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体”作文写法一、作文自评标准1、是否找到了作文立意的基本规律,并将立意嵌入生动简练的题目,从而保证作文以正确鲜明的立意跨过40分大关?2、能否让你的作文有一个生动并切题的开头,让全文有一个自然合理的脉络,从而达到形式上的要求,通过45分大关?3、能否戒除套话空话,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记叙经历,从而让你的作文以语言优势轻松闯过50分大关?4、能否表达你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有思想)或让你的作文饱蘸感情,以情取胜(有情感),使你的作文以思想或情感优势高昂地越过55分大关?5、能否在做到前四条的基础上,再做到不写连笔字,不勾不划,不用修正液,正楷书写,以整洁的卷面挑战60分?二、“高考书信”的基本写作要求“高考书信”和“生活书信”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活中的书信行文比较随意,侧重以生活琐事来交流个人情感;而“高考书信”意在以“完美的形式(结构)和丰富的内容(素材)”表达“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立意)”赢得阅卷老师的格外眷顾。
所以“高考书信”无论从结构形式还是到思想内容,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均需细细考量。
三、作文举例1、题目如果仅仅以“致××的一封信”作题目是很难打动阅卷老师的,如果我们以“主、副标题”相辅相成的形式拟题,便能既嵌入立意,又表明文体,还能顺便推出收信对象,收到“一弹三鸟”之效。
为阅卷老师提供眼前第一亮。
如:人民的幸福就是您的幸福——给辛弃疾的一封信圣哲,在寂寞中幸福——致庄周先生的一封信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去想——给昭君的一封信你不幸福吗?——给林黛玉的一封信孤独的幸福——给庄子的一封信幸福的恩赐——给丛飞的一封信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给朱彦夫的一封信守望幸福——给巴金老人的一封信幸福是什么——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恬然亦是幸福——给陶渊明的一封信真正的幸福——给陶渊明的一封信希望你幸福——给王昭君的一封信幸福的天平——给陶渊明的一封信幸福——给柳永的一封信诠释幸福的人——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让每张脸都洋溢着幸福——给杜甫先生的一封信心自翱翔便为福——给庄子的一封信乡野中的幸福——给庄子的一封信追求幸福——给曹操的一封信幸福为何物?——给中国文人的一封信请你告诉我你幸福吗?——给曾国藩的一封信注:①主标题拟题的几个原则:嵌入立意;简练生动;适合书信(如观点式、对话式)。
②副标题拟题需要注意的问题:需有破折号且占两格;样式为“致(给)某某的一封信”或“致某某”;对象以文化名人最占优势(最易体现材料的丰富,彰显文化底蕴,表达思想)。
2、格式①称谓要得体:特别是对历史文化名人,最好称“字号”,并冠以“先生”。
如“昌黎先生”“东坡先生”“易安先生”。
其它如诸如“东坡兄”“东坡老师”“苏老”等都显得有点不太尊重。
②开头。
最好要有简洁得体的问候语,但对历史文化名人不能说,“久未谋面”,“好久未联系”等不动脑筋的话。
③结尾祝福语。
要尽量接近现代书信习惯,别乱诌词儿。
比如,写:“祝:身体安康!”即可。
“叩安”从现代习惯来看就显得有一点别扭。
④“此致”、“敬礼”的规范书写是:写完后,在正文下一行从左边空两格写“此致”,再空一行左边顶格写“敬礼”。
⑤落款切忌:暴露真实身份;时间和姓名颠倒;对自己的称谓不得体,如:给东坡写信,落款“您的朋友”、“您的学生”都不太得体,不如落款“一个仰慕您的后人”显得尊重。
3、结构“高考书信”写作的直接目的,毕竟是让阅卷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样子上的适当雕琢就显得很有必要。
书信的结构虽不像议论文那样可以用鲜明的分论点加以提示,但我们还是可以用一些嵌入立意的提示性语句加以显示或暗示的。
如例文中:“庄子,你是幸福的吗?”“庄子,这才是你的幸福吗?”“庄子,谢谢你孤独的幸福!”三句话皆单独成段,让文章脉络鲜明、层层递进地揭示出庄子的幸福。
一览无余、不着痕迹的巧妙结构会为阅卷老师提供眼前精彩第二亮。
四、经典例文孤独的幸福——给庄子的一封信庄子:我一个人站在章丘贫瘠的土地上,看冷风吹起一片水面涟漪,隐约看见你的容颜。
庄子,你是否依然槁项黄馘,濮水垂钓?庄子,你是幸福的吗?(反面提出问题,为立论树靶)你一生贫寒,靠打草鞋为生,晚年仍落得“槁项黄馘”的容颜。
可是你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楚国的相位等待过你,你却宁可“曳尾于途中”;赵国的国君为你的一席话改变嗜好,努力执起“诸侯之剑”,你却不肯留下来辅佐。
你本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获得万人羡慕的“幸福”,可你却站在放眼无际的荒原之上,保持着你的挨饿本色而怡然自乐。
“幸福”与你仿佛隔着天涯海角。
你只有惠施一个朋友,却又难以志同道合。
这样的贫寒与清苦,这样的孤独与落寞,庄子,你为什么不去追求“幸福”呢?庄子,这才是你的幸福吗?(正面提出问题,为解题开路)你在濮水边无视楚王的使者,你心如澄澈秋水浅浅低吟“鱼相望乎江湖,人相望乎道术”。
