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公开课我做哥哥了教案反思1、大班语言公开课我做哥哥了教案反思设计思路:现代的独生子女独占意识比较强,有时跟家长闲聊时,有的家长也说到"我说再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吧?""不要,你敢生,我就把他掐死"!他们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父母的爱。
在幼儿园里,我们开展"大带小"活动时,也发现虽然大班孩子做哥哥姐姐了,但他们的责任心还不强,不知道怎么样照顾弟弟妹妹,谦让弟弟妹妹。
因此我们觉得这一教材通过小猫野田的心理变化,可以给孩子一次心灵的激荡,从活动中感悟到一些内容。
另外,这一教材的段落比较明显,所以在活动设计中,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野田的烦恼,这其实是故事的开头,而整个大图书中的内容是野田带弟弟妹妹出去玩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野田的矛盾心情,是整个故事的经过,最后又以多媒体的形式看故事的结尾,分享野田的喜悦心情,整个设计目的是让幼儿感知故事的段落。
众所周知,小学的课文中往往会让幼儿分段,我们尝试这样的教学策略,就是让幼儿更好地与小学进行衔接,为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做好打好基础。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感受野田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做哥哥(姐姐)的喜悦。
3.知道故事中使用拟声词的乐趣。
4.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先听故事的介绍,了解野田内心的变化及其原因。
(1)讲故事,了解野田的家庭。
(有一只小猫叫野田。
原来猫妈妈只有一个宝宝。
母亲非常喜欢它,经常和它玩耍,拥抱它。
野田每天都很开心。
(2)观察演示幻灯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野田心情变化的过程。
1.观察幻灯片1,引导孩子发现野田刚作为哥哥的心情状态。
2. 观察幻灯片2-3,了解野田的心里变化。
(1)观察图片,知道野田不高兴了,猜想它为什么不高兴了?让幼儿知道野田不高兴的原因是: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不能抱野田,不能陪野田玩。
(2)看课件,了解野田不高兴之后与妈妈的对话和故事的发展。
(3)师完整讲述这段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野田现在对弟弟妹妹态度的转变。
(后来猫妈妈生了五只小猫咪,小猫野田做哥哥了,它心里非常的高兴。
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没时间陪它玩也不能抱抱它,于是野田不高兴了。
野田对妈妈说:"妈妈你也抱抱我吧?"妈妈说:"别撒娇了,你都做哥哥啦,去外面玩吧!""哼,真没劲,妈妈现在只喜欢弟弟妹妹,不喜欢我了。
野田感到伤心难过,它想要是没有它们多好啊!")二、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野田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4-10,讲述故事情节一"爬树"1.观察幻灯片4-5,结合故事让幼儿了解野田带弟弟妹妹去散步的心情状况。
2.引导幼儿幻灯片6,让幼儿猜想不喜欢弟弟妹妹的野田看到大树的表情,是在想什么事情?3.播放幻灯片7-9,了解图意,了解故事的发展。
学习单词:蹒跚而行(很危险,很快就会摔倒),孩子理解单词的意思,初步感受并尝试表达坐在高处摔倒的情况,反复几次单词。
4.播放幻灯片10,引导幼儿猜想野田看到树枝快要断了,弟弟妹妹们在树上摇摇欲坠时它怎么做的呢?5.老师完整的讲述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野田对弟弟妹妹们态度的转变。
(弟弟妹妹一天一天长大了,妈妈说:"喂,野田,带弟弟妹妹们出去散散步吧!"野田很不情愿地一步一跨朝外走,弟弟妹妹摇摇晃晃地跟着后头。
野田心想:"讨厌的弟弟妹妹!哼,把他们扔掉吧,没有它们,妈妈就会又喜欢我了。
瞧,前面这棵树多高啊,我就爬到这棵树上躲起来吧!"野田"嗖"地一声爬上了树。
"哥哥,我也要爬树,我们也要爬树!"小猫们一边叫一边爬上了树。
"啊,我爬上来了。
""太好了,我也爬上来了!""啊,好高呀,真可怕,弟弟妹妹坐在树上摇摇欲坠快要掉下去了。
哥哥,哥哥,救命呀!救命呀!""不得了,树枝快要断了,弟弟妹妹掉下去会受伤的,那就太可怜了。
"于是,野田把弟弟妹妹们一个一个背下了树。
)(二)教师讲述情节二 "遇到大灰狼"。
1. 观看幻灯片11后,引导幼儿根据野田的动作和表情和弟弟妹妹们的表情,猜想不喜欢弟弟妹妹的野田想要做什么?学习理解形容词:瑟瑟发抖(因害怕而不停地哆嗦,发抖。
),感受害怕被吃掉的感觉2. 观看幻灯片12,观察大灰狼的表情,说说自己对图的理解。
让幼儿猜想野田是否真的忍心把弟弟妹妹送给饥饿的大灰狼?为什么?后来它又是怎么做的?3.看幻灯片13,了解野田的做法。
4. 师完整讲述这段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野田现在对弟弟妹妹态度的转变。
(野田带着弟弟妹妹们继续往前走,"呀"前面有只大灰狼。
对了,把他们送给大灰狼吧!"这些小猫咪给你,要不要?"弟弟妹妹们听说哥哥要把他们送给大灰狼,都吓得瑟瑟发抖!大灰狼说:"啊,我要我要,我正好肚子饿的咕咕叫。
""什么?你要吃掉他们,那可不行。
他们太可怜了,妈妈也会很伤心的。
"于是,野田带着弟弟妹妹飞快地逃走了。
)(三)引导幼儿猜想、观察、讲述情节三"过独木桥"。
教学反思: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多一些,孩子们做哥哥姐姐这方面的体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是很少的。
然而,感受做哥哥姐姐的快乐,需要用体验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真正的在一个活动中让孩子们去体验。
体验两个字,写写简单,其实真正的让孩子们有触动的那种体验还是蛮难做到的。
2、大班语言公开课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反思目标: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树立关心他们的责任感,体验自己生长的快乐。
2.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3.增强孩子的班级责任感和任务感。
4.培养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说话的习惯,学习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预设学习目标:1.让新生熟悉班级的日常作息,活动区域的位置和活动要求。
