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般将微生物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有人把超出生理需求的过量初级代谢产物也看作是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构造比拟复杂的化合物。
根据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次级代谢与初级代谢关系密切,初级代谢的关键性中间产物往往是次级代谢的前体,比方糖降解过程中的乙酰CoA是合成四环素、红霉素的前体;次级代谢一般在菌体对数生长后期或稳定期间进展,但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催化次级代谢的酶的专一性不高;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因菌株不同而异,但与分类地位无关;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控制着多种抗生素的合成。
次级代谢不象初级代谢那样有明确的生理功能,因为次级代谢途径即使被阻断,也不会影响菌体生长繁殖。
次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限定在某些特定微生物中生成,因此它们没有一般性的生
理功能,也不是生物体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虽然对它们本身可能是重要的。
关于次级代谢的生理功能,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
二微生物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比拟
1、概念不同
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而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2、产物不同
初级代谢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如单糖或单糖衍生物、核苷酸、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单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大分子聚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等生命必需物质。
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构造比拟复杂的化合物。
根据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等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可积累在细胞内,但通常都分泌到细胞外,有些与机体的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在同其它生物的生存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存在范围不同
初级代谢的代谢系统、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在各类生物中都
根本一样,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类微生物中的一种根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只存在于某些微生物中,并且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因生物不同而不同,就是同种生物也会由于培养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次级代谢产物。
4、对微生物的作用不同
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构造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轻那么引起生长停顿,重那么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根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对菌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不参与细胞构造组成,也不是酶活性必需的,不是机体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即使在次级代谢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也不会导致机体生长的停顿或死亡,至多只是影响机体合成某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
但许屡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对人类和国民经济的开展有重大影响。
5、同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关系
初级代谢自始至终存在于生活的菌体中,同菌体的生长过程呈平行关系,只有微生物大量生长,才能积累大量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那么是在菌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内〔通常是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末期或稳定期〕产生的,它与机体的生长不呈平行关系,一般可明显地表现为菌体的生长期和次级代谢产物形成期二个
不同的时期。
6、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或遗传稳定性上明显不同
初级代谢产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性小〔即遗传稳定性大〕,而次级代谢产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很敏感,其产物的合成往往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停顿。
7、相关酶的专一性不同
相对来说催化初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专一性强,催化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某些酶专一性不强,因此在某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培养基中参加不同的前体物时,往往可以导致机体合成不同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
另外,催化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往往是一些诱导酶,它们是在菌体对数生长末期或稳定生长期里,由于某种中间代谢产物积累而诱导机体合成的一种能催化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这些酶通常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不能合成。
8、两者既有区别性又有连续性
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先产生初级代谢产物,后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是次级代谢的根底,它可以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前体物和所需要的能量;初级代谢产物合成中的关键性中间体也是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物质,比方糖降解过程中的乙酰CoA是合成四环素、红霉素的前体;在菌体生长阶段,被快速利用的碳源的分解物阻遏了次级代谢酶系的合成;因此,只有在对数后期或稳定期,这类碳源被消耗完之后,解除阻遏作用,次级代谢产物才能得以合成。
而次级代谢那么是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与开展,可防止初级代谢过程中某种
〔或某些〕中间体或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三次级代谢产物的类型
目前就整体来说,对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远远不及对初级代谢产物研究那样深人。
与初级代谢产物相比,次级代谢产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产物的类型上都要比初级代谢产物多得多和复
杂得多。
迄今对次级代谢产物分类还无统一的标准。
根据次级代谢产物的构造特征与生理作用的研究,次级代谢产物可大致分为抗生素、生长刺激素、色素、生物碱与毒素等不同类型。
1、抗生素
抗生素是对其他种类微生物或细胞能产生抑制或致死作用
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
虽然对产生菌本身有无生理作用还不十分了解,但它们能在细胞内积累或分泌到胞外,并能抑制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它们,因而这类物质在产生菌与其它种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在防治人类、动物的疾病与植物的病虫害上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发现的抗生素已有10 000 多种,其中有一局部在医学临床与农、林、畜牧业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由点青霉产生的青霉素是上一世纪30 年代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
放线菌中能产生抗生素的种类最多,目前医疗上广泛应用的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制霉菌素等都是放线菌类群的一些种,主要是链霉菌属成员产生的。
2、生长刺激素
它是主要由植物和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合成并能刺激植物生长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
赤霉素就是由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赤霉〔Gibberella fujikuroi 〕产生的一种不同类型赤霉素的混合物,是农业上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尤其在促进晚稻在寒露降临之前抽穗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青霉属、丝核菌属和轮枝霉属的一些种也能产生类似赤霉素的生长刺激性物质。
此外,在许多霉菌、放线菌和细菌〔包括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固氮菌等〕的培养液中积累有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
3、维生素
在这里,维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合成远远超过产生菌本身正常需要的那局部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理学上的概念,不是化学上的同类物质。
丙酸细菌、芽孢杆菌和某些链霉菌与耐高温放线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积累维生素B 12 ,某些分枝杆菌能利用碳氢化合物合成吡哆醛与尼克酰胺,某些假单胞菌能过量合成生物素,某些醋酸细菌能过量合成维生素C ,各种霉菌不同程度地积累核黄素等,酵母菌类细胞中除含有大量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酰胺、泛酸、吡哆素以及维生素B 12 外,还含有各种固醇,其中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 的前体,经紫外光照射,即能转变成维生素D 。
目前医药上应用的各种维生素主要是用各种微生物生物合成后提取的。
4、色素
是指由微生物在代谢中合成的积累在胞内或分泌于胞外的各种呈色次生代谢产物。
例如灵杆菌和红色小球菌细胞中含有花青素类物质,使菌落出现红色。
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的色素分泌于体外时,使菌落底面的培养基呈现紫、黄、绿、褐、黑等色。
积累于体内的色素多在孢子、孢子梗或孢子器中,使菌落外表呈现各种颜色。
红曲霉产生的红曲素,使菌体呈现紫红色,并分泌体外。
5、毒素
对人和动植物细胞有毒杀作用的一些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称为毒素。
毒素大多是蛋白质类物质,例如毒性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等。
其他许多病原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等也都产生各种外毒素和内毒素。
杀虫细菌如苏云金杆菌能产生包含在细胞内的伴胞晶体,它是一种分子构造复杂的蛋白质毒素。
真菌中产生毒素的种类也很多,很多种蕈子是有毒的,曲霉属中也有-些产毒素的种,如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等。
6、生物碱
虽然生物碱大局部由植物合成,但某些霉菌合成的生物碱如麦角生物碱,即属于次生代谢产物。
麦角生物碱在临床上主要用来作为防止产后出血、治疗交感神经过敏、周期性偏头痛和降低
血压等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