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一直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我国内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数占透析总数的90%左右,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长期营养不良、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甚至死亡的现象。

同时随着肾功能减退、蛋白质流失增加、透析等原因使病人营养恶化。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改善或减轻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从而增加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因此,饮食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008~2010年长期在我院行血液透析60例病人的饮食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82岁,平均51岁。

45例每周透析2次,平均4~4.5h ;10例每周3次,平均每次3.5~4h ;5例2周5次,平均每次4.5h 。

1.2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1)摄入不足;(2)伴有感染性疾病;(3)代谢和激素紊乱;(4)血液透析本身的影响。

2饮食指导2.1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血液透析病人所需的蛋白质是根据肾功能、透析的效率、营养状况、有无并发症来决定的。

如每周透析2次,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2g/(kg ·d );每周3次透析,蛋白质的用量为1.2~1.5g/(kg ·d ),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70~80g/d ,以高效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鸡蛋清2~4个/d ,牛奶100~250mL/d ,新鲜精瘦肉50~150g/d 。

2.2摄入适量的热卡: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质量,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自身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

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不仅加重营养不良,更加重酸中毒并促进高钾血症。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摄入热量为33~35kcal /(kg ·d)。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

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6g/(kg ·d),食物中糖类过多可产生以三酰甘油为主体的四型高脂血症。

脂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许春燕(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宁夏银川750004)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3-0450-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2.2患者体位:一般情况好的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大出血、休克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心肺患者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2.3穿刺部位:(1)选择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上1/3处。

(2)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

2.4穿刺方法:用抽有4mL 无菌生理盐水的5mL 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头皮针直接刺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若需留取血标本则不抽生理盐水,注射器乳头直接与留置针的三通头连接)。

排尽留置针内空气,并活动留置针针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大于8cm 、大于敷贴面积。

操作者消毒双手拇、食指,由助手用食指按压上述压迫点,用力适当,病情许可者可嘱患者咳嗽,以使颈外静脉充盈度良好。

操作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平行1~2mm 后抽回血,证实留置针在血管内,用左手拇、食指将其固定,让助手取消压迫,右手抽取针芯至针座处,让助手轻推生理盐水边将软管全部徐徐送入血管内,(此是利用液体对针头软管部分有一定的冲击力使软管容易送入及进入的液体对软管有一定的支撑力,减少了进针的阻力而使软管容易送入),再次检查回血、推注生理盐水通畅再完全抽出针芯,取下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静脉滴注通畅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以进针点为中心,用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此法固定牢固,不易脱出,并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护理要点3.1沟通:穿刺前给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里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2更换敷贴:每2日更换透明敷贴,换敷贴时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3观察局部皮肤及输液情况:如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若有及时拔针,输液是否通畅、滴速是否适当,及时更换液瓶,严防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的发生。

3.4正确封管:封管时采用双重正压封管法,即输液完毕后夹闭输液器,将头皮针斜面撤于肝素帽内,反折头皮针头与夹闭的输液器断开,连接抽有无菌生理盐水4mL 的5mL 注射器均匀注射3.5mL ,右手将留置针延长管抬高30度后,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其夹闭,再推注0.5mL 封管,分离退出以再次呈正压的头皮针。

4讨论4.1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浅静脉,管径粗,暴露明显,外径最大可达0.8~1cm [2],容易进针,并且穿刺时可采取多个体位,穿刺后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颈部活动亦不用过于限制。

4.2我国对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留置针可留置5~7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3],本组留置时间均在5~8天,无静脉炎发生。

4.3选择穿刺点位置不宜过低,以免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特别是右肺。

检查穿刺点前端是否有静脉窦,穿刺时应尽量使针尖越过静脉窦。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是末梢血管纤维化、静脉炎、血管塌陷、疼痛、硬结、病情危重、循环衰竭等肢体静脉穿刺困难的,能够满足其临床治疗需要,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为抢救赢得了时机,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江晓连,王连仲,张英霞.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⑴:40.[2]周丽华,陈燕,于桂云,等.静脉穿刺置入血管法的临床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⑻:690.[3]李小燕,刘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21.收稿日期:2010-07-08脑性瘫痪是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小儿脑瘫的康复需持之以恒、综合性的治疗[1]。

