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题:《走近域名》说课者:海南第二中学胡轶南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地图出版社)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
“域名”知识点是网络技术理论基础中比较重要一部分内容,在教科版和中图版中都有所涉及。
在高一必修阶段,学生就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二进制。
通过前一课《认识IP地址》的教学,又使学生理解掌握了IP地址的格式、分类及IP地址分配与管理的一般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其命名规则,了解域名地址中各部分的含义,能够找到域名管理的组织机构。
同时,了解域名解析的过程,知道网络实名与中文域名的作用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域名的概念、构成及各部分含义;(2)了解中文域名和网络实名及域名解析的过程;(3)能够在因特网中找到相关的域名管理机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1(1)运用信息搜索的技能查找关于域名的相关知识;(2)能够认真观察、积极实践,不断提高动手能力;(3)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难以理解的网络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域名的意识;(2)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3)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课把重、难点定为:重点:掌握域名的概念和基本结构;知道网络实名与中文域名的作用及特点。
难点:学生对域名结构的理解。
四、说学情: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对网络的知识也略知一二,能够较好地运用因特网和搜索引擎。
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已经有很大发展,能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2方法思考问题,迁移能力增强。
几乎每个学生都上过网,都知道上网要输入网址,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域名就包含在网址之中;对于他们经常用,却不知道的东西,学生应该是很感兴趣的。
五、说教法:从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生创造力发展的内在动机。
虽然学生上网天天接触各种域名,但他们对到底什么是域名等概念并不太乐意花工夫去研究,这是教师在上课时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首先用“任务+提问”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教学中,为了突破“域名的概念和结构”这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的知识内容,我采用讲授法、师生问答、课件演示、课堂练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
再安排恰当的任务驱使、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析、探究,使学生知道网络实名和中文域名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的巩固所学内容。
并且,在课堂上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给个别学生增设“能力提升”实践题目,如“动态域名解析”。
六、说学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充分地感知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并通过实践、分析、比较法,理解什么是域名。
“域名解析”部分,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通过学生之间的独立分析、合作讨论、探索学习,在运用概念操作、尝试的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这样,学生不仅概念明确,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七、教学策略设计1、实践分析,产生兴趣提供一些网站的IP地址给学生,让学生在浏览器中使用IP地址访问网站,从中体会网上的计算机确实具有各自的IP地址,同时提出问题:“互联网上有着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和不计其数的网站,这些I P地址你能记住几个?”使学生意识到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便于记忆的缺点。
2、突破重、难点提出“我们平时访问网站是怎么做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路领回来,从而提出域名的概念。
课件演示,通过讲授法、师生问答、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域名名称的构成、域名中各部分的含义,并加以课堂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提出访问网站的另一种方法: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名称。
再安排恰当的任务驱使、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析、探究,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实名和中文域名(访问中文上网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回顾上一节《认识IP地址》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唯一能够被网络中的计算机识别到的是IP地址,域名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名称。
”于是,又产生一个新问题:既然域名不能被计算机识别,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输入域名地址的方式找到要找的网站呢?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域名的文章,了解域名服务器和域名解析过程。
(让个别“吃不饱”学生上网查找一些提供动态域名解析的网站,比较其异同。
)将查询结果作为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
4八、教学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如下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情景导入提供一些网站的IP地址给学生,同时提出问题:“互联网上有着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和不计其数的网站,这些IP地址你能记住几个?”学生在浏览器中使用老师提供的IP地址访问网站,从中体会网上的计算机确实具有各自的IP地址。
并意识到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便于记忆的缺点。
