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石知识全集

钻石知识全集

第四节钻石知识1. 钻石知识漫谈1.1 什么是钻石?众所周知,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被人们视作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品种,被誉为“宝石之王”。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

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

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

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

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1.2 钻石为什么这样昂贵?钻石之所以被人类称之为“宝石之王”,并成为最昂贵的宝石品种,除与钻石本身具有魅力的品质有关外,还与钻石矿床的探测、加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钻石固有的内在魅力品质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

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任何其它宝石品种都是不可比拟的。

这样的宝中之宝,稀中之罕,理所应当地成为贵中之最了。

(2)钻石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

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3)钻石矿床探寻艰难,耗资巨大钻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跤就能发现一个钻石矿床。

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

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

(4)金刚石矿床数量少,宝石级金刚石矿床品位低世界金刚石矿床的数量,如果与铁、铜和金矿数量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屈指可数。

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

但这 20%宝石级金刚石的价值却相当于80%工业金刚石的5倍之多。

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

有人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

(5)开采的规模浩大、难度极高钻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

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

开采不当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

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6)钻石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它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

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

就拿世界之最的库利南钻石来说,原石重3106克拉,三个经验丰富、技艺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共耗时8个月,才将它分割成4颗大钻和101颗小钻。

有些世界著名钻石的加工,往往仅设计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1—2年的时间。

(7)到消费者手中,一颗钻石的经历繁多据有人初步统计,一颗钻石,从它的开采、分选、加工、分级、销售,到最后卖到购买者手中,约涉及200多万人,一枚钻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万人心血的结晶,钻石的无比珍贵也就是在其中。

1.3 “金刚钻”一词的由来很多人都知道:金刚石又俗称“金刚钻”。

金刚钻一词的由来如何呢?“金刚”是外来词,随佛教从印度传入。

到了明朝,李时珍研究金刚石时发现,它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于是就称它“金刚钻”。

《本草注》中有云:“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1.4 金刚石究竟有多硬?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摩氏硬度10级的唯一的矿物,所以被誉为“硬度之玉”。

它的抗摩硬度是刚玉的140倍,超过石英的1100倍,因而其无与伦比的硬度可想而知。

应当指出:这里说的金刚石硬度特别大,是指它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强;但它又具有脆性,怕重击,重击或跌撞后将会顺其解理破碎。

因此,佩戴钻石首饰时,应特别注意保护。

1.5 钻石为何被称为"宝石之王"?金刚石是由单一的碳(C)元素在特殊环境下结晶而成的晶体矿物,也是唯一由单元素组成的宝石产物。

宝石级金刚石(即钻石)不仅硬度大(摩氏硬度10级),具有极高的抗磨能力和化学稳定性;光泽强,加工后不易磨损,能持久地闪耀金刚光泽;而且因其折光率大(2.42)、色散强(0.044,在天然无色宝石中是最强的),当钻石被琢磨成几十个小面后,射入钻石的白光,在折射过程中被分散成单色光,显出七色霓虹般光彩,呈现光辉灿烂和晶莹似火的光学效应,这种强烈的色散现象,是钻石最珍贵的特征,是任何其他宝、玉石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它被誉为"宝石之王"。

1.6 有关钻石的误区(1)买钻石为了保值。

错。

钻石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当金条储存的。

买钻饰是为了漂亮,不是为了过两天把它卖了换钱。

0.2克以下的钻石受市场因素影响大,保值功能不强,要保值,还得买克拉数大的钻石。

(2)钻石的璀璨来自其色度。

错。

钻石的璀璨来自其切工。

把几颗钻石放在一起,最亮的那一颗就是切工最好的。

(3)买钻石一定要买VS高净度的。

错。

净度是专业人员在显微镜下,根据钻石内含物的多少确定的。

珠宝店里大多数的钻石都是SI以上,即“肉眼下无瑕疵”。

内含物是钻石形成过程中保留的天然印记,它不会影响钻石的美丽(SI以上的钻石,肉眼根本看不见内含物)和耐久度,反而会使钻石更具特点。

即使是稍次一等的P级钻,把个头换大一点,也可在人前招摇,没有人会追着你用放大镜来确认那颗钻石的净度。

(4) I色度的钻石最漂亮。

错。

色度是在实验室专门照明条件下,由专业人员进行分级。

很难说I色度的钻石就比 J的钻石漂亮,还要看切工、克拉重量和净度。

有些讲究个性的消费者宁愿买带有一点颜色的而克拉重量更大的钻石,因为钻石的天然色泽,在正常照明下很难分辨出。

2. 钻石入门专业知识2.1 钻石的性质成分纯净、结构完美的钻石是没有颜色的,就像冰一样晶莹透亮。

但是由于钻石在生长过程中,往往由于环境的微小变化,常有一些杂质进入钻石内部,或者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辐射造成钻石晶体结构的某种缺陷,从而使钻石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根据颜色,将钻石分为二大系列: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

