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冲刺】2020年海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0年海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3)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1正常发光,1min该电路消耗电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m是长度单位,不是体积单位,故A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B.一瓶500mL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故B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C.脉搏跳动约60~70次每分钟,故C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4)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22.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R0是定值电阻,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8V,图乙是灯泡L2的U﹣I图象.
(1)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5A,求R0的阻值;
(2)当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正常发光,此时R0消耗的功率为1W,求灯泡L1的额定功率;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约70次/分钟
D.一辆轿车在高速路上的速度约为110km/h
2.小明将长短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入玻璃罩中,小华认为短的蜡烛会先熄灭,小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分析】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电流分别流入灯L1、灯L2,因此两灯泡并联,故A不符合题意;
BC.电流表串联在L1支路上,测通过灯L1的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开关在干路上,则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故同时控制两灯泡,故D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为闭合电路中,导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电流计有示数,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____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3)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V,则小灯泡的额定功为_______W。
(3)她还进一步设计出了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0=10Ω,并认为关键的一步是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_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9.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银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且水不溢出,则水面最低的是(已知密度关系:ρ铝<ρ铜<ρ银)()
A.放银块的杯子B.放铜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
D.高速公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20km/h,最低不得低于60km/h,故D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可知,小华认为短的蜡烛会先熄灭,小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
【点睛】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故选C。
11.做功比热容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明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是活塞对桶内空气压缩做功,内能增大的缘故。
[2]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较多,常用于做冷却剂。
12.导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可知,石墨烯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说明其导热能力强。
13.2.34cm2.42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分析数据发现,2.34cm与其他三个数据相差较大,误差较大,所以测量错误的数据是2.34cm。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次木块运动相同的距离,第2次所用时间比第1次长,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不相同,A选项说法不正确;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运动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摩擦力相同,B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木块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滑动中水平方向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摩擦力大小相等,两次的拉力相等,由W=Fs可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选项说法正确;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L2实际功率较大,L2更亮些;
两灯泡串联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故C正确,AB错误;
D.由灯泡的铭牌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不相等,额定功率相等,由 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流不相等,因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额定电流相等,所以,两灯泡不可能同时正常发光,故D错误。
3.D
【解析】
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都是人耳听不到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施加在开关上的力F的力臂L。
(_______)
四、实验题
19.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你认为采用方案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20.小丽到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老师只给她提供了如下器材: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个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导线若干。她根据所给定的器材经过认真思考后设计了正确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是该电路的不完整电路图。
(1)请你将图(甲)中电路图补充完整________。
D.由图可见两次滑动距离相同,所用时间不同,由 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不一样大,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 可知,质量相等的三块金属,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所以水杯里的水位升的最小,水面最低。
故选A。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 可知两灯泡电阻为
ABC.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16.如图所示,按照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要求,电线接头B应接在_____线上,三线插座的插孔_____应与地线相连.
17.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所示,所测牛奶密度为________g/cm3,测出的密度会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_______。
三、作图题
18.按要求用作图工具作图: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新冠病毒在56℃下加热30min才能灭活,佩戴口罩时无法实现,故A错误;
B.唾液、飞沫等可能带有病毒,而口罩是防止人吸入唾液、飞沫等来防止病毒,故B正确;
C D.病毒不是分子,说法错误,故C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1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若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调节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清晰实像。
15.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一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0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物体所受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N.(g=10N/kg)
10.将灯泡L1“6V 6W”和L2“12V 6W”(灯泡电阻保持不变)串联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S,两灯都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更亮些B.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C.L1的实际功率为0.96WD.当电源电压为18V时两灯同时正常工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小明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气筒变热,这是说明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
五、计算题
21.某容器盛有足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1.25×10-4m3,质量为0.4kg的实心正方体放入水中,正方体不断下沉直到沉底,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的大小。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不正确;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