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认识
——中国民营经济的巨大潜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即使刚刚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的浪潮,但中国经济复苏的局面势不可挡。
在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将会保持这种发展趋势,特别是迅速崛起的民营经济,将会使中国未来经济走向另一个辉煌的明天。
中国经济是在1979年以来三十二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三十来年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究竟在哪里?
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是蕴藏于民间的极大积极性。
事例如下:
第一农业承包制,农业承包制当初称为‚大包干‚也就是包产到户,包田到户。
1979年大包干在一些地方农村中是农民自发实行的,成果显著,于是各地农民纷起模仿,一下子在全国就铺开了,几年之后,农贸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有。
又过了几年,粮票、油票都取消了,这不正是民间积极性所造成的结果吗?
第二乡镇企业。
农民承包制实行以后效率增长了,农村出现一些多余的劳动力。
乡镇企业到处建,不需要国家的投资,农民自己为产品找销路。
这样很快在计划体制之外就形成乡镇
企业产品的市场,旧的计划、生产和销售的格局被打破。
第三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在农业承包制推广和乡镇企业兴起的同时,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按照市场规则运行,高楼一栋一栋一排一排竖起来,深圳建设速度之快给人们一个启示,我们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中国完全可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人才资金从全国各地流向深圳,内地按计划组织生产,深圳依靠市场调节市场的格式基本形成。
以上都是民间积极性发挥的奇迹。
三个例子说明农村承包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建立,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中国经济开辟了新路子,就像平静水面上又加三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浪,从此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回到过去了,这就是我们的实践,充分说明了民间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民间润藏着大量经济积极性,但是还有很多的限制因素的存在,总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中国经济。
其实,限制民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科技。
因此,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包括经济转型,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这可以使中国产品增加国际竞争力,也使我们能够真正走向现代化、工业化这样的道路,使我们能够顺利走下去。
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他们长期工业化慢慢积累起来的,
而我们中国能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呢?关键就要扶持优秀企业和完善资本市场,优秀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所有这些企业不管国有的还是民营的,他们都是中国的企业,都是民族企业。
如果要产业升级的话,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相信资本市场将使我们的企业走向新的阶段。
第二个问题,人才短缺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专业人员的短缺,而中国大多数失业人员没有一技之长。
2011 年,中国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 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 万人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
到2011 年五月下旬,人才缺口数字巨大,以达1200 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 万人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
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
预计到2012 年,人才缺口预计在400 万人。
中国政府也正在以连年扩招大学生的方式积极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其中将会有80%的来自中国农村,他们毕业后定会有大部分回到农村,这无疑会给中国农村经济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这将成为发展中国民营经济的基层力量。
相信我国政府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一个令人称赞的佳绩。
纵观全国上下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民营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的格式已成定局,因此,中国将会有一场重大经济体制改革。
2011年5月31日,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谈民企发展也指出:未来民营经济将是中国经济主引擎。
黄孟复说,‚十一五‛末中国的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5%,‚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将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原动力,伴随着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垄断的破除,到‚十二五‛末比重将达到60%以上,未来民营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更是富民的主要形式。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将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老百姓的富裕,也会更加毫不动摇的发展民营经济。
‛
国有企业改革是必然的,应该在盘点所有国有企业后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收缩。
目前国企一年的利润有近1万亿元,拥有21万亿的资产总额。
从资产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看,中国民营企业500家要高于很多国有企业。
其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内的国有企业要重点保留,竞争性行业内的国有企业要有序退出,让中国的民营企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现在国有企业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还有30%,将来在国企继续集
中到一些关键领域后,占到经济总量的10%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水平。
而剩余的80%多将有我国的民营企业取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定将有更加大的发展舞台。
在说,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产业选择,因而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特征.从发展特征看,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成长能力强.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充分显示了民营机制的独特优势.
现在,民营经济在全国已经占了一大半,有的县、有的地市已经占到8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
浙江民营经济已经占到85%以上,将近90%。
各个地方不平衡,有的地方改革比较慢,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慢,因此民营经济的比例稍微小一点。
总体来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特别这些年来新增加的投资、新增加的就业主要还是民营经济。
从静态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某些领域当中起到支柱作用,有一些产业逐渐起到骨干作用。
从动态来看,在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创造财富,包括我们提供就业。
将来20年来,特别是将来10几年来,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不堪设想。
那么多国有企业关门,那么多职工下岗,如果没有民营企业这个社会早就完蛋了。
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如果没有民
营企业的发展,社会早就不安定了。
民营企业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有关领导的重视下成立的,以促进民营科学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家健康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的社会团体——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
它主要是为日益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队伍提供更多的多角度全方位的高端服务,推动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民营经济界的努力。
相信在中国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中国的民营经济也一定会在其中张露头角,领导中国经济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中国的老百姓也一定会在其中收益,相信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