2、初步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句和弟妹及新同学交往,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3、通过带弟弟、妹妹的活动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使孩子能够听连续的指令,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知识。
5、能儿独立生活,关心弟弟妹妹,能谦让。
6.知道大班的孩子在劳动、上课、关心集体、照顾弟弟妹妹等方面要有意识地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7.学会收拾桌椅,纠正握笔姿势。
8、明确值班学生的劳动任务。
分科预设学习目标:科学:1.纠正10以内的量,学会用图表表示。
2、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掌握叙述词。
3、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
社会:1.生活中愿意参加劳动,知道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2.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孩子热爱班级的感情。
3、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及吃月饼等活动,了解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尊重和热爱老师。
艺术:1、通过歌曲《卖报歌》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来感受和表现乐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出的形象和内容,并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
2.能够准确地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性别特征和简单的动态人物。
3.学习制作泥人的简单技巧,能够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
语言:1.学会背诵不同心情和感受的诗歌,进一步激发孩子作为大班孩子的自豪感。
2.帮助孩子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中任务的悲伤、苦恼、快乐等不同情绪。
3.在听说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健康:1.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卫生和自理能力。
2、能轻松自如的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连续跑约1分半分钟,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3、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的跳下,落地轻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范畴网络:健康:体能煅炼:1、学习新棒操2、学习新体能3、体游:大鞋子语言:1、故事:小猫钓鱼2、故事表演:小猫钓鱼3、诗歌:我是大班小朋友4、听说游戏:打大麦5、科学识字:科学:1、统计动物数量2、认识序数3、认识单双数4、实验:会转的陀螺5、有趣的叶子6、实验:有用的纸音乐1、歌曲:卖报歌2、歌曲:国旗红红的3、音乐欣赏:狮子进行曲美术:1、布置新环境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3、绘画:我和弟妹一起玩社会:1、劳动真光荣2、给小班弟妹送礼物3、我是中国人4、认识教师节5、认识中秋节社区资源利用:(一)环境布置:1、主墙:设置以“幼儿园”为背景的主墙,各种幼儿常规和幼儿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动物。
2.艺术设计区:各种废料,刷子和鹅卵石,白乳胶。
3.数学区:与邻数相关的各种运算资料。
4、图书区;各种图书。
5.教育领域:军旗和穿线玩具。
6、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插塑搭建我们的幼儿园。
7、角色区:提供各种8.语言区:提供木偶和各种道具。
(二)家长工作请新生家长协助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3、大班语言公开课我做哥哥了教案反思设计思路:现代的独生子女独占意识比较强,有时跟家长闲聊时,有的家长也说到"我说再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好吧?""不要,你敢生,我就把他掐死"!他们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父母的爱。
在幼儿园里,我们开展"大带小"活动时,也发现虽然大班孩子做哥哥姐姐了,但他们的责任心还不强,不知道怎么样照顾弟弟妹妹,谦让弟弟妹妹。
因此我们觉得这一教材通过小猫野田的心理变化,可以给孩子一次心灵的激荡,从活动中感悟到一些内容。
另外,这一教材的段落比较明显,所以在活动设计中,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野田的烦恼,这其实是故事的开头,而整个大图书中的内容是野田带弟弟妹妹出去玩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野田的矛盾心情,是整个故事的经过,最后又以多媒体的形式看故事的结尾,分享野田的喜悦心情,整个设计目的是让幼儿感知故事的段落。
众所周知,小学的课文中往往会让幼儿分段,我们尝试这样的教学策略,就是让幼儿更好地与小学进行衔接,为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做好打好基础。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用更连贯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感受野田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做哥哥(姐姐)的喜悦。
3.知道故事中使用拟声词的乐趣。
4.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先听故事的介绍,了解野田内心的变化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