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开放性训练题)
【题型及思维】
简答型:抓问号,有几问,就回答几问。
问什么,答什么。
综合表述型:若无角度,按“写了什么(主要对象)→怎么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什么表达效果”思路来回答,若有
分析角度,按题目要求答。
评价型:针对题目中的评价语,首先要表明你的态度(同意与否),然后根据评论的角度联系原文来具体阐释原由,注意点面结合。
比较型:通读给定的几段诗文,宏观把握其内容和写法,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异同比较。
注意要点全,条理清,层次明。
阅读下列唐诗、宋词、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骄阳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孤桐》王安石)
有人评价这首诗认为诗人是以“孤桐”自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对孤桐形象的理解及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2、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注〗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试就该诗的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谈谈你的理解。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主,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谈谈你对该诗主题的理解。
4、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刘禹锡)
试解释颈联的内容并简析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未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
前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说说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词引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主要抒发什么情感?
7、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夜。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话说?(《丑奴儿近》辛弃疾※博山道中。
效李易安体)
(1)博山道中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2)你认为本词有哪些特色,请简析之。
(每条不超过30字)
8、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意》苏舜钦)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明。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
有人认为末句中的一个“闲”字非常形象地道出了主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请分析之。
1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送友人》李白)
有人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有两种理解,请简要说明。
11、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李白)
你认为这首诗在构思上最大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杜牧)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13、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有人评说“主客移位”是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14、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越调·天净沙》〖元〗无名氏)
作者写“新雁”,不用“一行”而用“一声”,试简析之。
15、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李煜)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认为呢?
16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请分析本曲中数词的特点和作用及本曲写景的顺序。
17、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两年了。
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性格的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请就此句并结合小注,谈谈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
18、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莲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李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失去友人的悲痛和两人跨越国界的真挚友谊,试就其抒情特点作简要分析。
19、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晏殊)
这首词属典型的婉约风格,表达离愁别恨的主题,用以表达这一主题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20-24
20、【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21、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博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请从思想内容上评价这两首诗。
(不低于50字,不超过150字)
22、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⑴白诗的“灯残”和元诗的“残灯”是否都是实写?为什么?
⑵两诗的结句都是景物描写,在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23、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两首词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均写愁情,试分析其表现手法。
⑶两首词内容和技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24、秋词二首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从狂。
⑴两诗都写秋天,但保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⑵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25、观书有感宋·示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写诗也颇有特点。
试就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