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综合30个单选,3分一个;2个论述,20分一个班级授课制最先由谁提出?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学校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论述: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请结合实际谈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1、单选(1*20=20分)1、2011年2月26日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空袭了哪个国家:利比亚。
2、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的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哲学原理。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益”发生矛盾时,应重(效益)。
7、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C)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基础作用D.稳定作用8、法律的对犯罪行为的预测作用体现了法律的(意志性)9、近代训练学生思维,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教学理论是(形式主义教育理论)10、教育起源于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心理起源说)的观点。
11、三维目标是指(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
12、德育的目标可分为总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14、教学重点时放慢速度,提高音量,这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15、儿童不善交流与人交往,属于(儿童问题行为)16、触景生情是(C )A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17、教师体罚学生被告为(学校为被告、教师列为第三方被诉讼人)18、其身正、不令而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19、教师素质的核心是(职业道德)。
20、新课程改革的理的基础是(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
二、多选题多选(2*15=30分)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任务:(ABCD)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22、公务员招考比例高达4961:1,给劳动者何种启示:(BC)A、树立就业竞争意识;B、改变就业竞争观念;C、加强就业指导;D、职业平等23、中共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不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24、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ABCD)25、公文具有法律效应的标识:选印章和签署人。
非签发人与文头。
(CD)26、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ABCD)27、良好的师生关系特点还是表现(尊师爱生、民主、自由、平等、)非教学相长。
(ABC)?28、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主要是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不要情绪一项。
(ABC)、29、受教育者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不要取得学位证书一项。
30、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哪些:好像是气质、性格、能力(ABC)不要情绪。
31、体罚学生在法律上可能承担(行政、民事、刑事责任)非教育责任(ABC)32、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幸福。
(ABCD)33、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方法: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学习成绩。
??34、现代班级管理的内容:常规管理、常能管理、学习管理、德育管理。
(ABCD)??35、教学评价范围主要包括A、教师教学行为;B 、学生的学习行为;C、知识的掌握D 教学的结果。
(ABCD)??三、判断(0.5*10=5分)36、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调层整上层建筑与基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为了民族的振兴,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38、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应优先法定继承。
(×)39、我国资源总量大,分布不均,人均量很小。
(√)40、班级管理应以教师管理为主。
(×)41、备课上课应重点备教材。
(×)应了解学生、备环境。
42、心理现象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不可干预。
(×)43、举一反三、是知识的正向迁移。
(√)44、国家对教育的调控是通过行政机关来完成的,所以教育法属于行政法的分支。
(×)45、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不去上课,被参加开业典礼。
教育创收剥脱了学生的上课权利。
(√)四、简答题:(3*5=15分)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一:一、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
四、正确、妥善组织竞赛。
五、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二:1、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如何理解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理念。
答: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集体教育不能到达此目的。
因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走各自的特色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成才。
3、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民主、平等、自由、自愿、自主。
五、案例分析(10分)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时教具没有粘稳,学生上讲台,擦着学生的肩膀,学生和老师都吓了一跳,当马上这位老师镇定自若,仿佛无事一般,后将教具用力粘稳后继续上课,也没有管同学是否受伤。
这堂课精彩完成,好评如潮。
请您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论述。
答:(1)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2)头两个都已经达到,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受的惊吓,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抚慰,会留下阴影,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3)教师备课时未能充分想到课堂之突发情况,说明备课不足。
教育综合一选择题16个每个0.51.记忆东西,只记住前后,中间的容易遗忘是什么原因消退和干扰、前摄和倒摄2.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3.对我国教育学影响最大的前苏联学者著作凯洛夫《教育学》二填空9个每个1分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2.论语中“温故而知新”是教学原则,学记中“道而弗牵”是教学原则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教育目的。
4.教师爱学生是的核心。
5在学习的时候,刚开始进步很快,可达到一定水平后却维持现状,学习成绩没有提高甚至还会有下降趋势,心理学称之为" "。
三案例分析3分新课改中有些学生基础差,。
对新课改无法适应,例如研究性学习中,三分之二的跟不上,只有性格外向的学生或者学习程度较高的容易参与,易产生两极分化。
在新课改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其中。
1、单选题(16X0.5=8分)1.前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D.A. 马卡连柯《教育诗》B.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C.赞科夫《教育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2.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A. 学科专业知识B.广博的文化知识C. 教育学科知识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B、个性C、平等D、个体差异4.“础润而知雨”“月润而只知风”体现思维--间接性、直接性、启发性?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6.自以为是或人云亦云体现缺乏思维---批判性、独立性、自主性、逻辑性7. 属于精神分析法的是---系统脱敏法??8.根据声音表象和动觉表象进行的思维属于心智技能的-----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阶段9.学生的年龄特征指哪两方面?---生理和心理10. “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____。
(B)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C、《教育法》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12.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就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13. 学习时首尾记忆效果好,中间差因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干扰)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4. 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15. 阅读时划重点体现知觉----选择性16. 近代一部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学记、论演说家、二.填空(7题9空,9分)1.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思想或身体、心理素质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4. 教师教爱学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5.“温故而知新”体现巩固性原则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原则.6.人的个性心理,为人的个性,每个人各不相同。
个性心理是在完成一般心理过程后发展起来的,没有一般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就不可能有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
7.在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在熟练练习的中后期,技能的发展并不是像刚开始训练时逐步提高,而是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暂停”之后,成绩又逐步上升,被称为高原现象;三、案例分析(3分)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品质不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一个班少则40-50人,多则60-70人,上课时那就只能使主动性强的学生和外向型的学生受益,班级容易导致两极分化,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有哪些措施,使全体都受益?参考答案:(一)合理分组、高低搭配、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