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作面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概况
工作面规划:211综采工作面位于城郊煤矿十一采区,北为老城保护煤柱,南为二水平南翼胶带大巷保护煤柱,西为21108工作面(实体煤),东为21106工作面(准备回采)。
工作面上限标高-755m,下限标高-830m,煤层整体东西向近似水平,北高南低,局部坡度最大达到8°;预计上段有一煤厚低于2m的薄煤带;工作面可回采面积317582㎡,预计可采量133.7万吨。
211下巷、211中间巷、211切眼均设计位置在二2煤层中,沿煤层顶底板掘进。
211下巷在二水平南翼胶带大巷内开口,实体煤掘进1385.647m到设计位置;211中间巷在二水平南翼胶带大巷内开口,实体煤掘进1416.765m到设计位置;211切眼设计长度301.788m。
211工作面可采走向长1162.7m,倾斜长301m,总面积349972.7m2。
21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工作面可采储量133.7万吨,预计服务年限1年。
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本工作面整体为一宽缓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1~9°,平均3°;根据十一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及二水平南翼胶带大巷、21106下巷掘进期间实际揭露情况分析,该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简单,预计211下巷通尺133m将揭露DSF11断层,落差0~9m,对掘进影响较大,通尺597m将揭露DSF9断层,落差0~12m,对掘进影响较大;211中间巷通尺322m将揭露DSF11断层,落差0~9m,对掘进影响较大,通尺709m将揭露DSF10断层,落差0~7m,对掘进影响较大,通尺719m将揭露DSF9断层,落差0~12m,对掘进影响较大。
过断
层或受断层等地质构造影响时,煤层顶板破碎,需加强顶板管理。
过断层前要提前编制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并在过断层期间严格按照措施执行,确保工作面安全施工。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根据21106工作面底板改造钻孔及掘进期间实际揭露情况分析,预计21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为二2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Ⅱ3),富水性较弱,主要以消耗静储量为主,疏干期约为4~6个月;间接充水水源为太原组上段灰岩(L11、L10、L9、L8),各灰岩上距二2煤底板分别约46m、55m、63m、73m。
根据21106工作面底板改造钻孔实际揭露情况分析,预计211工作面太灰含水层静水压约3.3MPa,由于太原组上段灰岩与煤层之间有约46m厚的隔水层,工作面掘进期间无突水威胁。
根据21106工作面掘进期间涌水量情况,采用比拟法计算,预计该工作面掘进期间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150m3/h。
瓦斯:根据区域瓦斯地质特征及附近地质钻孔中抽检瓦斯含量资料,结合通防科在邻近的采掘区域测定瓦斯含量数据,邻近21106工作面掘进期间实测最大瓦斯含量为5.8677m3/t,根据补6、补8钻孔资料及21106工作面掘进期间揭露煤层情况分析,预计211工作面瓦斯赋存整体较低,瓦斯对工作面掘进影响不大,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在断层发育处、煤厚变化异常处、局部构造圈闭发育处等异常地质构造发育处,煤层中瓦斯含量可能存在增大现象,通防部门应重点做好瓦斯防治工作,施工单位加强瓦斯的监控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
煤层自燃倾向:2012年7月,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检验,城郊煤
矿现开采的二2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爆炸指数:2014年5月,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检验,城郊煤矿现开采的二2煤层无煤尘爆炸性。
二、评估标准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新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291-201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城郊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管理制度》及城郊煤矿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有关条款和规定为标准进行本次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三、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经验对照分析法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矩阵分析法
四、评估时间
2017年 6月10日
五、评估人员
组织者:++
参与人员:+++
六、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
详见附表1
七、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总结
本次辨识重点从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辨识评估,此次辨识无新增重大安全风险。
共辨识较大安全风险3条,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要求相关业务科室根据本评估完善《211工作面设计》,做好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及劳动组织的确定,并落实好相关风险管控措施。
- 5 -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