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中国人文地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中国人文地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中国人文地理一、知识讲解(一)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分布状况: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民族(1)构成:56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2)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地区分布3.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差异(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⑬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科技强农之路。

(四)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空间分布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⑮大中城市。

从地区布局上看,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带。

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1)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北疆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2)主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沈阳、上海、株洲、兰州、成都等。

3.水运(1)主要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厦门、高雄、汕头、广州、香港、湛江、海口、北海等。

(2)主要内河航线: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二、跟踪训练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 面积B. 人口C. 城市化水平D. 经济总量2. 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A. 水流平缓河道曲B. 水量丰富流速急C. 江水浑浊泥沙多D. 峡谷幽深猿声啼3. 与图中其他省市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A. 柑橘B. 稻米C. 天然橡胶D. 棉花【答案】1. B 2. A 3. C【解析】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的排名,该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四川,四川的人口是图中各省中最高的,B对。

图中各省面积最大的是西藏,A错;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不可能排名靠后,C错;找一个特殊例子,经济总量上海一定高于重庆,D错。

2.长江干流②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段的特征是河道弯曲,水流平缓,A对。

水量大,水流慢,泥沙沉积,江水含沙量较小,B、C错。

峡谷幽深猿声鸣啼是①河段的特征,D错。

3. 根据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顺序,甲省区是云南,与图中其他省区相比,该省纬度低,南部位于热带地区,适宜天然橡胶种植,是输出的产品中,最具优势的农产品,C对。

其它产品没有优势,A、B、D错。

茶叶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空气湿度80%~90%,土壤PH约为56,气温在18℃-25℃之间的地区,茶叶鲜叶需要人工采摘。

右图为我国茶叶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4-5题。

4.与江北茶区相比,江南茶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①气温日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缓慢③空气湿度大④酸性土壤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5. 近年来我国茶叶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 种植面积扩大B. 农药化肥成本增加C. 运输成本增加D. 劳动力价格上升【答案】4. B 5. D【解析】4.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江南茶区属于暖湿气候,以酸性土壤为主,有利于茶叶生长,故B正确。

5.种植面积扩大可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故A不正确;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大,成本上升,但茶叶产量上升且茶品质下降,茶叶价格可能下降,故B不正确;茶叶运输量小,对价格影响小,故C不正确;题干可以看出,劳动力价格对茶叶价格影响较大,故D正确。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

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6-7题。

6.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A. 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B. 提高农产品产量C.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D. 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7.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A. 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B. 浙江舟山渔村C. 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D. 新疆天山牧区6.A7.C【解析】6.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但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但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更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选A。

7.“田园综合体”是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是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景观、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内容,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

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不完全符合要求;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发展该种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合,据此分析选C。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 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 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C. 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D. 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9.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 )A. 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B. 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 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D. 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答案】8.C9.D【解析】8.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移汇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

9.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随着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10-12题10. 这四种作物分别是()A. 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 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 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 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11. 我国四川盆地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充足B. 水分不足C. 紫色土D. 山区面积广大12. 青藏高原地区种植图中作物①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是①光照强②昼夜温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大④热量充足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②④【答案】10. C 11. A 12. B【解析】10.据图中四种作物的分布可知,①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符合小麦分布;②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符合油菜分布;③表示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的花生;④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带,符合甘蔗分布。

故选C。

11.据上题分析可知,④为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四川盆地种植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充足。

故选A。

1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单位面积产量高,①②正确;气温年较差小,且因海拔高,热量不足,③④错误。

故选B。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生态境效益。

(3)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气候优势:①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②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③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理由: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

(4)原因:自然原因: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地表水径流量小,;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提高水价。

【解析】(1)图示为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部为黄土高原,海拔高,千沟万壑;东部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坦;以中部的太行山脉为界。

(2)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降水、温差和光照等方面分析;注意环境效益,主要从山区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角度分析。

(3)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而煤炭资源的运量大,故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先从甲地采用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再走海运。

(4)华北地区的缺水从自然原因:降水少,地表径流总量少,且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和污染等方面分析。

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治理水污染等角度分析。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阴影区示意黑龙江省牛奶优势产区,区内有该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哈齐大工业走廊(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地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