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2 扎根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2.2 扎根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25
方法比知识重要!
至于以感受性认同来达成互动式认同管理 的教会,则常会把「人际互动和肢体生活」视 为是对成员的重点工作。且「感受性认同」这 个副范畴,也有「互动的频率」等7个性质及 其构面范围。采取「互动式」认同管理的教会 组织,若在这7个性质以及其构面范围上,条 件、规划和实行都很好,则会友人数容易持续 增加。
扎根理论应用案例分析
非营利组织的「认同」管理──以基 督教的「细胞小组模式」等教会为例
张 威 2003年12月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与动机
来自专业文献 研究文献中彼此冲突矛盾与暧昧不明之处; 新的问题切入方式;当文献所记载的和我们的经 验相去甚远时;改变文献研究的前提或假设。 来自个人与专业的经验
2
方法比知识重要!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组织的不同
大部份组织管理的研究,是针对企业(即营利 组织)来加以探讨的。 没有利润动机和利润绩效标准,非营利组织的 管理就与企业组织的管理明显不同。 非营利组织有许多的组织特性,是和营利组织 相当不同的,而且,这些差异性都与组织对 「认同的管理」密切相关。
15
方法比知识重要!
教会组织管理的对照表 (扎根理论的进一 步译码 )
译码 信友堂 信友堂 的译码 新生命小组教会 新生命 的译码
1. 周间聚会 大团体的教导 主轴1A 小团体的讨论式、主轴1A 的座位安排 式 源 众多擅长讲道 条件C1 和竞争优势、 的讲员及教师 条件 人才 众多努力投入的 条件C1 小组长志工人才, 以及优秀的细胞 小组人才和教材
22
方法比知识重要!
主范畴:认同管理模式的类型——教导式与互 动式认同管理 「知识性认同很高、感受性认同很低」, 这种性质组合的教会,称为「教导式」认同管 理的教会 ; 「知识性认同很低、感受性认同很高」, 这种性质组合的教会,称为「互动式」认同管 理的教会。 核心范畴(副范畴之一):认同管理模式的构 面——知识性与感受性认同 (认同的组织学习 方式 )
23
方法比知识重要!
像教会这类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认同管理, 可分为二大类型,即「教导式」和「互动式」 的认同管理策略;而各自达成认同的组织学习 方式,分别是「知识性认同」和「感受性认同」 的学习方式。共同的关键在于组织「系统性的 组织学习」的方式。
24
方法比知识重要!
就「知识性认同」与教会管理的成效而言, 以知识性认同来达成教导式认同管理的教会, 常会把「教义的教导」视为是对成员的重点工 作。因此,再将「知识性认同」这个副范畴, 分析出「教导的频率」等 7 个性质及其构面范 围。在这 7 个性质以及其构面上,条件、规划 和实行都很好的教会组织,会友人数容易持续 增加。
以「扎根理论法」对前述的个案报告,进 行具体的译码分析
12
方法比知识重要!
开放性译码(概念化标签)
为了沿续上述个案分析时的现象与诠释的 分离方式,笔者在撰写个案的这个阶段上,则 进一步以扎根理论法,来使用前面同样的参与 观察表。但此时的使用重点,已经不在于组织 活动流程的要点记录,而是事后的分析论述, 主要是包括表3中第3要项的「策略」(或主要 功能),以及第 4 要项的「开放性译码」(或 概念化标签)。
19
方法比知识重要!
笔者进一步再将「知识性认同」这个副范 畴,分析出「教导的频率、讲员人数、教导能 力、学生的知识水准、系统性、一致性、教导 活动的数量」等7个性质,以及其构面范围。
20
方法比知识重要!
知识性认同的性质和构面;及教会管理模 式的成效比较
性质 构面范围 信友堂 圣恩堂
1
2
教导的频率
讲员人数
高--低
多--少
高
多
低
少
3
4 5 6 7
教导能力
学生的知识水准 系统性 一致性 教导活动的数量 (指课程) 会友人数的结果
强--弱
高--低 高--低 高--低 多--少
强
高 高 高 多 ◆成长
弱
低 低 低 少 ◇减少
21
方法比知识重要!
笔者回头比较信友堂和圣恩堂,这二间都 是采取「教义教导式」认同管理策略的教会。 透过上述 7 个性质以及其构面范围的比较,我 们可以说∶信友堂因为其「教导式」认同管理 策略,在这 7 个性质以及其构面范围上,都有 很好的条件、规划和实行,因而会友的人数持 续增加;而另一方面,圣恩堂虽然同样也偏重 「教义教导式」的认同管理策略,但是其条件 不足,教义课程的规划和实行也较不足,因而 会友的人数持续减少。
方法比知识重要!
