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文化的脉胳仰望七彩的天空引子:东京卖拉面的里面有灵魂。
手工家具。
一、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融化在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且内化为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诸多领域,从而成为制约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并且对世界文明产生积极影响。
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诺贝尔文学奖得者。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
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
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
毕加索说:“世界上有两件最美的东西,一是女性,二是汉字。
”二、如何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1、整体辩证的认知思维中国文化整体观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整体存在、相互联系的。
一是把人、生命、事物作为统一系统来看待。
二是把宇宙间形态不同的万物高度抽象、概括。
庄子的天人合一、老子的道法自然,都是宇宙观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学说、周易、五行、阴阳、中医、天文等都体现着这种整体世界观的文化内涵。
周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长。
盈天地之间唯万物。
”《孙子兵法》:“不足以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城。
”(张大夫讲,中医看病犹如安兵部阵)2、修德仁爱的伦理规范。
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伦理学色彩。
伦理思想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
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爱,基础是修德,修德是自我修炼,仁爱是处世准则,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的体系。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个孔子!”这是集体遗传。
举做小买卖自律的例子、修脚工的例子。
晋商、徽商,修身齐家,不胡来。
立德,立言,立功。
百善孝为先仁义礼智信3、和合包容的处世原则。
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这是中国人的智慧,逢事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
你我他和谐共存。
西方以是以法治天下,中国人是以情治天下。
各有各的道理。
为什么?从地理构成上说起。
4、中庸之道的理事策略。
作为哲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中庸思想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又是儒家中庸思想一以贯之的方法论。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一古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理存太极一圈内,道在中庸两字间。
”不是合稀泥,主要是平衡。
中庸之道既符合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也符合人性,万物一理。
反腐败不要偏,就是中庸。
园林的美,也是中庸。
5、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民本精神在中国提倡很早,《尚书》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范仲淹的话“先天下之忧,”但现实不好,主人拉着公仆跑。
司机不上桌。
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
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6、以智取胜的竞争谋略。
《孙子兵法》谈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核心是巧借力的意思。
《道德经》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等,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抗日战争,道家色彩。
毛泽东论述的三个阶段。
游击战术,都是智慧的结晶。
7、修齐治平的担当态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行为规范和人生目标。
以修身为中心。
宋代大儒家张载将其具体化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
”中国人都有一份担当。
司马迁、屈原、岳飞、范仲淹、林则徐、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典型代表。
中国人的特点:都在为国家民族操心,从小到大。
就像乒乓球般的金字塔。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修汽车的讨论十八大的人选。
8、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无所畏惧的民族品格。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抗日联军项靖宇肚子里是草。
解放军路过山西一个县的时候,毛泽东说要在这里打一仗,需要三天的食粮。
第一天,粮食,第二天,庄稼,第三天牛马,老百姓要饭了。
中国的农民如草。
在国外,外国人就怕中国人这种勤劳,服气!9、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创新通变精神在中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在被誉为“五经之首”的《易经》中有系统的表达,如“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是创新的意思。
举汉字的例子,世界上有两件最美的东西。
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从转书到草书。
劳动人民。
汉字在民族统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华民族之所不不衰败,就在于不断创新的结果。
10、道法自然的生态文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
毛泽东时代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后来不行。
只有适应、顺应自然才行。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川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就是道法自然的典型代表。
新加坡是好样的。
《新加坡的绿》,济南地区的生态变迁。
三、加强文化修养,仰望七彩的天空一个民族要多一些仰望天空的人,才会有希望。
只关注脚下,就没有未来。
1、从历史的角度看,总是无形战胜有形,文化走向永恒。
①香港、新加坡的感受,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②美国的崛起,实际上是文化先行。
传教士创办哈佛大学,一个民族要多一些仰望天空的人……③抗战时期创办西南大学,保住文化的火种。
④毛泽东闹革命之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根本的一条就是有文化,博览群书,大智慧,思想家、战略家。
⑤曾国藩中人之质,修成万世完人,是文化的支撑。
⑥海尔集团从小到大,是注重文化建设的结果。
2、从世界的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打拼的是文化软实力,推行的是价值观。
①美国的三大现象。
②北朝鲜现象③改革开放最大的亮点是没枪杀一个政治犯,而文革期间杀了300万政治犯。
最典型的是张志新,喉咙被割了。
④英国人被公认是世界上最优雅的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最强(国王出生,全国欢呼,是一个国家的符号)。
关键是有贵族之气。
什么是贵族,一是有文化教养,二是社会的担当,三是自由的灵魂。
上断头台时踩了刽子手的手,都说“对不起”。
泰坦尼克号。
3、从一个民族的角度看,凡是文化昌盛者都是不衰败的,否则就走向消亡。
①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中国不败,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结果。
印度恒河的脏乱差。
②汉族与蒙古族的较量、与满族的较量、与日本的较量③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
4、从社会的角度看,唯有文化进步,才是促进社会走向和谐的真正手段。
从中国的历史看,凡是社会和谐稳定期,都是文化大繁荣之时。
大汉、盛唐、北宋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60%,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比重的最高峰。
杭州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到杭州的感受《宋城千古情》。
5、一个单位的角度看,唯有文化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使每个人找到精神的家园。
①富士康为什么这么多跳楼的,不单纯是管理严的原因。
②海尔为什么红火,是文化凝聚人心。
③为什么创办周三读书会,成立园林文联。
让生命回归本质,把心灵安放绿色,使生活充满阳光。
黄姐,黄姐,这里有灵感!6、从一个家庭的角度看,唯有追求文化,才是使家庭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手段。
①曾国藩的例子②原单位的老司机看电视的例子,王强的例子③个人的体会7、从个人的角度看,唯有文化追求才能使身心真正愉悦,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心有人本行止有衡,山川和谐八面来风。
四、最后赠言①一个人受益终生的往往不是自己的才华,而是行为规范。
②一个人活在世上,95%的日子是在平淡中度过的,只有5%的日子光鲜。
③人类的世世代代进程中,绝大多数人都扮演了分母的角度,只有极少数人成为英雄。
④尽管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毕竟从天空飞过。
⑤战舰停靠在码头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真正目的。
⑥做三个小广告:一个大家中午的时候,不出百米到文化市场看看本人的书法展,权当是捧个人场。
二是方便时建议大伙从网上搜一下“金后子的博客”,或许能受点益,建立我们交流的平台。
三是欢迎大伙积极参加园林文联的周三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