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部署................................................ 2...3.1 主要工程量............................................... 2...3.2 机械准备................................................. 3...3.3 劳动力配置............................................... 3...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4.1 碎石土垫层施工试验段...................................... 4..4.2 碎石土垫层施工........................................... 4...4.3 碎石土施工注意事项........................................ 9..第五章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 1..05.1 质量目标1..0.5.2 质量保证体系1..0.5.3 质量管理措施1..1.5.4 碎石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第六章安全管理措施1..3.6.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1.3.6.2 合理布置安全标志......................................... 1.4.6.3 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1.4.第七章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1..67.1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6 7.2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7.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顶碎石土垫层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 8.国家颁布的其他现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9.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范围上海通用大道(凤杨大道~通用园区北路)软基处理工程中,部分路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无法满足城镇道路路基施工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设计采用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对其路段进行软基处理,并在成型后的水泥土搅拌桩顶路面分层铺设50cm 厚级配碎石土垫层,要求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4cm/s,最大碎石粒径不大于3cm。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内的道路工程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武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其中的上海通用大道(凤杨大道~通用园区北路)路部分基段存在特殊岩土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对路基填方的稳定和沉降有很大影响,设计采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对其进行软基处理,以提高整体地基承载力。
采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的路段,需在搅拌桩顶路面分层铺设50cm 厚级配碎石土垫层,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4cm/s,最大碎石粒径不大于3cm,压实度不低于94%,并在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顶与桩顶以上30cm 各铺设一层三向土工格栅。
碎石与土的配比为6:4(重量比),碾压遍数和其他各项工艺参数应由现场试验段确定。
部分路基填挖交界处,应对挖方区路槽下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超挖,用碎石土回填碾压,并设置三向土工格栅,待填、挖区域高度统一后,再进行以上路基的填筑。
第三章施工部署3.1 主要工程量本工程各道路软基处理路段的桩顶级配碎石土施工,主要工程量如下表3-1 所示:表3-1 主要工程量表3.2 机械准备根据现有允许施工工作面及工期安排,配备以下主要机械设备:表3-2 主要机械数量表3.3 劳动力配置本工程的碎石土垫层施工由路基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
拟投入的主要劳动力配置如下表3-3 所示。
表3-3 劳动力数量表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 碎石土垫层施工试验段4.1.1试验段的选择道路工程正式施工前需选取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碎石土垫层试验段施工。
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初步拟定道路工程施工试验段长度为100m。
4.1.2 试验段施工应包括的内容1.填料试验、检验报告等;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碎石土的最佳配合比、最佳含水量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及工艺;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等。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及时与技术人员商定有关结果。
铺筑结束后,项目工程部和技术部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作为大面积、规范化施工的依据。
4.2 碎石土垫层施工在水泥土搅拌桩未达到28 天强度时,不得在桩顶上大量堆载或让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在其上面行驶以防使桩产生断桩等质量问题。
碎石土垫层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填筑前的准备工作(桩顶表层处理)→铺设土工格栅→碎石土填筑→碾压→铺设土工格栅→碎石土填筑→碾压→至路床顶面→检测验收→进入下道工序1.测量放样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路基断面设计图或路基设计表进行放样,放样内容包括路线中心线(中线桩处标定填挖高度)、路线边线的位置(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放出边坡的位置桩)、布设各断面高程控制桩、移桩移点(遇到在施工中难以保存的桩位,应沿横断面方向将桩点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平曲线和竖曲线桩应在道路中线桩边桩的测设中完成,并标出设计高程。
测量作业前、后均应采用不同数据采集人互相核对的方法,分别核对从图纸上所采集的数据、实测数据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并应据以判定测量成果的有效性。
2.填筑前的准备工作(1)碎石土的拌合本工程的碎石土含泥量不得大于30%,碎石土采用外购粘土运至现场。
由于道路宽度及红线的限制,现场道路红线外无拌合场地,因此利用施工完成的路基作为拌合场地,采用推土机挖机相结合进行碎石土拌合。
在场地内,一台挖机进行碎石加料,一台挖机进行粘土加料,在拌合场由一台挖机和一台推土机组合拌料,拌合均匀后集中堆放。
我部实验室做了4 组级配碎石与土的重量配比(分别为7:3、6:4、5:5 和4:6),向设计和监理单位申报后,确定以6:4 作为施工配比,根据实验室提供的碎石和土的各项参数指标,换算成体积比后,碎石和土的配比为1:1。
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集料中的有机质含量≤2%,集料中硫酸盐含量≤0.25%,颗粒级配组成如下表4-1。
表4-1 碎石土级配表2)碎石土的运输拌成的级配碎石土应及时运送到铺筑施工现场。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保证碎石土在碾压时,处于最佳含水量。
(3)桩顶表层处理在桩顶路面铺设土工格栅前,先清除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桩顶的松散水泥渣以及打桩过程中散落的建筑垃圾,然后用15t 级压路机静压一遍,保证桩顶结构层的密实度。
3.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摊铺时,可以沿着与道路中心的平行方向或横向铺设。
相邻格栅间应搭接15cm,然后用专用的高密度聚乙烯绳将重叠部分的格栅穿接在一起。
格栅上摊铺填料前,应将格栅拉直,格栅保持平顺,并用销钉临时固定。
格栅上的砂、石颗粒粒径不大于3cm,砂石应用诸如挖掘机铲斗或带铲斗的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将统渣均匀摊开,在推土碾压时,不要让格栅隆起或卷起。
禁止施工机械直接在格栅上行走,垫层施工过程中不要让格栅隆起或卷起。
禁止长时间曝晒格栅。
4.碎石土填筑碎石土拌合好后,根据测量位置和标高,将拌合料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下层碾压密实的厚度为30cm,初步拟定松铺厚度为35cm,实际松铺厚度可根据试压段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节。
摊铺的碎石土级配分布应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
摊平经下列三个过程:(1)粗平中线位置的用推土机进行粗平,配备5 人挑除超粒径的骨料,推土机至少粗平两次。
(2)复平推土机按测量放线进行复平,并找出路拱横坡度,每侧配备5 人配合推土机整平,对推土机无法碾压的表面或死角,要用人工进行找铺,作到表面无外露骨料,推土机至少排链3 次为妥。
(3)精平在复平完成后进行精平,精平主要由人工带线刮平,刮平后以细料填隙找平坑槽,最后再用推土机排链一次。
5.碎石土碾压精平后即开始碾压,碾压分为三步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1)初压初压采用15T 振动压路机静压方法碾压两遍,碾压速度不超过4km/h,在圆弧段,半径较大处,可采用从底向高处碾压,即从辅道边向中心线碾压。
纵向进退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初压两遍后表面浮石被压平。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2)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采用15t 振动压路机静压三遍,压路机先慢后快,复压时压路机碾压速度不超过5km/h,碾压三遍过后表面轮迹减轻。
(3)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18T 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为三遍,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终压碾压过后表面无轮迹,坚实平整。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