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对110kv群白线迁改工程电力管沟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中国中铁江门大道BT工程总包项目2015年4月10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工程概况 0三、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简况 0四、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1)五、施工总体部署 (3)六、施工准备 (4)七、工艺流程 (5)八、成品保护 (9)九、安全文明施工 (10)电力管沟沟槽开挖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电力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204-2002)(6)、《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8)、《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二、工程概况2.1、我段负责施工的110KV电力管线迁改起点位置位于西环路隧道口群星变电站,沿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西环路隧道—五邑路)东侧辅道敷设,沿线横穿北环路、篁庄大道、双龙大道、江都东路、迎宾西路、西区工业路等主要路口,最终沿西区工业路南侧接入白沙变电站,线路总长度约8.48km,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电缆埋管、顶管等敷设方式,其中二、四、六回路电缆沟总计3289余米,二、四、六回路埋管共计3945米,顶管777米,工井及接头井120座。
三、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简况3.1地形与地貌项目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西侧,以低缓丘陵及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为主,海拔高度2~23m,地形北高南低,略有起伏,周围分布工厂厂房及居民生活区,交通便利。
3.2气象与水文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终年无雪,平均气温均在22℃左右,年降雨量2183.3mm。
一年之中,江门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连续性暴雨和特大暴雨)、台风、干旱等。
每年4-9月份是汛期,全年80%以上的降水出现在这段时间内,前期汛期雨量与后期汛期雨量大致持平,年雨日最多的年份有200天,7~9月份是台风活动的频发期,如遇在江门附近海域登陆台风的袭击,常有暴雨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和12级大风,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
3.3施工区地质状况施工区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工程地质区,软土沿线广泛分布,为灰黑色淤泥,夹砂淤泥含贝壳碎屑,埋藏浅。
根据钻孔地质柱状图分析:地层主要由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全风化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中风化混合岩、微风化混合岩构成。
根据现场查看,地质土层情况基本与地勘相符。
四、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4.1、工程特点(1)根据电力设计图及辅道设计图纸,本地段土层为上表层1-2m为杂填土或素填土,3-5m为粉质粘土,电缆沟及埋管沟槽挖深一般在2-4米左右,沟槽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2)电力沟槽开挖施工期间恰逢江门市地区汛期及雨季,所以针对防汛防雨应采取经常性的措施,应急措施如下:1.项目部在每标段准备 2台备用抽水泵防备下暴雨时排水急用。
2.气象预报有暴雨时,工地增派施工人员和电工值班,以便及时参加排水。
3.对暴雨积水时,服从指挥部和相关人员对抢险救灾工作的整体安排。
4、沟槽的临时排水措施按照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a)地面排水:管道施工期间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临时排水通道设置设在各个不同路段,并在正式施工前完成临时排水通道的设置。
(b)沟槽内排水:在管道底部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1处,沟槽边侧设0.3m*0.3m排水沟槽,以φ50mm口径抽水泵抽排。
(c)沟槽开挖后及时进行垫层和结构施工,避免长时间暴露。
4.2、沟槽土方开挖施工难点及施工障碍①、工作面不连续,交叉作业多电缆沟及埋管施工作业沿线通过北环路、篁庄大道、双龙大道、江都东路、迎宾西路等主要路口,受制于现有交通,作业面被分割成许多小段;在公安局至江杜东路段,电力管线施工与既有主线施工并行,交叉作业,施工安全隐患较大。
②、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风险大本工程施工线路与既有市政道路平行,市政的地下燃气、电力管线、通信、给排水管网交错,很多暗管及暗线走向不明,施工风险很大,对土方开挖产生很大干扰。
为保施工安全,我单位施工前必须进行管线调查,并与管线产权单位协调排查,工作强度大。
③、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投入大:本标段部分施工地段位于商铺、居民小区及交通繁忙地段,施工必须符合当地环境保护及交管部门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措施投入多,占地改道、交通疏导手续复杂,在机械调配及土方运输、外围协调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④、任务重,工期紧。
根据业主要求,电缆沟及埋管施工必须在2月内完成,我方施工任务压力可想而知。
综合以上因素:本工程施工虽线路较长,但具备全面开工的线路不足20%,在工期条件紧的情况下,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简单的通过加大人员、物资、机械投入难以取得实效,易造成人员、机械窝工的被动局面。
五、施工总体部署根据业主要求工期,结合本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难点,我标段拟将110kv 及10kv电力改迁工程划分为4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开挖作业,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3月15日,竣工日期2015年6月30日,总工期105天。