其中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促神经细胞髓鞘化药物是综合康复治疗中的方法之一。

在此期间,患儿需要长期、间歇性的接受静脉穿刺,而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成功后正确保护血管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笔者认为在脑瘫患儿静脉输液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取得患儿家长更好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健康宣教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康复病房输液观察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儿童共12775人次,男8527人次,女4248人次,年龄从10天~12岁,平均8个月,其中头皮静脉输液11600人次,四肢静脉输液1175人次。

患儿输液时间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间隔10d 再进行下1个疗程的输液,一般需连续输注4~6个疗程,具体由医生开具治疗方案。

2操作前准备2.1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首先,护士应具备沉着、冷静、细心、耐心、自信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保持愉快的心情,集中精力,排除周围环境的影响。

理解家长的心情以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过激的言行,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不安的情绪。

其次,要学会克服急躁情绪。

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

尽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如遇穿刺特别困难的患儿,严格执行两针不成功更换护士的原则[2]。

2.2用物准备:用物准备一定要充分,输液器内空气要排尽,胶布、棉球等用物放于穿刺者易于拿取的地方,不仅便于操作,还可以减少按压患儿头部的时间[3]。

2.3健康宣教:输液前应向家长进行详细的宣教,语言亲切,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解释输液的目的和重要性。

告知家长在输液前30min 避免让患儿吃得过饱,以免静脉穿刺时患儿哭闹引起恶心呕吐,甚至窒息,发生意外。

告诉家长输液前应及时排空大小便,以减少输液中排便次数,从而减少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机会。

3输液中穿刺方法技巧及护理3.1选择血管:小儿头皮静脉不同于成人,有特殊的规律和特点,其血管较细,呈网状分布,无瓣膜,表浅易见或因人而异。

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并发症多,常因早产或吞咽障碍,营养不良致血管细小、隐匿、充盈度差,而影响末梢循环,给穿刺造成困难,脑瘫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彭利娟,余文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病房,重庆400014)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3-0451-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肪的摄入量一般为1.3~1.7g/(kg ·d),应摄取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例在1.5以上的食物,如植物油,可降低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以免加重动脉硬化。

2.3控制水的摄入量:为使病人透析期间维持理想的体质量,应避免水负荷过多引起心力衰竭、高血压、肺水肿等并发症。

根据不同食物中水分的含量,鼓励病人进食含水量较少的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等,原则上每日进水量=尿量+透析超滤水量/透析间隔天数+500mL 。

判断水分限制的最好指标是体质量的变动,2次透析间隙体质量增加应控制在1.5kg 以内为宜,病人应每天在相同的条件下,固定时间内测体质量和血压,自查有无水肿等情况,并定期检查心胸比率。

2.4控制钠的摄入:病人能否遵守液体限制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钠的摄入量。

因为钠能潴留水分,钠多产生口渴感,增加饮水量。

如食物中适当的限制钠盐,可避免口渴,常自动减少饮水量,可防止水潴留、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透析中的并发症。

所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来说,限盐比限水更重要,食盐量通常为3~5g/d ,同时还应避免高钠食物,如咸菜、咸蛋、醤及各种腌制品。

2.5限制钾磷的摄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有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因此透析的病人应限制钾和磷的摄入,如禁食大白菜、紫菜、香蕉、土豆等,磷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内脏、蛋黄、坚果、豆制品等食物中。

2.6钙的摄入:慢性肾衰病人最常见的钙磷代谢失调而出现的低钙高磷血症,除嘱病人吃药物补钙外,还应强调饮食补钙,如喝牛奶、吃精瘦肉和鸡蛋清等高钙食品,经常到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的吸收。

2.7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和叶酸的补充:在透析过程中会丢失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叶酸,因此,要多食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尤其是铁剂、维生素B 、叶酸的供给,能有效的改善贫血,如绿豆、红枣粥。

3健康教育3.1病人的依从性决定饮食护理效果:病人的依从性是指病人的饮食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饮食护理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按医嘱合理进食,不仅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减少复发,而且还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命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