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试行)

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试行)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选聘、培养和管理机制,制定本办法。

一、选拔对象1 .专业(学科)带头人:校内从事本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和兼课教师。

年龄要求55周岁以下(可适当放宽对教授的年龄限制)2 .骨干教师:校内从事本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

二、选拔原则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 .坚持德才兼备、择优选拔的原则。

3 .坚持动态管理、重在培养的原则。

三、选拔条件(一)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 .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带领本专业教学团队做好教研、教改、新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工作。

4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能掌握本专业(学科)及专业群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对高职教育特点有较深刻的理解,熟悉本专业各教学环节,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专业实践等方面成绩显著,能够引领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5.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创新,成绩突出。

6.近三年积极主持或参与教研和科研工作,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或参与(排名前3 位)院级以上立项的教学改革、教学建设、科研等项目,或主持院级科研项目1 项并结题。

(2)主持学院立项的教学建设(特指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建设)或教学改革(特指专业教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工作。

(3)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4)公开发表一定水平的专业论文3 篇(第1 作者),或主编公开出版的著作、教材或讲义1 部(本)。

7.系统讲授过2 门专业课程,近两年教学工作量充足、教学质量排名在院部平均分以上。

8.具备“双师素质”(公共课教师不要求具备此条件)。

(二)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教龄3 年以上。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组织实施专业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起骨干示范作用。

4.具备培养学生形成核心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5.具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心理素质、社会生活本领、协作精神的能力。

6.近三年,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院级科研项目1 项并结题。

(2)主持或参与(排名前3)学院立项的教学建设(特指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建设)或教学改革(特指专业教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工作。

(3)发表有一定水平的学术、教改论文2 篇(第1 作者)。

(4)获得院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科研奖励1 项(排名前3)。

7.近两年教学工作量充足、教学质量排名在院部平均分以上。

8.具备“双师素质”(公共课教师不要求具备此条件)。

四、选拔名额每个专业(学科)选拔1 名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按照教学院部专任教师总数的30% 确定名额。

五、选拔程序1.个人申请。

申请人填写《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表》,并提供学历学位、教学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

2.院部推荐。

院部对申请人的政治表现、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学与科研的数量和业绩、发展潜力以及研究目标等进行评定,择优推荐。

3.资格审查。

成立由教务处牵头的资格审查小组。

教务处会同人事处、科研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4.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

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候选人名单,报学院审批5.学院审批。

学院审批通过后,全院公示一周。

公示无异议,发文确认,颁发聘书,聘期为3 年。

六、岗位职责(一)专业(学科)带头人岗位职责。

在院部领导下,主持本专业(学科)的教学、教研、教改、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工作。

1.负责本专业(学科)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制定与修订,制定本专业中长期建设规划。

2.负责本专业(学科)课程改革。

主持研究制定课程标准,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

3.负责本专业(学科)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实施。

4.负责本专业(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

5.每年系统承担1-2 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6.聘期内举办1-2 次院级(及以上)专业(学科)学术讲座或报告。

7.聘期内发表2篇学术论文或主持1 项院级(及以上)教改、科研课题。

8.聘期内提交1 篇高质量的本专业调研报告。

(二)骨干教师岗位职责。

1.主持或积极参与本专业(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工作,承担1 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2.指导本专业(学科)学生的专业竞赛和专业实践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3.指导本专业(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示范性公开课教学活动。

4.参与本专业(学科)建设工作并起骨干作用。

5.参与编写院级(及以上)出版的教材、讲义或教学参考书。

6 .每年公开发表1 篇论文。

七、考核管理1.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 年。

2.教务处负责组织管理工作,院部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3.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学院和教学院部签订目标责任书。

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合岗位职责,制定任期内专业发展计划书和个人发展计划书,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对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相关项目进行审核。

落实工作由院部负责。

4.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的方法和程序:专业带头人在全院范围公开述职,教务处会同人事处、科研处按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初审,提出初步考核结论(合格或不合格);骨干教师在本教学院部范围内公开述职,院部按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认真评议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考核结论(合格或不合格);初审结果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

5.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

每年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格,不得参加下一任期选拔;3 年期满进行任期考核,考核合格者,可以优先参加下一任期选拔。

八、培养和待遇1.优先选派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进修、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访问学者等活动。

2.优先资助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国家和省级教研、科研课题。

3.优先选派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工作。

5.优先推荐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有关评优、评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岗位分级。

6.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享受相应的津贴。

专业(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津贴500 元,骨干教师每人每月津贴200 元,每年按照12 个月记发因故不再担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者,从当月起取消其资格并不再享受相应的待遇。

九、办法解释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表2.专业(学科)带头人聘期目标责任书3.骨干教师聘期目标责任书4.专业(学科)带头人考核表5.骨干教师考核表附件1: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表申报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申报类另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0—五年六月、申报人简况、近三年教科研工作情况三、近三年教学工作情况四、近三年发表或出版的重要论文、论著情况(列名不超过10篇、部)五、近三年教学、科研获奖情况六、院部推荐意见七、资格审核意见八、教学工作委员会意见九、学院意见签字学院公章年月日附件2:专业(学科)带头人聘期目标责任书(2015 年9 月-2018 年8 月)根据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和《关于聘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通知》,制定专业(学科)建设带头人三年聘期目标责任书。

一、主要任务(一)专业建设。

1.负责本专业(学科)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主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制定与修订,制定本专业中长期建设规划。

2.负责本专业(学科)课程改革。

主持研究制定课程标准,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

3.负责本专业(学科)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与实施。

4.加强本专业(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负责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5.按照学院总体安排,组织完成本专业(学科)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与建设任务。

6.聘期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本专业调研报告。

7.完成学院及教学院部安排的相关任务。

(二)教育教学。

1 .每年承担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40课时(兼课教师减半)。

2.负责本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建设工作。

3.积极组织研究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负责组织实施。

4.聘期内参加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或学历进修培训1次,或参加顶岗实践或社会服务1 次,或举办专业公开课2 次以上(需提前在学院教务处备案)。

5.负责本专业(学科)教师团队的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整体教学能力。

(三)教改科研。

1.聘期内主持完成院级及以上(包括横向)教改、科研项目1 项。

2.聘期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 2 篇;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 篇;或主编教材1 部(个人撰写5 万字以上)。

3.聘期内举办学术讲座1-2 次,参与专业教育、学术活动不少于3 次(需提前在学院科研处备案)。

二、主要措施1.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培训等形式,加强本专业教师的师德教育、职教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

2.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

3.落实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落实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任务。

5.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教科研项目申报。

三、考核奖惩(一)考核。

1.学院依据专业(学科)带头人考核指标,组织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2.2016 年6月、2017 年6月进行年度考核;2018 年5月进行任期考核。

(二)奖励。

1.专业(学科)带头人年度、任期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

2.择优推荐专业(学科)带头人参加高校学科带头人、学科拔尖人才等的选拔。

3.专业(学科)带头人在申报职称、岗位聘用、等级晋升、国内外访学等方面优先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