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长沙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空间有限,而且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公共交通(本文仅就公共汽车进行探讨)与其它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人均占用的能源、道路空间资源最少,人均排放的噪声、大气污染量最低,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而,公共交通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最主要的手段。

1长沙市公共交通现状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的省会,全域总面积为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已建成道路总长864.75公里,道路总面积2129.87万平方米。

至2006年4月28日,长沙市区人口208.67万人。

1.1 公共交通运营现状长沙市现有湖南巴士、湖南龙骧巴士、万众公司、嘉年华巴士、众旺公司、凯程巴士、恒通巴士、三叶公司、红光公司等九家从事公交运营服务的公司。

截止到2006年6月,长沙市现有公共汽车2692辆,公交线路9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1645.96公里,设置了1400多个停靠站点。

长沙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见表1-1。

1.2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现状1、长沙市市区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6.8公里,平均每条线路配车数27.5辆。

2、1998年以来长沙市共建港湾式停靠站94个,目前共有以下六条路设有公交专用车道:湘府路、芙蓉南路、岳麓大道、金星大道、万家丽路、东二环桂花路至远大路段。

3、目前长沙市市区共有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25个,占地面积16.8211万平方米,停车泊位数为2276台,虽然进场率达到了73.2%,但是按建设部颁标准综合用地不少于200平方米/标台计算,仅能满足841标台的用地需求,用地缺口37.02万平方米,公共交通站场用地满足率仅为31.24%。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具体见表1-2所示。

表1-2 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统计一览表由表1-2可以看出,在25个停车场中,有产权停车场9个,占总数36%,停车泊位数1211个,停车面积8.919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53.03%;租赁停车场13个,占总数52%,停车泊位数876个,停车面积6.2 868万平方米,占总面积37.37%;其他停车场3个,占总数12%,停车泊位数189个,停车面积1.314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9.6%。

见图1-1。

图1-1 2006年长沙市公交停车场类型构成统计图2 长沙公共交通评价及问题分析2.1 评价方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公共交通企业经济效益受诸多因素影响。

为了对现状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中发现公共交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线网优化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公交企业自我造血功能,促使公共交通更加适应乘客和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公交系统的评价包含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两部分,技术评价是指从公交系统的技术性能方面,分析公交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为公交系统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技术依据,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主要是从网络结构、系统容量、运行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水平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评价。

管理评价则主要从公交系统的运营和以及对公交市场的管理角度定性评价。

下面主要分析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

2.1.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是面向决策的,即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和建设决策服务。

而城市公交系统的技术评价又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因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1、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公交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发展水平;2、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在能反映其各个方面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指标的采用;3、评价指标应能够标定,并具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4、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作适当的调整。

2.1.2 评价指标及结构根据以上这些评价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城市公交系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线网结构、系统容量两大类,共八个指标进行系统评价。

1、线网结构方面从公交线网、场站、车辆、投入力度等方面选取能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规模、发展基础及潜力的指标。

(1)、线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

其值越大,公交的覆盖范围就越广泛,人们采用公交出行就越方便。

(2)、线路重复系数:重复系数指公共交通线路总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

(3)、线路长度: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因线路类型而异。

线路过长则行车准点率较难保证,准点率下降沿线客流不易均匀。

(4)、线路非直线系数:非直线系数定义为乘客实际乘车路程与乘车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

(5)、线路覆盖率:公交线路覆盖率是公交线路服务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交线路覆盖率是反映城市居民乘坐公交方便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6)、车均站场面积:是指每辆标准公交车所拥有的公共交通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修理厂等的综合用地面积。

2、系统容量方面系统容量评价指标主要是用于测算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主要指公共汽车规划拥有量。

含意为标台总数与城市常住人口之比,是反映城市公交客运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建立长沙市公共客运交通评价指标规范体系,如表2-1所示:表2-1 长沙市公交系统技术评价指标规范体系2.2 长沙公共交通现状评价现状长沙城市建设用地沿湘江伸展,东西并驾,城市空间布局松散,主城区位于河东,中心区板块紧密,呈明显的圈层式扩展,外围组团布局零散。

长沙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为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采用主、次中心,片区三级结构,依托一江一圈加楔形绿地的生态结构,沿湘江和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重点向南,向东发展。

