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2)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4分)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一件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直线轨道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形框架的下方时,从P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钢球,不计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小钢球由于具有,将落入(选填“P孔”“Q孔”或“P、Q孔中间的车厢顶上”)。

2.(2分)为了解决了液体风口香水易撒漏的问题,小明家的车内装了一种固体型风口香水﹣﹣主要是将香精与一些材料混合,然后加压成型后放在车内通风口处。

固体风口香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发生(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逐渐变少,直至用完为止。

3.(4分)填入合适的数字或单位:(1)7.2×105 J= kW•h;(2)成年人步行速度大约是5 。

4.(2分)如图,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达6000N,则活塞受燃气的平均压强约为Pa。

5.(2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爱因斯坦指出,这一速度是自然界的极限速度,空气中的光速与之接近。

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则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秒。

6.(2分)下面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

7.(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电压表测量的是(填图中元件的符号)两端的电压。

8.(4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如图所示。

用力F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升,已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力F的功率为1W,则拉力F= N,滑动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摩擦和绳的重力)9.(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密度间的关系是ρ甲ρ乙。

10.(2分)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如图所示,若纸外表示N极,则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为(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B.超导体不能应用在电饭锅内的发热材料上C.天然气属于二次能源D.电磁铁的铁芯可用木棒代替12.(3分)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男同学在变声期说话的声音会变粗,指的是音调变低13.(3分)一只装满盐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杯中静止时,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力变大B.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大C.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D.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14.(3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

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5.(3分)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九千峰千岁银杏落叶归根B.富厚堂荷花香远益清C.紫云峰雾凇玉树琼枝D.石鸡寨缤纷秋叶色彩斑斓16.(3分)有人认为“推而不动”是因为推力太小造成的。

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N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

从力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做了功B.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是400 NC.推力F与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要想用同样大的力推动,可尝试将几根圆木垫在物体下17.(3分)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当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压表V的示数为2V,则关于该电路,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WB.电源电压是2VC.若滑片再向右滑动,灯泡有可能被烧毁D.若滑片再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将减小,电压表示数将增大三、实验题(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9分,共17分)18.(8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若实验中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等”)。

19.(9分)小亮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为3V。

(1)如图甲,小亮在连接此实验的实物图时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3)考虑到两电表并不是理想电表(电压表电阻不是无穷大、电流表有内阻),小亮所测的小灯泡的电阻偏(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8分,共24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0.(6分)某太阳能热水器5h内可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60℃,则水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由液化气来提供,考虑到家用液化气的供热效率只有80%,那么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液化气的质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液化气的热值是4.5×107 J/kg]?21.(10分)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轻质杠杆,左端可绕O点转动,杆上系有一悬挂重物的轻绳,重物质量为m,轻绳可在杆上自由滑动,杆的右端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拉着。

当轻绳向右匀速滑动时,轻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

(1)在图中作出杠杆所受阻力F阻、动力的力臂L及阻力的力臂L阻;(2)设悬挂重物的轻绳从杆的最左端水平向右匀速滑动,试推导说明动力F与滑动时间t 成正比。

22.(8分)一个实际电源可看成由一个电压为U的理想电源(即内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 串联组成,如图甲所示。

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4Ω,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为I1=0.6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1A,求电源的电压U及其内阻r。

2018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4分)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一件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直线轨道上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形框架的下方时,从P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钢球,不计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小钢球由于具有惯性,将落入P孔(选填“P孔”“Q孔”或“P、Q孔中间的车厢顶上”)。

【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据此解释。

【解答】解:因为小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球从P孔中竖直向上弹出后,小火车仍然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小球由于惯性也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小钢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落回到P孔中。

故答案为:惯性;P孔。

2.(2分)为了解决了液体风口香水易撒漏的问题,小明家的车内装了一种固体型风口香水﹣﹣主要是将香精与一些材料混合,然后加压成型后放在车内通风口处。

固体风口香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发生升华(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逐渐变少,直至用完为止。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已知风口香水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故答案为:升华。

3.(4分)填入合适的数字或单位:(1)7.2×105 J= 0.2 kW•h;(2)成年人步行速度大约是5 km/h 。

【分析】(1)1kW•h=3.6×106J;(2)根据对人正常步行速度的了解填上合适的单位。

【解答】解:(1)因为1kW•h=3.6×106J,所以7.2×105J=7.2×105×kW•h=0.2kW•h;(2)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

故答案为:(1)0.2;(2)km/h。

4.(2分)如图,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达6000N,则活塞受燃气的平均压强约为5×105Pa。

【分析】知道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和活塞面积,根据p=求出活塞受燃气的平均压强。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F=6000N,活塞面积S=120cm2=0.012m2,则活塞受燃气的平均压强:p===5×105Pa。

故答案为:5×105。

5.(2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爱因斯坦指出,这一速度是自然界的极限速度,空气中的光速与之接近。

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则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500 秒。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根据速度的公式,可求出光的传播时间。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s=1.5×1011m,则由v=得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时间为:t===500s;故答案为:500。

6.(2分)下面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解答】解:老人对手推车施加推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推车同时对老人产生反作用力。

故答案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是串联(选填“串联”或“并联”)的,电压表测量的是R2(填图中元件的符号)两端的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