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原故里导游词修改稿

屈原故里导游词修改稿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讲解词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各位来到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参观!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小刘。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屈原祠、古民居以及江渎庙,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

从大门出发步行至第一个景点约需十五分钟时间。

好,接下来,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广场是面向市民开放的“雏凤广场”,请大家仔细看看地面的图案,大家觉得像什么?是的,有朋友答对了,是凤尾。

因为我们今天所要拜访的屈原大夫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楚人最为崇尚的就是凤凰。

大家再仔细看看广场边的自然山体,是按凤身造型进行绿化的,整个凤身顺山体一直绵延向前,并与旅游区检票口凤头石雕相连,就形成了“雏凤展翅”的造型。

其浪漫意境,寓意屈原在秭归诞生与成长,同时也与地名“秭归”和“凤凰山”暗相吻合。

现在请各位抬头看,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由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屈原故里”几个大字。

下方撰刻一首“秭归赋”——“秭归渊远,熊绎故疆。

汉臵归府,古称丹阳。

大坝锁江,平湖汤汤。

泗溪九畹,三闾灵光。

天宝物华,脐橙名乡。

诗祖屈子,伟辞逸响。

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西陵峡壮,长江画廊。

美人王嫱,千秋流香。

明翰镇远,气贯穹苍。

龙舟投粽,挂艾飞觞。

骚坛长咏,扬烈吐芳。

端午习俗,代代承扬。

千载文明,万世其昌。

”这首“秭归赋”,是对秭归这个融了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于一炉的小城所做的精辟介绍。

走进这道门,就代表您真正进了屈原的故乡。

从旅游区大门进来后,大家现在所看见的“景贤门”,是原归州古城南门。

作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三峡工程兴建而被搬迁到现在这个位臵。

城楼面阔三间共12.6米,每间进深5.4米,平面呈单排无廊柱网式布局。

门外匾额阴刻有“景贤门”,城砖上有“嘉庆九年”及“归州”字样。

城门主体的建筑材料都是用古城墙石垒砌,石头之间的粘合剂采用的传统建造工艺—石灰与糯米混合物,虽然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却异常牢固。

据老人们讲归州古城总共有一百二十五座城门,“景贤门”只是其中的一座。

那么其它一百二十四座城门现在何处呢?其实归州城有“北门贯”的地名,本地方言的“北”和十百千的“百”谐音,城外有上石门和下石门的地名,石头的“石”和八九十的“十”谐音,这就构成了归州城的一百二十座城门。

再加上迎和门、瞻夔门、拱极门和鼎新门就正好构成了余下的一百二十四座城门。

而今搬迁到屈原故里旅游区的只有“景贤门”和“迎和门”,其余的或沉入水下,或毁于战乱了。

前方大家所见到的风头石雕是取材于楚国出土文物中典型的凤造型,以花岗岩材质雕刻而成,形态拙朴典雅,古风盎然。

请大家稍等一分钟,我去为大家领取入场券。

下面请大家准备好所拿到的入场券,跟随我一同进入检票口。

进入旅游区大门后,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以祥云为绿化图案的“九龙奔江”电瓶车站,所有电瓶车均采用龙舟造型,旨在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特殊文化符号,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

关于“九龙奔江”,秭归一带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的秭归,本叫夔子国,是个十年九旱、有种不收的地方。

老百姓为了战胜旱灾,在一位老人张老龙的带领下,打算把鲊溪水引上山,浇灌田地。

谁知道这件事被住在夔城的夔巫知道了,他最喜欢天旱,因为一天旱,人们就要请他去求雨。

他想:“要是堰沟修成了,谁还请我去求雨呢?”于是赶快跑去报告夔王说:“有个张老龙,率众修堰沟,要是修成了,就会破了夔国的风水,败了宝地的灵气,危及大王子孙呀。

”夔王一听,大怒道:“这还了得?快把他杀了!”于是张老龙真被杀了。

他的九个儿子张大龙、张二龙、张三龙……张九龙一起收回父亲的尸体,哭了九天后就都决心为父报仇,继承父亲治水的遗志。

此时一位名叫彭祖的老大爷吊孝来了,同时告诉九兄弟一个办法。

他说:“在夔城前面的江中,有莲花三旋,这里一到半夜子时,每个旋涡里便可开出一朵金莲花来,如果把你们父亲的尸体葬到中间那朵莲花里,再在水塘里闹上一百天,然后到江边去喝一百口水,就可以成龙归海、报仇灭灾了。

”听彭祖这么一说,九兄弟便连夜抬着棺材,来到江边,等到半夜子时,只见三个旋涡里突然闪出三道金光,三朵莲花苞在旋涡飞快地旋转着,不到一会儿全开放了,并散发出阵阵奇异的清香。

九龙弟兄一时间都看呆了,差点儿忘了埋葬父亲的事。

这时棺材里面连响三声,兄弟们才赶快把它放进莲花里面去。

很快那金莲便一瓣瓣儿、一层层儿的收拢来,包住棺材,然后慢慢的沉下去了。

与此同时,睡得正香的夔王,猛地一震,被摔倒在地上,感到很奇怪。

于是第二天一早便招来夔巫,让他卜算吉凶。

夔巫掐指一算,忙说:“大王容禀,大祸临头啊!昨夜有人在我们的风水宝地莲花三旋里下祖先尸骨,因此引起龙庭震动。

把他葬这里,他的后人就要成为龙了,若这龙到了江中,直奔夔城,夔城不就淹没了?若顺江而下,撞倒鸡笼山,堵了西陵峡,我方不就成为汪洋大海了?啊呀呀,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呀!”夔王马上询问夔巫肇事者系何人。

