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实用技术第一部分栽桑技术一、新桑园建立桑园规划:(1)桑树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情况制定植桑规划。
除利用平原地外,也可利用丘陵山地,溪河滩地、河堤、四边隙地等土地栽桑。
(2)桑园要适当集中,布局合理。
桑园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可避免因为其它作物防病治虫喷施农药时,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
二、桑园栽植1、深翻平整。
栽植桑树前,必须进行全面深耕,翻耕的深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
在深耕的基础上,才能平整开垅。
2、栽植密度。
一般湖桑品种亩栽1200株左右。
一般株距0.4米,行距1.4米。
3、栽植时间。
桑树栽植在落叶后至次年春发芽前进行,分冬栽和春栽。
一般在十二月中旬栽植的生长最好。
4、桑苗栽植。
栽苗前,挖好栽植沟或植穴,沟穴深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
植穴沟底部要放迟效性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等)作基肥,要求每亩施基肥100担左右。
放置基肥后盖土踏实,然后栽桑,苗根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
桑苗栽植必须做到根深苗正,壅土踏实。
栽植时必须做到深浅一致,株行整齐。
苗木放定后,用细碎的表土壅根,边壅边轻提苗干,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最后再壅土踏实,壅土要稍高于地面。
栽植后要及时灌水一次,使土壤与苗根紧密结合,植沟下陷,要及时埴土,以免影响成活,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三、树型养成桑树的树型养成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桑树的修剪分两个阶段,即树型养成阶段和成年阶段。
不论哪个阶段都包括伐条、剪梢、摘芯、疏芽、整枝等措施。
我乡主要采用中干桑养成法。
第一年,桑苗定植后,来年春季才会发芽,发芽前,离地50厘米高处,剪去苗干,养成主干。
发芽后,新植梢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疏芽,每株选留健壮芽三个,其余疏去。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在离地75厘米处剪定第一支干。
发芽后,在春季大蚕期每一支干上按照需要的枝条着生方向选留适当的健壮芽2-3个,其余疏下养蚕。
第三年,春蚕期提早采叶,夏伐后离地1米处剪断,养成第二支干,每支干留2-3个芽。
第四年,春蚕采叶后,在离地面1.1-1.2米处剪断,养成第三支干,每支干留2-3个芽。
即养成中干桑。
四、桑园管理1、桑园土壤管理(1)桑园耕耘。
桑园耕耘一般在冬、春、夏各进行一次,改良土壤结构。
(2)桑园施肥。
①施肥时期。
春肥。
春肥用速效性肥料,一般在惊蛰到春分施用,一般每亩施用碳铵1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60公斤。
夏肥。
在桑树夏伐后施用,夏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一般每亩施用碳铵75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50公斤。
秋肥。
秋肥一般在中秋养蚕后施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一般每亩施碳铵75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50公斤。
冬肥。
冬肥在桑树落叶后施入,以施堆肥、厩肥、垃圾等有机肥料为主。
②施肥方法。
桑园施肥一般可采用穴施、沟施、撒施等方法。
当年栽植的桑树施肥要减半施用。
(3)桑园除草。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少、除了”的原则。
在桑芽萌动前除尽越冬草,夏伐后及时中耕的基础上,在夏叶收获前除草1-2次。
秋季是许多杂草迅速生长和开花结果时期,应在杂草开花结实前把草除净。
