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财产品的简介: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
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挂钩型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及与港股挂购等。
QDII型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
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的产生起源: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机制与投资选择翟立宏,孙从海第一章银行理财产品的起源与背景理财业务的运作模式和其发展过程一、监管部门界定的银行理财业务概念按照中国银监会2005年9月24日颁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的概念界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这一概念从外延上来看比我们前述的理财服务概念要窄一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中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以及金融服务内容的欠缺决定的,同时也受制于我国居民个人对个人理财服务的理解与需求现状的影响。
在《暂行办法》中,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被进一步划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
前者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后者是指银行在向客户提供前者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并且,银行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即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也就是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由此来看,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只是银行综合理财服务活动的一部分,而银行综合理财服务又只是整个个人理财业务的一部分。
但在近两年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实中,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似乎已经成为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载体甚至全部内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更为重要的服务性内容反而被忽视了。
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计划又可进一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
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又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
发展历程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长期以来一直仅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和财富的快速积累,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个人已不满足于仅仅将资金存放在银行,而是希望银行能提供丰富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得资产保值,增值。
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
具体来看,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国内个人理财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一卡通”这种集本外币,定活期为一体的多账户个人支付结算工具。
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初步搭建了理财账户平台。
随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96年向公众推出了理财咨询设计,存单质押贷款,外汇买卖等十多项内容在内的理财服务。
第二阶段: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在组织体系上开始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组织架构保证。
中信实业银行在1996年率先在广州分行设立了私人银行部。
并规定个人存款在十万元以上的客户可享受该银行提供的理财咨询服务。
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城市开设了个人理财中心。
第三阶段: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关注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牌建设并加大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设力度。
2000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了以杨韶敏等六位优秀理财员工姓名命名的理财工作室。
2001年农业银行推出了“金钥匙”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2002年建设银行启动“乐当家”个人理财品牌建设。
同年,工商银行推出“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推出“金葵花”个人理财品牌。
第四阶段:个人理财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推出自身理财业务品牌,同时,个人理财业务服务渠道进一步丰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品牌,同时,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外汇理财产品。
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的理财方式得到快速发展。
第五阶段:国内个人理财业务进入垄断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通过客户细分开始实施自己的垄断竞争策略。
04年后,个商业银行从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理财品牌优势的角度出发,开始加大对自身人员队伍建设和理财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中,工商银行在03年末04年初开始实施个人理财核心竞争力开发和管理项目按照国际化的理财流程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优质理财服务,该项目目前已在其全国的理财中心运行:此外,从提升服务品质,和自身理财产品研发能力的需要出发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均已进一步加大自身理财队伍的人员建设,同时,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开始实施贵宾客户分层和差异化理财产品的提供。
如招商银行在其中高端金账户客户的基础上推出了金葵花卡这一高端客户理财产品,从而实现了银行对客户的分层和差异化服务。
S(Strength)1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安全性有保障,流动性也较好。
首先,收益率较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是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1%左右,而且一般免手续费,认购费,利息税。
其次,安全性有保障,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投资于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国债等信用等级较高的产品,风险低,安全性强。
另外,银行的资金实力和资金运作经验也有效的降低了风险。
最后,流动性强,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都设定了提前赎回期,以增强其流动性。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理财渠道,也是商业银行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利润增长点。
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同时可以为银行自身获得可观的收入。
这不仅使得现代投资理财工具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内在推动力,也客观上提升了银行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平。
3银行有强大的隐性的国家信用为保障,拥有稳定的客户群。
国家为了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避免因银行破产倒闭而给万千储户带来严重损失致使社会动乱,为银行提供潜在的强有力的支持。
加之中国人崇尚节俭和储蓄的传统,使得即便是存款利率较低,物价指数很高,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利率时,居民仍会将大部分财产存入银行,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拥有充足的客户和资金支持。
4银行的机构网点遍布,为理财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有效支持。
银行经营网点众多且分布广泛,业务渗透面广,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特点在目前理财产品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颇具优势5银行推出理财产品以吸引客户,有利于转变银行理念。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商业银行的品牌。
W(Weakness)1历史短,经验不足。
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在西方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却不足十年时间。
尽管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由于发展历程短,经验不足,很多地方仍有待完善,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2分业经营体制制约理财产品的发展。
分业经营下,银行不能将所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股票,债券,基金,从而使产品设计过于单一,不能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出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各异的产品。
同时,也使银行缺少通晓各方面金融知识的专业人才。
3产品创新力度不够。
内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与外资银行相比,不管是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对产品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创新力度不够。
所谓金融产品创新既包括原创,也包括模仿,改进,改良等方面的创新,无论是在核心产品还是附加产品方面,银行业都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4理财产品趋同。
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产品一方面较为趋同,缺少各自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使投资者眼花缭乱5缺乏专业素质高,服务技能强的理财师人才队伍。
中国的银行理财师在理财服务技巧和服务意识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客户细分策略,产品营销技巧,专业理财知识量体裁衣的产品设计方面与境外同业差距较大,人性化服务不够,理财师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只重视推销出去的结果,因而过分夸大收益率,而淡化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致使一旦投资失败,用户对银行理财产品丧失信心,严重影响银行信誉和品牌,不利于银行长远发展。
6经营理念不够科学。
在资产扩张和利润增长的经营理念下,必然导致银行大力发展公司业务和存款业务,而对个人业务和中间业务重视不足,银行大多是通过虚高收益率产品的发行来吸引资金存入,而一旦用户选择购买了理财产品,银行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吸引其他客户,而不是尽一切可能提高资金的管理和投资水平,为用户谋福利。
7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盲目和无序竞争。
O(Opportunity)1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益增加,个人手中的闲置资金越来越需要达到整理保管以及保值增值的目的,个人理财也日益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经济生活内容。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以商业银行的服务为载体,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针对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结合其事业发展阶段,风险偏好程度,以及收支变化情况,量身设计的一系列个人财务规划和理财金融服务,协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益增加为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提供了有效需求和推动力。
2随着我国经济向着全面和协调的方向发展,收入分配差距会逐渐缩小,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形成,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另外,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变,理财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人资产已有过去的单纯追求安全和保值向着综合理财和增值方向转变,居民正从单纯的消费者向借款着,投资者,和消费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