夔巫说:“启禀我王,小臣窥见西北天空一团黑气,就是看不清他们是谁,容臣慢慢访来。

”夔王点了点头:“快去查来!”夔巫哪里会看得清呢?原来九龙弟兄葬父回家后,就按彭祖的办法,跳进了门前清水堰塘里钻上钻下,在水里闹了九十九天后,身上开始长鳞了。

不料他们在水中钻来钻去,把天数记错了,竟把九十九天当成一百天,便动身向江边走去。

九弟兄不在水里闹了,水色清了,天色也清了,随时注意天空的夔巫看清楚了,便赶快去禀告夔王,作好了布署。

夔巫的阴谋,九龙弟兄并不知道,他们正在江边喝水呢!他们只想快点喝完一百口水好报父仇,改变夔子国连年旱灾的悲惨境况。

九龙弟兄连喝了九十九口水,已经都变成龙了,就差最后一口水没飞腾起来。

同时,狡猾的夔巫还策划了另一个计谋:他们在城内城外抓来一百只黑狗杀了,到了午时便向中间那个旋涡里倒狗血。

很快,九龙弟兄父亲的棺材就漂出水面,流走了。

这棺材一漂走,九龙弟兄便马上失去护身法力了,全身不由已地震动了一下。

突然,一支箭射到大龙背上,发出雷呜般的响声,大龙惨叫一声,再也不能喝水了。

那八个弟弟听得哥哥的惨叫声,心里真难过呀,嘴里慢了一点,也没喝完第一百口水,就都被射死了。

九龙弟兄死后,他们的尸首变成了九道大石梁,头向江心,尾向后山,大有奔江过去,直抢楚王台之势,这就是人们说的“九龙奔江”。

它们千百年来一直雄踞老秭归城西门外,仍有跃跃欲奔之势。

穿过电瓶车站,沿着滨江路前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巨型水库。

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预想,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终于成为现实。

三峡水库是一个长约600公里,宽约1.1公里的长条形水域,为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平均宽度较原天然河道增加不到一倍。

也就是说,蓄水以后的三峡既有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的景致,又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峡谷风貌。

现在请大家面江而立,并向您的右手方向望过去,有一道灰白色的堤坝,一头连着三峡大坝右岸坝头、另一头连着秭归新县城——这,就是著名的茅坪溪防护坝。

防护坝全长1144米,坝顶高程为185米,与三峡大坝等高。

它作为三峡工程的副坝,防护着坝后的茅坪溪两岸拥有万亩粮田的秭归重要产粮区。

为保护耕地,缩小三峡库区淹没范围,国家投资10亿修建了这座防护坝,能有效防护方圆7.5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保护周边65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前往屈原祠的路上,大家可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我介绍。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楚国丹阳,也就是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作为三峡工程的第一个移民新县城,秭归县西距老县城归州37公里,东距宜昌市40公里,是中国第一个荣获“人居环境示范奖”的县级城市。

我们现在所在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则位于秭归新县城的茅坪镇上。

此旅游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坝体上游约一公里处,整个景区占地X平方公里,共复建了24处峡江文物,均按照“修旧如旧,原样搬迁”的原则进行复建,是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搬迁保护点之一,更是屈原文化与三峡文化的典型代表,堪称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一大杰作。

其中凤凰山古建筑群在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身临其境领略一代伟人毛主席词中描绘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画卷;也可以跟随现代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蓝墨水拜谒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可以深入西陵峡新滩古民居的寻常巷陌,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老的峡江民俗风情。

继续漫步前行,我们的左手边的边坡上将会出现一部大型竹简。

这部竹简长42米,高约7.5米,以紫铜铸就,上刻屈原大夫的长篇巨著《天问》全文。

《天问》全文共374句,提出了172个问题,问及天、地、人之事。

文中杂以与天事有关的神话、鲧禹治水的传说以及一些夏商至楚的史事,涵盖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神话的看法,表现了屈原大夫渊博的学识面、深沉的思考度和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他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与《天问》的思辨色彩相映衬,滨江路边的海棠则展现出屈子故里的浪漫情怀,每到三、四月间这里便开出一片艳媚烂漫的花海,花团锦簇,重葩叠萼,一树千花,令人陶醉。

唐朝贾耽的《花谱》一书,曾把海棠称为“花中神仙”,也有“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花仙的引导下,一起走近屈原祠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气势恢宏的广场就是屈原广场。

其中主广场采用与屈原祠中轴对称的手法,按照能同时容纳15000人,可以屈原祠或三峡大坝为背景进行演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具有主题鲜明、简洁大气的特点。

广场中央设过道和旱喷,中心圆的铺装仍采用经典凤纹纹样,恰好与主入口雏凤的主题相呼应;广场跌台边,设计有屈原生平和表现其作品意境的大型浮雕长卷,游人能直观地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果。

整个广场以“凤凰涅磐”为主题。

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讲“凤凰涅磐”的故事。

相传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就要背负起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灿烂终结而换取人世的祥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才能获得更为美丽与美好的重生。

凤凰涅磐一般意寓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屈原广场旨在表达屈原精神和人格的升华,由入口的“雏凤”到屈原祠前的“涅磐”,是屈原人生历程的再现,也寓意秭归县城在移民搬迁中由沉寂走向了大立。

在这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不久的将来,大家将可在此广场上观赏到一场名为“大唐端午祭”的大型室外表演。

主广场旁的副广场是供游客休憩所用,广场旁边安放的屈原大夫与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的头像并排而立,皆因1953年在赫尔辛基,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此四人并举颁布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