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 PPT
落
3.生化特性
• 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小时,能分解乳中的 糖而产酸,将酪蛋白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气体穿过凝固的络蛋白,使之变成海绵状,气势 汹涌,称为“汹涌发酵”或“暴风雨现象”;可 用于本菌的快速诊断。
• 对糖的分解能力很强,大多数菌株发酵葡萄糖, 麦芽糖和乳糖,蔗糖,发酵产物主要为乙酸,丙 酸和丁酸。液化明胶,石蕊牛乳阳性,吲哚阴性 可产生H2S。
产气荚膜梭菌
梭菌属属于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有 以下特点 ⑴.菌体呈杆状 ⑵.厌氧呼吸 ⑶.不还原硫酸盐成硫化物
产气荚膜梭菌旧名魏氏梭菌或产气荚膜 杆菌,引起仔猪红痢。
由于芽孢的形状位置不同,芽孢体表现出 各种不同的形状,当芽孢体位于菌体中央 而膨大时,则芽孢体形如梭状,梭菌名称 由此而来,但并非梭菌属的细菌均为梭形。
4.抵抗力
• 本菌在含糖的厌氧肉肝汤中,因产酸几周 后死亡,而在无糖厌氧肉汤中能生存几个 月。芽孢在90 ℃ 30min或者100 ℃ 5min死 亡。
5.抗原性与致病性
• 依据主要致死性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可将此 菌分为A、B、C、D、E五个型,A、C、D能产生 肠毒素。
• A型菌主要引起人的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 也引起动物的肠毒血症;B型主要引起羔羊痢疾; C型主要是绵羊猝狙病原,也引起羔羊仔猪的肠 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D型菌主要引起羔羊、牛、 灰鼠的肠毒血症。
• 实验动物以小鼠最易感,以液体培养物0.11.0mol/L肌注或皮下注射,常在12-24小时引起死 亡。
6.微生物诊断
• 主要依靠细菌分离鉴定,各型所致的疾病,均因 为细菌在肠道内生产毒素所致,细菌本身不一定 侵入机体,同时正常畜禽肠道内也存在此菌,在 非本菌致死的动物也容易在死后本菌的感染,因 此从病料中检出此菌也不能说明它就是病原。所 以当分离到毒力强大的此菌时才具有一定的参考 意义。
• 鉴定本菌要点:厌氧生长,有双层溶血环,引起 牛奶的爆裂发酵,肌注小鼠过夜死亡并在胸肌涂 片见有荚膜的菌体。
• 有效微生物诊断方法是肠内容物毒素的检 查,取肠内容物,适量灭火生理盐水稀释, 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分两份,一份不加热, 一份加热,分别静注小鼠,如有毒素存在, 不加热组常在10分钟至10小时内死亡,加 热组不死亡。
7.免疫防治
• 加强饲养管理,防治由于饲养原因使肠道 正常菌群大量滋生产生毒素。
• 预防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以及仔猪 肠毒血症可用三联疫苗或者五联疫苗。
谢谢
进行选择分离; • 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圆形、边缘整齐、灰色至灰
黄色、表面光滑半透明、圆屋顶的菌落 ,有时发生双重 溶血,即内环完全溶血而透明,外环变暗但不溶血; • 在葡萄糖血清琼脂上形成中央隆起或圆盘状的大菌落, 菌落表面有放射状条纹,边缘呈锯齿状、灰白色、半透 明,外观就是典型的“勋章”样; • 在PYG肉汤中培养呈均匀浑浊,或有粘稠沉淀物;同时 在PYG深层培养可产生大量气体;
1. 形态及染色特征
• 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但在或成双,G+ • 芽孢大而卵圆,位于菌体中央或两端,使
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形成芽孢
• 多数菌株形成荚膜
2. 培养特性
• 本菌对厌氧程度的要求并不严; • 对营养的要求也不苛刻,普通培养基就能生长; • 菌株生长温度范围20-50℃,因此可用高温快速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