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详细的考研计划安排

超详细的考研计划安排

本人本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总分388分的成绩考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因为当年看了很多好帖,对我帮助很大,就决定如果自己考上了也来写一篇回报大家。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因为一直没把握写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新意,能否对大家有所帮助,至少不要误导大家。

这样沉淀了一年多,期间又陪女朋友经历了一次考研(她最后上的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终于决定试一试。

本贴的初衷是对各个阶段的同学都有用,所以写得比较细,希望不同阶段的同学有选择性的看,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指出探讨。

一、考研时间表:一般7、8月份大纲出,8、9月份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就陆陆续续出了吧(这个没有求证),9月下旬预报名(只针对应届生的),10月中下旬正式网上报名(截止到10月31号),11月中旬现场确认,次年1月20号前后的某个周末初试,3月初出初试成绩,大多数招生单位在3月底至4月中上旬安排复试,之后是调剂,大概到5月份调剂结束,这一年的招生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了,之后就是政审,调档,6月下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二、关于报名:这个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是很是头疼。

关于报什么学校?什么方向?技能型还是科研型?虽然正式报名是在10月份,但是这些问题最好能提前想清楚,否则报名的时候会深受这些问题折磨,打乱复习节奏。

需要一提的是9月下旬有一个预报名,只针对应届生的,为的是照顾应届生使其熟悉报名系统,这个与正式报名是等效的,预报名了正式报名时可直接修改信息。

也可以不预报名,正式报名时再报。

报名时要填的信息很多,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地招生部门和拟报考院校的招生公告,去年陕西就发生过一起几百考生因为没有仔细阅读公告选错报考点最后导致报名无效的事,这是血的教训,一定要引以为戒。

报上名后在截止日期以前可修改报名信息,最好能打印下来,提前多检查几次,不要等最后一天发现问题再去改,因为到时系统往往会很忙,可能会有打不开的情况。

不要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

关于择校,这是一个大话题,详细情况大家可以去看专门的贴子。

我只简章说几句。

考研,最终的复习效果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毅力和学习方法的总和,我认为这三方面等重的。

所以在决定考什么学校之前,先对自己这三个方面作一大致评价,只要这三方面总体上能给自己打一及格分,同时如果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考虑从国内一流院校中选择要报考的学校了。

不要担心自己本科学校不好,因为越是好学校,对实习抓得越严,都没有时间给学生们看书,所以往往考上一流学校的都是那些来自二、三流学校的学生。

好学校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考,我同学中就有320多分考上华西的,310多分考上中山的…最后你会发现上好学校的不是那些考得分高的,而是胆子大的。

毛主席有句话常被引用在这里,叫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重要的是一旦你报了这个学校,你就不要再质疑自己,你就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从此就把自己看成这个学校的人了,这样你就一定能考上。

看到很多基础很好最后考得比较高的同学上的学校并不好,真的是很令人惋惜。

至于考研同时要不要实习,这个问题比较痛苦,我的经验是,如果一门心思想考研的话,还是放弃实习吧,除非你基础超级好,或者精力超级过剩,否则如果不全心全意的去复习,是很难成功的。

考研最忌讳的就是分心和犹豫。

同样奉劝那些还在考研与工作之间摇摆的人,早点儿拿定主意,工作的话就去好好实习,考研的话就放弃实习并至少暂时打消找工作的念头。

如果放弃实习、全身心投入考研的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从8、9月份开始着手复习就完全来得及,完全没必要过早开始复习。

实际上,过早开始复习非但没必要,还可能有负作用。

因为考研就像是场马拉松,是对人体力、耐力、意志的一次巨大的考验,长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到最后只能用一个“熬”字来形容。

在复习伊始,毫无疑问所有人都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状态,但别忘了,如何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最理想的情况应当是:在起始时慢慢进入状态,然后小火慢攻,最后时刻冲刺,在考场上达到状态的最巅峰。

而现实中呢,我们同学往往是这样的:刚一开始又新鲜,又有激情,热火朝天的干,但随着复习的深入,受到的打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没劲儿,到临考前该冲刺的时候已经处于一个“疲”的状态,到考场上也很难有高水平的发挥。

三、关于复习:这个是核心。

考研是一项工程,需要周密的安排。

政治、英语、专业课,以及各学科内部的多门课程之间要齐头并进,力求在考试时水平相当,这样才能避免“木桶效应”的产生。

这就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学习习惯、复习进度等灵活安排并随时调整学习计划。

1、政治不知道今年是不是会改革。

改革是提了好几年了,反正是到去年还没改。

我按没改的说:政治共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外加实事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的两门是重点,亦是难点。

卷面满分是100分,选择和简答题各占50分,其中单选16道,每题一分;多选17道,每题2分;简答共5道,每题10分,其中马哲、政经、毛概、邓三各一题,最后一题是二选一的选做题,第1道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第2道是运用综合知识解答,大概就是这样。

政治最好说,因为我们医学生的专业课出奇得重,留给政治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当时是选择报了一个辅导班,用书、时间进度基本就是跟着辅导班走,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

最后证明效果还不错,虽然发挥得并不理想,还是考了70分,政治来说够用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报了一个辅导班(当然是主流一点儿的),基本就跟着它的思路走,一般不会有问题。

