要的指标。

香料香气的评定,是由评香师在评香室内利用嗅觉对试样和标准试样的香气进行对比,从而评定试样与标准试样香气是否相符。

4 香味的评定:对食用香料,除进行香气质量的评定外,还需要进行香味评定。

方法是取试样的1%乙醇溶液1ml,加入250ml糖浆中,用味觉进行评定。

2.香料的冻点(凝固点)的测定:测定原理:香料试样在过冷状态下凝固时,由由于释放凝固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这时的温度就是香料的冻点。

3.精油在乙醇中溶混度(溶解度)的测定原理:精油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混度,值20摄氏度时1ml精油和体积为V(V<20ml)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澄清透明,并且在逐渐加入此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至总体积为20ml而仍保持澄清时,则认为此精油1ml能与体积为V或更多体积的此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混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