各标段土方开挖作业开、竣工日期见表1:表1:各标段计划工期表根据计划工期及总体部署,我标段拟投入以下机械设备及人员,具体见下表:表2:拟投入机械设备配置数量表表3:技术工种及劳动力计划表六、施工准备6.1、主要机具:自卸汽车、挖掘机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手锤、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6.2、作业条件:①、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及出户管位置,用醒目标志标识出来;同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②、管线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沟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③、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实测现况地面高程。
④、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⑤、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七、工艺流程7.1、施工工艺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沟槽开挖→修整槽边、清底→验槽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下一步工序不合格进行基底换填7.2、开挖坡度的确定:在天然湿度的土壤中,开挖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a)密实、中密的砂土或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b)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d)坚硬性粘土—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11的规定。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土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312确定。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表1—311注: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312注: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7.3、本工程缆沟及埋管基槽开挖统一采用反铲挖掘机挖掘、人工清理槽底的方式进行。
首先按设计沟槽中心线放样,然后根据基础外廓尺寸,综合考虑施工要求、管道埋深及土质情况,用白灰线洒出开挖边线。
沟槽开挖高程要严格控制,随挖随进行测量,接近设计槽底30cm时改由人工挖掘并进行修坡。
,清挖的土随挖机挖出,开挖土方自卸汽车外运。
7.4、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地质状况,考虑到雨季施工对边坡稳定等综合因素不利影响,沟槽边坡按照1:0.75的系数放坡,基底在垫层每边加1000mm的施工工作面进行开挖。
对于软基段落、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段落、开挖位于山脚处段落、建筑物旁段落以及开挖范围在行车道旁段落基坑开挖时,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采用9m长、12m长的拉森钢板桩对基坑进行支护,该项具体施工部位及工艺标准见群白线迁改工程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
电力管沟放坡开挖断面见下图:7.5、开挖沟槽(1)开挖前做好现况地下管线的调查核实工作,对现况管线应做明显标记,在确保现况地下管线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出的现况管线应根据其种类及型式采取悬吊或支顶保护。
如无法确定管线位置及走向,要事先通知有关单位进行现场监护,对挖掘机手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应用人工开挖。
(2)根据管道间距离及高程情况,遵循先深后浅原则,能合槽的合槽施工。
由于10kv综合管沟较浅,110kv电缆沟及埋管较深,土方开挖的快慢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作业,因此优先考虑开挖110kv电力沟槽,然后再开挖10kv 电力管线沟槽。
(3)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会请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人员验槽。
由试验检测单位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加各方会签隐蔽工程记录,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6、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必须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 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
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7.7 检验标准沟槽开挖检验标准7.8、临边防护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搭建安全防护设施临边防护具体做法如下:(1)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 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2)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将基坑进行封闭。
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6米,立杆总长度1.7米,埋入地下0.5米,立杆间距2米。
(3)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20CM。
护栏周围悬挂“禁止翻越”、“当心坠落”等禁止、警告标志。
(4)基坑周边对方的施工材料具基坑上口边缘≥2m,临边防护栏杆范围内严禁堆放一切材料。
(5)所挖土方可用做回填的,在工地周围空地存放,现场存土采用密目防护网遮盖并洒水防止扬尘。
八、成品保护8.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