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中国最美的书
一、“中国最美的书”
什么是最美的书?“通俗地说,是那些从内容到形式,从视觉到触觉,给你带来审美愉悦的书,最美丽的书绝不只是美丽的封面,而是封面、版式设计、纸张、材料运用和印刷装帧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并与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的图书,这样的书不仅是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件充满魅力的艺术品。
”
书籍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录历史、传递信息的载体。
在现代数字媒体诞生之前,人类的科技、历史、艺术无一不依赖书籍得以交流和传承。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着材料和印刷工艺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竹简、木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再到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中华民族对书籍形式的探索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传统的书籍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方面,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2003年度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中惟一“中国制造”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因为“书的美丽”而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二、我国与“世界最美的书”之间的渊源
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我国出版界与之渊源可谓深厚。
1959年,我国第一次参加“莱比锡书籍艺术博览会”,上海出版界共获得金奖2枚、银奖3枚、铜奖3枚。
事隔三十年后的198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十竹斋书画谱》又荣获了图书设计艺术国家大奖。
2003年,上海充分发挥图书装帧设计方面的传统优势,本着“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工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评选了16种图书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了唯一的金奖。
今年3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上海出版设计家代表团赴莱比锡领奖,并与世界图书艺术界建立了双向合作交流的通道。
记者在展位上看到了这本“世界上最美的书”: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虽然记者是个外行,但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
据说,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国际评委在沪评说“世界最美的书”——内容装帧印刷整体和谐。
在贝塔斯曼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下,185种获得“世界最美的书”殊荣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图书,正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它无疑为中国书籍设计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书籍设计艺术最高水平的窗口。
三、中国版“世界最美的书”
2011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由中国选送、获得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一书,经本届“世界最美的书”评委会评选,获得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殊荣。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工作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中国自2004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参加此项活动。
“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是参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重要环节,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每年11月份举办,评委由中外业界专家或学者担任。
2010年评选出《世界地下交通》等20种“中国最美的书”,全部参加了2011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
参加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596种,其中14种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三、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名单
2009中国最美的书,
查尔斯布洛克
让书籍透出美的光辉/袁银昌
创作化学工程——书籍设计/廖洁连
与书的邂逅/斯特芬妮·舍莱斯
一座桥一面镜/祝君波
“最美的书”离我们有多远?/阚宁辉
2006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孙晓云书法绘画
吴为山写意雕塑
游目骋怀——江苏历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集-古代卷
蟋蟀盆
何多苓·忧伤的诗歌
杂碎集:贺友直的另一条艺术轨迹(上、中、下)
中国古籍插图精鉴
大厝·钟宅
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
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笨笨熊学成语故事(4册)
汉英对照论语
点1
彩色的花雨
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
集成十年——纪念《东方文化集成》创办十周年专辑
面子
荷兰现代诗选
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
不裁
没有脸的诗集
全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学系列教材(5册)
下一站:卡通吗?七零后的艺术
阅读城市
中国最美的书2003-2005
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说什么怎么说
铁观音
美丽的京剧
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
汪稼华笔墨
汉画解读
之后
丁村
上海罗曼史
小猫茉莉
多余的画
文化与建筑
夜航船
王受之讲述系列-豪宅的故事
灵韵天成——清心绿茶/蕴芳涵香——静心乌龙茶建筑风语
靖江印象
烟斗随笔
真相——慰安妇调查纪实
蚁呓
亲爱的宝宝
雕塑的诗性
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私想着
画说红楼梦
随园食单演绎精品菜谱
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荷花回来了
看草
日常奇迹
国学备览【典藏版】(12卷)
王羲之与兰亭序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中华五色
话说民国(上、下)
我的开卷/凤凰台上
绝版的周庄
外星童话
不哭
梅兰芳和孟小冬
广州沉香笔记
鲁迅与社戏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09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上、下)
恋人版中英词典
失物之书
诗经
中国墓葬史(上、下)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连理集:高马得、陈汝勤绘事唱随
涂鸦手记
靖江方言词典
清醒纪/告别薇安/二三事
诗水流年
以艺术家的方式工作:驾驭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
致年轻律师的信(典藏版)
沉默的大多数/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散花
当代建筑设计理论/现代思想中的建筑/解读建筑
大师画自己/大师画情侣/大师画历史
书境
私想者
数字影像——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004年至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作品
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度“世界最美书籍”荣誉奖/《土地》
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2008年“世界最美书籍”荣誉奖/《之后》
2008年“世界最美的书”制作奖/《蚁呓》
200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诗经》
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
2012年“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剪纸的故事》
2012年“世界最美书籍”银奖/《文爱艺诗集》
中国著名书籍艺术装帧家陶雪华认为,中国图书内容丰富,有内涵,也有很多优秀的装
帧设计家。
与国外的图书设计相比,我们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观念上和管理上的问题。
国外的设计理念是强调图书的整体意识,而我们的图书内容、装帧设计和印刷都是分割的,怎么来强调整体的艺术性?这次展览让我们开了眼界,也看到了不足,这对中国图书的设计装帧有很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