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
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

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

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

六年级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2)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

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

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基本上还缺乏适时、果断做出决定的能力。

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均处于较低水平。

(3)小学生性格教育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

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

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

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

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

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

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

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

初中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趋势
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性格的发展处于一个缓慢状态,出现一个相对停滞期。

从初二开始,各种性格特征又相继进入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期。

(2)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初中生的性格发展呈现一种剧烈、动荡的状态。

即从原来较和缓、平静逐渐进入高速发展变化的态势。

他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速度和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最不稳定的时期。

初中学生的性格情绪特征是情绪情感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激情在初中生的情绪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他们容易激动,好走极端,情绪表现比较强烈,起伏大,急躁,做事鲁莽。

在行动中常常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在一起,常常不能深思熟虑,沉稳地处理问题。


时激情胜于理智,以情绪来代替理智的思考。

(3)初中学生的性格培育
首先,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的性格形成逐渐由外在因素起较大作用向内在的自觉行动转化。

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

对他们的某些不良习惯要和善地进行指导、帮助。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第三,注重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其良好性格。

对初中生,只靠说教不行,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

第四,要因“材”施教。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

高中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培育
(1)高中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趋势
从高一年级开始各种性格特征仍在继续发展,到高二、高三年级,性格特征发展基本成熟并日趋稳定。

性格的类型基本定型。

(2)高中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高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成熟,其性格的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高中学生已开始形成比较稳固的态度和观念。

他们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形象趋于稳定,要求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需求很强烈。

高中生的情绪、情感特征表现已经基本稳定。

他们出现了主导心境,情感带有一种含蓄特点。

高中生的意志力有了较大提高,能够比较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使其性格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外在的行为方式日趋一致,形成较稳固的行为方式或行为习惯。

(3)高中学生的性格教育
首先要抓紧在高中一年级,做好性格特征成熟前的培养和教育。

其次,对高中生进行性格培育,要从提高其认知水平入手。

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冲突矛盾,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三,由于高中生的性格类型和特征表现已基本定型,要改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

对学生既要讲清道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更要注意理性教育和情绪感染的相互配合,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自身不良性格的需求和动机去调控自身的行为。

另外,性格培育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去进行,要因人而异,把握好关键时机,促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