对于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不像彩色宝石那样以颜色为美,而是以无色为美。

完全无色透明是该系列钻石所追求的一种最完美的境界。

任何浅黄、淡褐、微灰等色调的存在都会降低钻石的价值。

这主要是由于钻石内部含少量的氮造成的。

无色-浅黄色钻石产量最大,是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品种。

彩色系列的钻石也称花色钻石系列,它包括黄色、褐色、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和紫罗兰色等,该系列钻石品种产量很低,市场上非常罕见,主要产在澳大利亚。

它每年只推出极少量的彩钻上市,其中珍贵的品种为粉红色、蓝色、威士忌黄色和绿色,象以前我所讲的世界著名的“希望"钻石就是蓝色的。

彩色钻石价格极其昂贵,在国内市场上还几乎没有见到彩色钻石,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总有一天大家能够一睹彩色钻石的芳容。

钻石具有荧光,部分还可能具有磷光。

就是钻石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能发出强度不同的蓝色可见光,这就是荧光,如果撤去紫外光源,钻石仍能发出可见光,这就是磷光。

不同钻石的荧光在颜色、强弱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成包的钻石在初步鉴定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成包钻石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如果荧光强弱、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就是真钻石,如果颜色强弱均一,则极有可能是钻石的仿制品。

荧光可以提高浅黄系列钻石的颜色级别,因为蓝色加黄色就近于无色了,所以在正规的钻石分级证书中,一般都有荧光级别这一项。

如果钻石能发出比较强的磷光,就像有的夜光手表一样,这种钻石就是我国古代经常说的夜明珠。

钻石具有很高的热导率,在我们日常生活,当用手触摸铁和木制品时,明显感觉铁要比木头凉得多,其实铁和木头的温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铁比木头容易传导热量,钻石在非金属矿物中热导率最高,根据这个性质,人们研究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定钻石的工具,就是大家常说的热导仪,把热导仪的金属探针压在钻石的表面,热导仪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是钻石了。

钻石还有一个比较有趣也是比较重要的性质,就是亲油性。

用钢笔沾一点油性墨水在钻石表面划一道线,然后用放大镜分细观看,可以看到这条线是一条均匀连续的细线,如果不是钻石,看到的将是一条点状的断断续续的细线。

这是因为钻石比较容易粘上油脂。

在钻石开采过程中,就是利用了钻石的亲油性来分选钻石。

具体过程是在传送带上涂一厚层的牛油,将含有钻石的粉碎矿石均匀铺在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终端将牛油刮下来,收集到一个桶里加热,最后沉在底部的就是钻石了。

关于钻石的亲油性,人们认识的还是比较早的。

大家肯定都听过一千零一夜中有关于辛巴达的五次航海历险的故事,其中第五次航海历险辛巴达来到了印度,被一伙强盗抢去了随身所带的所有财产,并将他丢在一个遍地碎石块的深谷里,以为这次死定了。

突然从山谷上端滚落下来一只被剥去皮的肥羊,不多久天上飞来一只巨大的山鹰,抓起肥羊向山谷上端飞去,接着听到谷顶有许多人大声呼叫。

不一会,又一只剥去了皮的肥羊又从山顶滚落,辛巴达好奇地走过去观看,发现羊肉上面粘满了大粒的钻石,再仔细观看周围的山谷,在砾石中间竟散落着大量的巨大钻石,这是一个钻石满地的山谷。

聪明的辛巴达马上明白了,这个山谷人们难以进入,就从谷顶抛下剥去皮的羊肉,在上面粘上钻石后,被觅食的山鹰发现后抓起飞落到山顶,正要享受美味的时候被跟踪而至的采钻人大声咕喝,吓走秃鹰,取得钻石后,再将肉块留给鹰兽。

2.2评价钻石的四个“C”是什么?评价一颗钻石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四个因素,即克拉、洁净度、颜色和切磨。

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重量(Carat),这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在国际首饰行业中,就普遍称之为四“C”。

这四个“C”在评价钻石饰品中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2.1 克拉:即钻石的重量,钻石是以较小的单位克拉(1克拉=0.2克)计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