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2016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2016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问卷: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

实质上体现了:A、王位继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A 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 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4、“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

”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

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A 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 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C 置三公,事归台阁D 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5、为保证君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B 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C 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D 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6、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A 行省、路、州、县B 诸侯王国与郡、县C 州、郡、县D 道、州、县7、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

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皇帝勤于政事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 明初政事繁多D 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8、十八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9、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1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毅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新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我家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A 张毅B 李新C 王平D 赵洋11、右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12、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 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 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1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挺进大西南 B 百万雄师过长江C千里跃进大别山 D 挥师大西北1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15、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理解不准确的是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的国家利益B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C 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D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16、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A 俄罗斯与中亚 B 日本与朝韩 C 新加坡与东盟 D 印度与东南亚17、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A ②④③①B ③④①②C ②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8、“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内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 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 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D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19、1689 年《权利法案》和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确立责任内阁制B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20、最能体现1787年美国宪法民主性特征的条文是A 三权分立B 总统、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C 共和政体D 议会内的演说、辩论、议事自由21、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指列宁直接领导了A 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 C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D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八七会议B工农武装割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23.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图一列宁图二攻打冬宫第2 / 6页A.没有一战就没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4、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A 朝鲜战争的影响B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C 积极发展海外贸易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25、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A 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B 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 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二、材料题(26小题22分,27小题12分,28小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诏。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6分)(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材料二: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四: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第3 / 6页折点。

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摘自《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2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简述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4分)(4)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材料二以下两则法律条文摘自《民法大全》:“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

(6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

(4分)(3)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试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6分)答案一(50分)1-5 BDDAC 6-10 ABBBC 11-15 ADCCC 16-20 AACBB 21-25 ACBBD二(共50分) 26.(22分)(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