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为止,已经学了一个学期的翻译基础。
虽说未涉及汉译英的学习,但从过去这一学期对英译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我深知翻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对我来说,学好翻译这门课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任重而道远。
在未上翻译课之前,每每听人提及翻译,以为就只是单纯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谁知经过一个学期的翻译课学习,才知道自己竟是大错特错了。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及其语言六大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人际功能、审美功能、元语言功能),我国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三大翻译标准等,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翻译。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除了要遵循翻译的两大原则(忠实、通顺)外,还要注意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等翻译技巧的运用。
否则,翻译时,容易出现“翻译腔”。
如;And so you shall be my darling----when l tell you! 译文一:当我告诉你的时候——我的宝贝,你会知道的。
译文二:那你等着吧——等到我告诉了你,你就懂得了!这两种翻译中,第一种机械地模仿原文,不知变通,是典型的“翻译腔”。
而第二种摆脱了原文的结构束缚,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此外,对一些翻译技巧(如:词类转换法、重复法、正反反正翻译法、抽象与具体转换法、抽词拆译法、增词语省略法、物称人称转化法、形合意合转换法、视点转换法等)的学习及反复练习,也让我在学习的同时发现并总结出一些翻译时常出现的问题。
如:的、地、得的正确使用(美丽的太阳花、吃力地行走、高兴得手舞足蹈);量词的正确使用(一只小熊、一头大熊、一个熊妈妈);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句子的停顿);“so·····that”不能译成“如此·····以至于”可译成“那样·····因此or所以”;“when·····”不能译成“当······时”;人的mate译成“伙伴”,动物的mate译成“配偶”,而人的“配偶”是spouse;“go down the wind”译成顺着风走,“go up the wind”译成逆着风走;定语从句的译法:分片——逐个译出——理解大意——调整语序。
另外,长句的翻译也是一大难点。
像顺序法、分译法、逆序法、综合法等长句翻译方法都可用于翻译中,才能译出更好的译文。
与汉语习惯不同,在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通常用同义词、近义词代替前文出现过的词。
同时,英语中通常用大量的连词,是句子更紧凑,而汉语恰恰相反。
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将关联词“和、所以、因此、而且····”翻译出来。
我深知自己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时也比较吃力,但我不会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我会加倍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翻译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