这是你要的幸福。
你用你的辘辘饥肠换来波光粼粼的濮水。
你用清贫孤独换来寄身乡野的宁静与淡泊。
你要的幸福,是用至真至美的文字来教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
别人说你,“眼极冷,心肠极热”,是啊,在追名逐利的城市社会,你那淡定的哲思也显而无奈,你只有用你极热的心肠告诉我们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的养生,以尽天年。
在激情与超脱的完美融合中,你要的幸福,已接近清楚。
庄子,谢谢你孤独的幸福。
(顺势表达赞美,升华文章立意)庄子,或许你是落寞的吧。
有人嘲笑你落寞,而我知道,你的落寞是一种自觉,你坚守着澄澈的心灵而自甘落寞。
就算落寞,也是你孤独的幸福。
庄子,或许你是寂寞的吧。
有人嘲笑你没有朋友,嘲笑你用逃避的方式让对手因没有对手而失败。
可庄子,懂你的人知道,这是你孤独的幸福。
孤独的幸福,仿若幽生的杂花,在这个名利的社会,残留下悠远的芳香。
庄子。
谢谢你孤独的幸福,为这个世界,留下漫步云端的氤氲气质,荡气回肠。
庄子,你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幸福从未离开过你。
我一个人漫步于濮水之畔,看冷风吹起破碎的流年,孤独的幸福,薪尽火传,不知其尽。
(优美意境结尾,让人玩味不尽)祝:安好!此致敬礼×××2008年1月12日(读罢,你能给补上题目吗?)——致曾文正公的一封信至尊的曾文正公:(称谓典雅得体)晚辈在此向您请安。
时光流逝。
过往褪色,待繁华落尽,尘埃落定,晚辈依然看到了您历史舞台上孤独的背影。
您以一己之力,擎清王朝这座腐朽的大厦于即倾之际,造中兴之世。
仰观您曲折的一生,品读您细腻的内心,晚辈有一个问题久久不能释怀,那就是您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迅速抓题)晚辈已无法向您当面请教,谨以此信彰表晚辈对您与您的幸福的陋见。
时至今日,当谈到幸福,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到幸福就是快乐,可真是如此吗?(立下靶心,方便立论)晚辈认为幸福是深藏于心,难于形表的慰藉,而非显于外在的快乐。
(顺势立论,一语点题)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众人所理解的幸福只是它狭义的表态。
您以孔孟儒家学说积极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早年科第,壮年疆场,中年洋务,晚年封疆。
为清朝颓势的挽救,您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为了心中坚守的理想,您冒着为世人所诟病的危险命运毅然前行,于是中兴盛事显现,而您却因镇压太平天国而被称为“曾剃头”,因天津教案而被众人唾弃为卖国贼。
(叙述生平,立论有据)或许面对众人的讽刺与挖苦,您是不快乐的,甚至说是有些慌恐的。
但晚辈认为您在心中一定有欣慰与幸福的。
执著于毕生信念,践行着终身的理想,您一定是幸福的。
因为您已经为内心的准则毫不保留的放弃了所有。
您期冀的幸福已充盈其中。
虽外在非议颇多,但又何妨内心的畅快与达观。
表面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们仅以狭义的快乐来当作幸福的准则。
而将内心的慰藉深沉蕴藉,不溢于表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因为他们对幸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不缓不急,走入内心)再看看在您逝去一个多世纪后的这个世界吧!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而流于表面的金钱和物质享乐。
肮脏的手段与卑鄙的名利观让人们的外表日益华丽,“幸福”就像气球一样日益膨胀,表面上色彩斑斓,内心却空空如也。
气球无限膨胀就会爆炸,而真正的幸福却如玉石一样,愈历经风雨,愈圆润温存。
(洞察现实,思路开阔)笃守心中之幸福,摒弃外表之浮华。
以自己内心真正的幸福行于尘世之上,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这就是晚辈对幸福的理解。
(结尾扣题,扎实老道)谨以此信呈上,祈文正公笑谅!此致敬礼景仰您的晚辈×年×月×日点评:本文的文风也像极了曾文正公的为人:看似拙朴,实则深蕴暗藏;看似平实,实则智慧充溢。
三点很值得大家学习:一曰语言老道,朴实简练;二曰文风整饬,绵厚锋韧;三曰文路开阔,洞察现实。
书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话题作文常采用一般书信,因为一般书信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政治、学术、文艺、家务、世俗、人情世故等各方面。
所以书信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描写,可以叙事。
它的针对性强,形式灵活。
此外,书信还有固定的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结尾语、具名、日期。
它的语言要简明,口语化,还要考虑收信人的身份、经历、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