桑园内可实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
2、桑树管理(1)摘芯。
桑树新梢通过摘心可以使下部桑叶加速成熟,以提高叶质,一般摘芯在大量用叶前10天进行,摘去鹊口状嫩头。
(2)蔬芽。
桑树疏芽在春伐或夏伐后进行,疏芽应掌握间隙大少疏,密集多疏,采取去弱留强或抑强促弱的措施。
疏芽一般当新梢长到7-10厘米时,疏去过密的新梢。
(3)剪梢。
一般在十一月中下旬进行。
剪梢程度根据品种和枝条长短决定,一般湖桑枝条在1.8米以上的剪去1/3,1.2米左右的剪1/5,1米左右和少数短枝剪去未木栓化的绿色嫩梢。
(4)整枝。
整枝是用桑锯去掉桑树死拳、枯桩、病虫枝和细小的无效枝,能起到增强树势,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整枝工作在桑树落叶后,树液流动前进行。
修剪时应紧贴支干分叉处和枝条基部,剪口要平滑。
第二部分养蚕技术一、蚕的基本知识桑蚕是一种吃桑叶吐丝的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蚕种)、幼虫(蚕儿)、蛹、成虫(蛾子)四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桑蚕通过卵繁殖。
由卵孵出的幼虫,一般呈黑褐色,体小,体表长着许多刚毛,形状象蚂蚁,因此称为蚁蚕。
蚁蚕食桑叶后,生长加快,体色变淡呈青白色,待幼虫长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蜕去旧皮,换上新皮才能继续生长,此称蜕皮。
在蜕皮期间,蚕儿不食不动,称“眠”。
刚蜕皮的蚕称起蚕。
蚕儿生长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眠五个龄期,蚁蚕食桑后称1龄,第一眠后称2龄,第二眠后称3龄,依此类推。
一般1龄经过时间3-5天,2龄3-3.5天,3龄3-4天,4龄4-6天,5龄6-8天。
通常1-3龄称小蚕,4-5龄称大蚕。
蚕儿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食桑,蚕体收缩呈半透明状,此称熟蚕。
从卵孵化为蚁蚕到蚕儿成熟,春蚕需26天左右,夏秋蚕20-23天。
成熟的蚕儿开始叶丝结茧,2-3天吐丝完毕,再经过4-5天就蜕皮化蛹,一般蚕儿吐丝到化成蛹,春蚕需7-9天,夏秋蚕5-7天。
蛹期经过15天左右时间后,蛹蜕皮变成蛾子。
二、养蚕前的准备(一)制定养蚕计划。
农户的各季饲养量主要根据桑叶产量,上年同期养蚕数以及气候情况来决定,要尽量做到量叶养蚕,种叶平衡,一般每张种用叶量,春蚕650-700公斤芽叶,夏秋蚕400公斤左右的片叶,一般一个劳动力可养蚕:1-2龄可养10张蚕种,3龄可养5张蚕种,4龄可养3张蚕种,5龄可养1-2张蚕种。
(二)物资准备。
每张蚕种蚕具、蚕药配备标准(三)养蚕前的消毒。
“养蚕不消毒,养蚕养得哭”,这是广大蚕农养蚕的深切体会。
1、消毒方法与步骤。
消毒主要做到“扫、刮、洗、刷、粉、晒、煮、消”这八个字。
一扫,打扫蚕室内外上下的清洁卫生,力求干净;二刮,室内外刮去一层地皮,填上新土,室内四壁要刮除灰垢;三洗,将蚕具拿到活水池或河水里冲洗;四刷,刷尽蚕室蚕具缝隙里的污迹及污垢;五粉,蚕室、藏桑室四壁地上要用5%的石灰浆粉白;六晒,经过洗刷后的蚕具放在日光下曝晒;七煮,小型蚕具要用锅煮、蒸汽蒸;八消,对所有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用药物消毒。
2、常用消毒药物介绍。
漂白粉,本药为白色粉末,有氯气刺激气味。
蚕室蚕具消毒可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公斤加水25公斤即成。
每平方米蚕室面积喷药0.225公斤。
消毒时要注意现配现用,选阴天或晴天早晚进行,消毒后要密闭保湿半小时,养蚕前7天消毒完毕,不必再洗。
石灰浆。
用于撒时,50公斤水加石灰0.5-1公斤搅拌后使用,10平方米用药2.5公斤。
用于粉刷墙壁时,50公斤水加石灰10公斤,边拌边刷。
注意所用石灰必须是新鲜的,现配现用。
三、收蚁1、收蚁前的准备(1)收蚁用具:蚕箔、蚕筷、鹅毛、切桑刀,切桑板,收蚁网。
(2)收蚁用桑:收蚁当天早晨采摘从梢端向下数的第2-3片叶切成长方形的小块,切好后用盖布盖好备用。
2、收蚁。
蚕种领回后,将散卵从盒内倒出,平摊于蚕箔内,要粒粒平铺,上盖一层小防蝇网,并立即盖上蚕箔遮光保护,次日再收。
春蚕感光在收蚁当天早上6点,因此,收蚁应在上午8-9时内完成,夏秋蚕感光在收蚁当天早上5点,因此,必须在上午8时前收蚁完毕。
收蚁的方法是先在蚕座上盖上一只小防蝇网,收蚁时再加一只,上面撒收蚁叶,等10-15公钟,把上面的一只网抬到另一个蚕箔里饲养。