7
四、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与扎根理论法
个案研究法与比较个案 个案研究的观察方式 -- 参与观察法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个案研究的分析方式 --扎根理论法 (Grounded Theory) :
8
方法比知识重要!
个案研究的方法
依照教会「是否采用细胞小组的模式,以 及会友人数是否持续增加或减少」二方面,来 选择4大类型的基督教教会作为个案研究的对 象,并进行比较分析。
26
方法比知识重要!
不断比较与提问题
不断比较与提问题是译码过程里最主要的 两个分析程序,虽然在不同类型的译码过程里 有不同类型的做法。研究者籍着不断比较与问 问题才能构建出扎根理论里概念的精确性与特 殊性。事实上,文献里常以“不断比较的分析 方法”(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analysis)称呼扎根理论研究法。
5
方法比知识重要!
二、研究目的
初步发展和建构一个「教会组织的认同管 理模式」的理论要素,包括组织认同管理的范 畴、构面、类型,以及有效管理的条件和失败 的因素。
6
方法比知识重要!
三、研究问题
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有哪些重要的异同之处?而 且,我们要从什么样的分析架构,来比较上述二种组 织的异同? 细胞小组教会的模式,在教会聚会的动态流程为何? 而这些流程和设计,是否展现出教会组织的「认同管 理」?而其它模式的教会,其教会聚会的流程和设计, 又展现出什么样的教会组织的「认同管理」? 「教会组织的认同管理」如何处理组织中的「三个层 次」的认同问题──即个人认同和需求、团体认同和组 织认同? 一个「教会组织的认同管理模式」的理论,其初步的 范畴、构面、类型,以及有效管理的条件和失败的因 素为何?
14
主轴译码(典范模型)与选择性译码
笔者先将二个教会的16项要点,「分别」 地界定其彼此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几个分析的 「主轴」及相对应的条件;然后,再在这几个 分析的「主轴」概念范畴之中,选出「一个」 最能代表特定组织的管理特色,最能整合其它 主轴概念的「核心范畴」(core category)(此 即所谓的「选择性译码」的程序)。
方法比知识重要!
10
个案研究的观察方式--参与观察法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参与四大类教会的主要活动,并加以观察、 记录和分析教会组织生活中的认同,包括周间 聚会和做礼拜的聚会活动,建立教会活动的个 案报告。
11
方法比知识重要!
个案研究的分析方式--扎根理论法 (Grounded Theory)
9.经营策略 出色的讲道吸 的成果 引颇多知识性 会友
16
结果R1
出色的互动吸引 颇多感受性会友
结果R1
方法比知识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 (condition)、 这个现象所寄寓的脉络 (context)(也就是这个 现象的一些特定性质),以及在现象中行动者 为了要执行、处理而采用的策略(执行策略基 本上就是一种行动和互动),和采用后的结果, 来帮助我们对于一个范畴(现象)知道的更多, 更准确。 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 畴,但都是与某一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我们了 解这个范畴的,将其称为副范畴 (subcategory)。
3
方法比知识重要!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组织特性对照表
组织的特性 组成要素 营运循环 交换的特性 组织管理的重心 生产面 行销面 竞争优势/生存利基 交换的对称性 组织的效率管理 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CORPS 分 析 模 式 / 要 素的转换管理 认同优势/使命利基 交换的不对称性 组织的认同管理
17
方法比知识重要!
在主轴译码时,我们通过所谓的典范模型 (paradigm model)把副范畴与它们的性质联接 起来。 典范模型: (A)因果条件(多数)-(B)现象 -(C)脉络-(D)中介条件(多数)-(E)行动或 互动策略(多数)-(F)结果(多数)
18
方法比知识重要!
信友堂的译码分析
13
方法比知识重要!
参与观察分析表--示范版:信友堂社青团契(Ⅰ)
步骤 时间 活动 2.做法(摘要) 3.策略(或主 (=现象资料) 要功能) 2. 1)此种ㄇ字形 的座位安排, 表示一种「单 一演讲者 ---- 众 多(被动的) 听 讲 者 」 或 「教导者 ---- 众 多(被动的) 受教者」的互 动关系模式; 2)3)略 方法比知识重要!
28
方法比知识重要!
材料的生产转换制程 意义的改造过程 适应消费者效用 转变消费者效用
人力资源面 财务面 组织结构 组织架构的特性 组织内的生涯阶梯 4
职工和经济利益 消费者的交易收入
志工和观念传递 民众捐献与政府补助
实体化 拟似化 连续性 方 法 比 知 识 重 要 !断裂性
基督教教会的「细胞小组模式」
基督教教会的「细胞小组模式」(Cell Group Church)引发组织变革的风潮,对非营利组织管 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采用「细胞小组模式」的教会,其新信徒增长 的速度非常快。 在这种教会组织管理模式的背后蕴藏了对当代 「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和实务的重大启发, 远远超出了基督教教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