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5)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分析】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比算方法的关键是:(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例1是不进位的乘法,用解决王老师买一套书“一共要负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常识、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产生一些错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级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基本训练出示算式:51×8、34×2 列竖式计算。

(1)说一说,在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2)教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2、导入新课学过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老师考考没学过的知识你们能不能积极思考,算出正确结果?二、探索发现1、独立尝试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列出算式?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14×12=2、组内交流(1)观察这个算式和原来学过的有什么不同?(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本题结果,说出算法;(3)小组汇报学生一:先算14×2=28,14×10=140 再算140+28=168师:把12个14分成了2个14和10个14.我们要算12个14,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分开算后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了。

学生二:先算4×12=48,10×12=120再算: 120 +48=168(4)教师点拨学生出现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现给大家看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14×12。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在列竖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看了这个竖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8是怎么来的?140是怎么来的?168是怎么来的?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练习十1、3独立做在课本上。

同桌交流,集体评议。

2、练习十 2 、6 板演齐练3、作业本练习十4、5、74、拓展题练习十 8、9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基本训练(竖式计算)44×11 32×12 23×13 12×12 13×222、拓展训练李爷爷家用24个笼子养兔子,每个笼子里有12只兔子,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兔子?【教学反思】《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6)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分析】例2材是教学进位的乘法,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新教材与旧教不同的是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学情分析】生学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乘的顺序和个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

进位乘法,要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

学生在计算时有可能出现相加错误的现象。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1、口算练习(呈现卡片)2、笔算板演(练习十 2)二、导入新授呈现下酸奶的画面,介绍有关酸奶的特点及优点。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48×37。

三、探索发现1、独立尝试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48≈50 37≈40 50×40=2000(盒)2、小组交流:怎样列竖式计算48×37?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小组汇报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教师点拨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四、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1、练习十一 1 2(第一行)扮演齐练2、练习十一 3 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练习十一 2(第二行)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基本练习(竖式计算)15×23 89×23 57×35 25×25 28×312、拓展练习三年级同学植树,共植了25行,每行16棵,共植树树多少棵?【教学反思】《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7)课时《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

【教学分析】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教学。

【学情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在探索中发现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能利用规律直接得出结果。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2、笔算练习32×23 26×76 45×96 54×73板演齐练,集体交流,回顾方法。

3、分组相互出题练习。

(限时5分钟)二、综合练习1、课本50页第3题,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2、连线题 51页第六题3、计算并观察发现 51页第10题引导: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特点?得数中的哪些数会是因数中的哪些数乘出来的?交流发现,认识规律。

应用规律:45×45 65×65 35×35 25×254、应用练习。

课本50—51页的应用题。

学习分析,同桌交流分析方法。

三、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作业本7、8、9四、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笔算42×65 28×74 64×63 78×652、商场里每千克苹果12元,小明的妈妈买了11千克,需要支付多少元钱?【教学反思】《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8)课时《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分析】例3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之后,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解答连乘应用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计算中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分析连乘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会列综合算式。

2、在探索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建立连乘模型,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3、解决连乘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脱式计算,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具准备】口算题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出示例题插图: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再局部观察具体信息。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可能会提出的数学问题,老师适时板书:一共卖了多少钱?)二、探索发现我们一起解决:一共卖了多少钱?1、独立尝试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可以先求出每箱保温壶有多少个,然后用这个数量乘保温壶的单价。

2、组内交流(1)说一说,同位间互相说一说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如何列式。

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决,看哪位同学想的方法多。

3、小组汇报班内交流,列出算式班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分步做,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45×12=540(元)540×5=2700(元);12×5=60(元)60×45=2700(元);可能会用连乘做,板书:12×5×454、教师点拨(1)找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先算了什么,又算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一种算法:45×12=540(元)540×5=2700(元)。

(2)列综合算式,分析分布与综合的异同这位同学和大家列的都不一样,他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12×5×45)。

我们请这位同学上台说一说,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想法。

三、拓展应用,自主解决问题1、做一做。

同桌相互说出分析列式方法。

独立完成,指名不同的方法板演。

2、练习十二 3独立完成,同桌互批。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练习十二 1、2 做在作业本上2、租船方案我来选课本 57页16题五、当堂检测,知识落实1、笔算34×55 27×68 42×73 22×332、学校里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35名学生,这所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