可适当留意其他辅导班的内容,以不干扰思路为准,毕竟波的干涉除了能相互加强以外也能够相互减弱。

同理,书也不要看得太杂。

2、英语先说题型:英语满分同样是100分,第一部分是完形填空,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第二部分是①阅读理解A,共4篇,每篇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②阅读理解B,就是传说中的新题型,近两年新加的,形式比较多,最常考的是从7段话中选择5段填到原文中去使原文完整,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第三部分是翻译,一篇文章中5个划线句子,英译汉,每题2分,共10分;第四部分是写作①小作文,一篇应用文,100字,10分;②大作文,多年来比较固定的形式是根据一幅图或一系列漫画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20分。

英语初试中不考听力,口语及听力测试现在是放在复试中去考查了。

相对于国家线来说,英语是最难的一门了。

因为政治和专业课很少听说有被卡的,而英语则不在少数。

其实英语是有诀窍的,因为英语重头在阅读,而阅读80%(可能夸张了点儿)考得是同意转换。

只要抓住这一点,英语就不难搞定了。

1)首先说词汇,考研英语词汇很多,但核心词汇(与词汇书上的核心词汇不是同一范围,这里是指真正的核心词汇,即无论体裁或领域,每篇阅读里都会出现的考研词汇,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真的是这样)并不多。

所以我并不提倡拿着任何一本词汇本没完没了的啃,效果很差。

我的做法是,多做阅读,把每一篇中影响理解、影响做题的词查出来,摘到本子上,经常复习,每个词就记它在考研英语中考得那个意思用法(每个词词汇书上可能有许多个意思用法,但每种考试通常考到这个词只涉及其中一种,四、六级是这样,考研英语亦是如此。

比如while这个词,四六级只考它作“当…的时候,只要...”这个用法,考研英语中则只考它作“然而”这个用法)。

这样在阅读中记单词非常有效。

2)英语考试的黄金法则就是做真题,考研英语尤其如此。

我的感觉应该是认认真真做上三四遍也不为过。

每做一遍,对出题规律,对出题人思路的把握,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市面上考研真题的书有很多,要选那种有全文翻译、有答案精讲的。

精讲指的是不光说明为什么选这个是对的,还要说明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错在哪里。

做题时也是一样,不要满足于做完题看对了几个,还要看错的为什么错了,对的是不是真会,还是歪打正着了,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知道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多多揣摩出题人出题时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在这儿出道题?为什么这样设置选项?最后力求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随便拿到一篇英文文章,就能看出里面哪些点可以出题,怎么出,怎样设置选项,把你自己当成出题的人。

这样就没有什么能难得倒你了。

不过,话说回来,考研真题毕竟只有这么多(虽然有的书上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真题,但很明显可以感觉到早期的考研英语难度明显较现在偏易,所以通常做近十年的就可以了),如果还没对考研英语有一个基本的印象,上来就做真题,实际上是浪费了弥足珍贵的资源——这些题在做第一遍时候的价值是永远无法再生的。

所以在做真题之前,应当先做一些单项强化训练之类的。

而就像前面说的,考研英语中,阅读是重中之重,所以我的观点是,单项之中只练阅读一项就可以了。

同样,市面上关于阅读的书不胜枚举,我做过几本都觉得很粗劣,题出得完全不讲质量,要么就是机械套用真题的形式而选项设置过于肤浅,要么就是杂乱无章,做完之后完全不得要领。

大家可以多参考各大考研论坛相关的贴子,尽量选择口碑比较好的买。

我推荐一本韩鹏主编的《考研英语专项突破——阅读理解A、B节》,个人感觉出题思路是我做过的所有非真题中与真题最接近的。

还有任丽卿主编的07版的《时文阅读周计划》也很不错,不过后来买了08版,感觉不好,文章选的太晦涩(真题中是题出得讲究,文章不见得有多难),做了几篇就撇了。

关于作文少不了要说上两句。

作文不要急,它不像阅读,(阅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见成效,作文在最后两三个月想起来的时候练练手就足够了。

作文最重要是个框架,有点儿像传说中的模板。

架子搭好了,作文就不是问题了。

这里要提到的两本书都不是最好的,一个是宫东风老师主编的《考研英语写做突破100题》,所有里面的作文都是用的同一个模板。

这本书最主要作用是让人找到自信,知道原来写作文是个力气活儿,同样的架子换几个关键词就行了。

但并不实用,因为它只提供了一个架子,不能满足全国那么多人民的需要。

另一本书是考试虫系列的《万能作文》。

它里面的模板就那么回事儿,但前面分析的几页话说得深入浅出,高屋建瓴。

最后再补充一句,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没必要整套的做,可以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练,到最后一个月成套的做上几套找找感觉就行了。

模拟题的话不要做宫东风那个《最后四套卷》,太难了,不实用。

不过说实话,模拟题我始终没找到好的可以向大家推荐的。

我最终的英语成绩是78分。

3、西医综合西医综合无疑是重头。

总分300分,全选择题,分A、B和X型,分值很乱,但不重要,就不细说了。

下面主要说说怎样复习。

西综主要包括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和外科,06年以后加的诊断,但基本不单独出题,而是在病历分析题中涉及(主要是一些指标),所以诊断是唯一一门不必系统看的专业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