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课评课标准

听课评课标准

听课评课标准
1、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实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并要体现层次性,不能搞一刀切。

基础性目标设计的依据在于使所有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提升。

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水平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与水平、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
它是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三方面的问题,由此推出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体系,一是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二是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三是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3、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学生是不是会学,有没有学会,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

“论教”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四大状态(情绪、交往、思维、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以下三个角度实行判断:一是看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二是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

三是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水准的,不同方面的收获。

三、听课评课的指标体系
听评课的指标体系,是统一听评课行为,保证听评课结果客观性的手段,所以,各地各校都有自己的指标体系,下面介绍一个综合性的普遍性的指标体系,它由一般性指标和发展性(教学特色)指标两部分构
成。

一般性指标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16项三级指标(共21个评价点),企求在教研月活动中以协助。

1、(设计)教学目标
(1)切合学生实际
要求教师设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教学目标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既符合多数学生的一般水平,也照顾较高和较低水平学生的实际,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适宜的教学目标。

(2)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既不高于课程标准,也不低于课程标准底线。

(3)准确具体
指设计的教学目标表述准确,简明具体,能够通过一定手段检查教学目标达到的水准。

2、(组织)教学内容
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促动学生发展,而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及相关体现教学目标的材料加以组织并实行讲授的活动过程。

包括科学性、发展性两项二级指标。

(1)科学性(两个评价点)
一是知识内容科学,组织和讲授的知识技能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二是教学内容思想准确,教学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

(2)发展性(两个评价点)
一是促动知识、技能发展。

教学内容能使知识、技能,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二是促动情感、态度发展。

要求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3、(实施)教学过程
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交流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体现实现教学目标、促动学生发展的过程,包括这五个方面:
(1)教学氛围(两个评价点)
指课堂教学活动的气氛和谐、健康。

一是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课堂上,动作协调,配合默契,互敬互爱,民主平等;取长补短,互帮互学。

二是课堂环境宽松,课堂能成为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畅所欲言,乐于学习的场所。

(2)张驰有度(两个评价点)
一是教学密度适当,即教学的难度和速度适宜,不使学生过度疲劳,穿插有调节学生心理和生理疲劳的必要活动。

二是提升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把尽可能多的时空留给学生。

(3)学生参与(两个评价点)
一是参与的广度。

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实行演示操作的人次比率,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参与的广度应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参与的深度,指能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回答或提出有见解性问题,实行有新意的操作演示的学生人次比率。

(4)有效有序(三个评价点)
一是教学方法有效,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手段恰当,恰当选择并有效使用现代化或传统的教学手段;三是语言准确、简明,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准确,精练,速度适当,无语病,无口误。

(5)注重差异
指教师有尊重学生差异的意识,并根据不同学生有针对地实行教学和评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受到激励(它包括三个评价点)。

一是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是随时调节进度。

随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水准,实行调控,使教学的速度与难度始终与学生的要求相适合。

三是实施激励评价。

教师要用多元评价标准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激励。

4、(课堂)教学效果(两个评价点)
(1)知识技能达到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绝绝大部分(90%以上)学生掌握了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技能。

(2)情感态度得到发展。

绝绝大部分(90%以上)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情愉快,学习态度积极。

5、发展性指标(教学特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一项或几项基础指标方面有创新,或者基础指标之外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独创性。

二者均可视为具有教学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