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分以下三个层次对长沙公共交通现状进行分析。

1、大环区:西二环以东(含西二环)、京珠高速以西(不含京珠高速)、北二环以南(含北二环)、绕城线以北(不含绕城线);2、中环区:湘江以东、东二环以西(含东二环)、三一大道以南(含三一大道)、南二环以北(含南二环);3、小环区:湘江以东、车站路以西(含车站路)、营盘路/八一路以南(含营盘路/八一路)、劳动路以北(含劳动路)。

根据上面三个层次,对公共交通的现状评价指标的两类指标,即网络结构、系统容量,分别评价如下:2.2.1 线网结构1、线路网密度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中,城市中心区的线路网密度标准为3~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边缘为2~2.5公里/平方公里。

由《2006年长沙市公交网络图》测量得知,大环区线网密度1. 16公里/平方公里,低于符合规范要求。

中环区线网密度3.00公里/平方公里,小环区线网密度4.34公里/平方公里,可见线网覆盖密度不均匀。

长沙城区公交线网密度一览表见表2-2:区域面积(平方公里)线网长度(公里)线路长度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线路重复系数2、线路重复系数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宜在1.25~2. 5之间。

根据《2006年长沙市公交网络图》和表1-1《2006年长沙市公交系统运营现状表》,得出长沙公交线网长度为383.6公里,长沙公交线路总长为1645.96公里,计算得出重复系数约为4.29,大大高于规范要求。

同时根据表2-2,可以发现,小环区的重复系数5.65,明显比大环区的重复系数高,可见公交线路在绕道小环区热线的状况已经相当严重。

3、线路长度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长度宜为8~12km。

据统计,长沙公交线路平均长度为15.4公里,超过规范所要求的8~12公里,而且98条线路中,8~12公里的线路只有23条,合格率仅为23.5%,尤其是902路(非环形线),线路长度达到39.4公里。

线路过长将对公交车的调度和运行时间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困难,其中线路长度居前10位(除环形线)的是902、703、1 68、152、114、801、805、913、912、120路。

长沙公交线路长度前十位表(除环形线)详见表2-3。

4、线路非直线系数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在1.2~1. 3之间为好,最大不宜超过1.4。

而长沙公交线路平均非直线系数为1.61,超过规范要求的1.4,而且长沙的公交线路98条线路中有68条线路超过规范要求,比例高达70.4%,其中非直线系数值前10位(除环形线)的是913、143、902、120、109、112、202、131、302、138路。

其根本原因是很多线路绕行热线揽客。

线路非直线系数过大,不利于提高行车速度,难以缩短行车时间。

线路非直线系数前十位表(除环形线)见表2-4。

非直线系数4.553.382.762.542.472.352.202.021.861.825、线路覆盖率根据长沙市的实际情况,公交线路覆盖率的规范可以引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规定的公交站点覆盖率的标准,以300m 半径计算不宜小于50%。

根据计算,长沙市区域公交线网覆盖一览表,见表2-5所示:表2-5 长沙市区域线网覆盖一览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线网长度(公里)线网密度300m覆盖率站点个数/重复算单位面积站点数大环区272.49316.30 1.1635%796/27922.9中环区41.95126.00 3.0090%307/14677.3小环区14.1461.29 4.34130%150/84610.6注:大中小环区平均每站的重复线路依次为3.51、4.78、5.64条。

从上表的指标来看,结合图2-1《长沙市公交网络图》,长沙市公交线路覆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图2-1 长沙市公交网络图(1)、虽然长沙市建城区300m的覆盖率为52%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大环区,中环区和小环区三区域的线网覆盖是相当的不均匀,大环区的300m线路覆盖率只有25%,线网密度为1.16,单位面积站点数为2.9个。

而小环区的300m线路覆盖率则为130%,线网密度4.34,单位面积站点数高达10.6个,所有的指标都是前者的近3倍,可以发现长沙公交线网在小环区内过于密集,相应的运力分布过于集中,极易造成该区域的交通拥堵。

(2)、其他城市调查结果表明,沿公交车站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居民是愿意乘坐公交车的,超过500m范围的,绝大多数居民选择其它出行方式。

从上表看,一些居民在步行500m左右后才有公交站点,与使居民乘公交车的步行距离控制在300m左右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