收蚁后,对未孵化的蚕种,继续进行催青保持黑暗,已收好的蚁蚕,在下次给桑前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并调节好蚕室内的温湿度。
四、小蚕饲养技术“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体质健壮充实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基础,要求实行小蚕共育,由于小蚕的抗病性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弱,要求桑叶质量较高,技术处理严格、细致,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搞好消毒防病。
抓好消毒防病工作是确保小蚕期无病健壮的重要措施。
养蚕前的消毒应放到收蚁前7-10天完成。
小蚕饲养过程中,蚁蚕及各龄起蚕饷食前用防病1号或石灰防僵粉等药品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如发现有病蚕,需每天消毒一次。
蚕网、薄膜、蚕匾等用具用后注意洗刷及日光药物消毒。
同时,进蚕室做到换鞋,除沙后消毒地面,注意给桑前洗手,严格淘汰病弱蚕,避免接触不良气体及其它有毒物等。
2、适温适湿。
一般一龄的适宜温度在27.3-28℃,眠中26℃,二龄27℃,眠中25.6℃,三龄是25-26℃,眠中24.4-25℃,在同一龄中,前期稍高,后期稍低,其湿度掌握一般一龄期蚕室内干湿差1℃,二龄期1-1.5℃,3龄2-2.5℃。
目前推广使用小蚕塑料薄膜覆盖育养蚕法,每养一张蚕种需要0.9×0.4米2的薄膜6-8张,每张薄膜需要适当穿一些小洞,以便通气。
蚕儿在一、二龄内要上盖下垫,四周扎好全部覆盖,三龄只盖不垫,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开薄膜,促使蚕座干燥,有利于蚕儿生长发育,蚕儿入眠超过半数时,即将薄膜揭去。
3、精选良桑。
收蚁当时:叶色黄绿,叶位梢端向下2-3片叶。
一龄:叶色嫩绿,叶位梢端向下3-4片叶。
二龄:叶色将转浓绿,叶位梢端向下4-5片叶。
三龄:叶色浓绿,可用三眼叶。
小蚕用桑叶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天采摘两次,上午采的白天用,中午不采叶,下午采叶晚上用。
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应在下午采叶,采摘量也应多些,以便在贮藏过程中损失一部分水份,提高桑叶营养价值。
4、饲叶均匀、厚薄适当、良桑饱食。
根据蚕儿发育情况和温湿度的变化,随时观察残桑情况,适当调整喂桑量。
一般日给桑次数以3-4次为宜,在给桑方法上要“一撒、二补、三匀”。
5、及时扩座匀座、常调箔。
小蚕生长发育快,要及时扩座匀座,防止蚕头过密挤压和食桑不足。
一般每张蚕种小蚕期的各龄蚕座最大面积掌握在:一龄1.2m2,二龄2.6-3m2,三龄6.6-7.2m2。
因小蚕还具有趋光密习性,要保持室内光线均匀,常调箔,促使蚕儿食桑充足均匀,发育齐一。
6、加强眠起处理。
小蚕细小,移动范围小,眠性快,加眠网要适当偏早,除沙时动作要轻,操作要仔细,防止人为遗失蚕体。
一龄由于蚕小,喂叶薄,可不除沙,二龄起蚕除一次,眠前除一次,三龄起蚕和眠前各除一次外,龄中还应除一次。
保持眠中干燥,但见起后,要注意升温补湿,防过分干燥、震动、强风直吹、阳光直射等,以免影响蜕皮。
要根据蚕体头部色泽和食欲而适时饷食。
如蚕体发育齐一,则可“早止桑、迟饷食”,否则,就必须提青分批,促使整个蚕体向同一个方向发展。
五、大蚕饲养技术1、创造适合大蚕生长发育的小气候条件(1)防止高温,保持干燥。
大蚕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较弱,宜在温度偏低的环境中饲养。
特别是五龄期对高温的抵抗力更弱,四龄的适宜温度为24-25℃,五龄的适宜温度为24℃,大蚕期对湿度的要求较小蚕低,多湿不但影响蚕儿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影响蚕座卫生,进而容易导致蚕病滋生。
适宜湿度,四龄干湿差2℃,五龄干湿差3℃(2)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大蚕随着蚕体的长大,呼吸量增加,同时由于大蚕期食桑多,排粪量大,蚕粪发酵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氨气等不良气体,加上工作人员呼吸,使蚕室内空气污浊,严重影响蚕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