观察学生是否是否对这一活动感兴趣;能否意识到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的不便。
因特网5师生交流,共同研究1教师将学生的思路领回到现实中:“我们平时访问网站是怎么做的?”从而提出域名的概念。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逐层剖析域名地址,了解域名地址中各部分的含义。
2同时提出访问网站的另一种方法: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名称。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实名和中文域名。
1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课堂练习。
2在老师引导下访问网站和观看演示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域名的理解。
亲自动手了解体验网络实名和中文域名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因特网应用布置任务,自主学习问题:既然域名不能被计算机识别,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输入域名地址的方式找到要找的网站呢?要求学生自己结合教材中的介绍,自己动手上网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域名的文章,了解域名服务器和域名解析过程。
个别学生查找一些提供动态域名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让学生认识到“域名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计算机因特网的应用、文本编辑67 查找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并写出简单的总结报告(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 析的网站,比较其异同。
完成资料搜集、筛选和文档处理。
(上交作业) 直接识别的名称,唯一能够被网络中的计算机识别到的还是IP 地址。
”总结 (1)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 1、域名中包含的字符:26个英文字母;10歌阿拉伯数字;“-”(英文中的连字符)2、域名中字符的组合规则:在域名中,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对于一个域名的长度是有一定限制的。
例如,注册CN 下域名,三级域名的长度不能超过20个字符。
(2)学生认真听讲解多媒体域名解析就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过程,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
《小议“域名”和“域名文化”》教学设计“域名”知识点是网络技术理论基础中比较重要一部分内容,在教科版和中图版中都有所涉及。
个人认为域名的讲授放在IP地址之后进行介绍会更好一些。
因为,我们上网之所以使用类似(江苏省扬州中学网址)的域名进行访问,而不是使用使用,正是域名相对与IP地址而言更加容易记忆些,故这样的讲授顺序似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首先,笔者之所以取该节课的主题为“小议‘域名’和‘域名文化’”,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因为,虽然学生上网天天接触各种域名,但他们对到底什么是域名等概念并不太乐意花工夫去研究。
所以,若课件标题仍取类似“域名与域名的管理”、“域名的基础知识”等技术性较强的名称,学生可能在未上课之前就失掉大半兴趣了。
而取一类似杂文标题的主题,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域名还有什么文化吗?进而产生想去了解的兴趣。
俗话说:“文好一半文”,上课也是,主题选取的好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选题时也该好好思量一番。
8教学过程:一、寻根“域名”——关于域名概念的考证我选取部分网站/书籍对于域名概念的描述:(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于域名的解释资料来源:(2)国际互联网名称和地址分配组织(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对域名的定义:资料来源:(3)互联网在线词典webopedia关于域名(domain name)的定义资料来源:(4)亚洲最大的顶级域名注册商中国频道对域名的定义资料来源:你可能会认为,小小一个域名的解释,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其实不然,我的目的就是想向学生渗透这样一种理念:对于理解任何知识,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来理解,在一种解释无法理解透时,另外一种解释也许能够提供相应的解答。
说明一点,在以上四种解释中,2、3种解释因为取自国外网页,所以内容多为英文。
我直接拿来使用,而未加以翻译。
原因有二:其一、英文中对于域名、DNS等解释较清晰;其二、该英文浅显易懂,没有什么生僻的单词。
讲了这么多域名的定义后,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要注册域名?二、解惑:为什么要注册域名?9Internet域名如同商标,是你的标志之一。
人们在飞快地注册域名。
在美国,连街头上的小百货店和小加油站都在注册他们的域名,以便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有头脑、有远见的商人,越早行动,越有可能获得你所需要的域名。
在美国,在Internet上注册域名的公司从1995年初的25,000家猛增到目前的超过400,000家。
有人把这件事情比喻成当年发现新大陆、人们趋之若鹜的状况。
新大陆的资源有限,Internet上的域名更有限-因为每个域名都只有一个。
这里我打一个有趣的比方:如果你公司的名字是Intellectual Business ManagementLtd.,你想把公司的域名注册成,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同你相比并不具有什么优先权,然而这个域名早已被它抢到手了!让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你早在IBM公司之前就注册类似的域名,你会得到什么?学生会齐刷刷地说道:“钱”。
这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巧妙地引出下面的话题。
三、解惑:为什么要尽早注册域名?在讲这个之前,我事先问学生是否知道“玉米虫”的说法。
很多学生一听之后,立刻到网络上去搜索,显然,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意识。
当学生知道“玉米虫”是对“域名抢注一族”的称呼后,自然对什么是“域名抢注”有所关注,这就引出下文。
域名按照先注册先使用的原则。
举例来说,如果你抢在微软之前注册了它的域名那么,无论你是否有软件产品,微软也只能望你兴叹。
事实上,国内有不少著名企业,域名都被国外抢先注册,各公司后来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本来应属于自己的域名"讨回"。
10为了让学生对“提前注册相关域名”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我提供了两篇关于域名抢注和打击域名抢注的新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