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放松疗法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理论知识: 1 肌肉放松模式:肌肉放松练习是由亚克布森开创的,他通过调查发现,当人体肌肉随着压力出现收缩时,焦虑与机体体验到的紧张有关,而通过放松肌肉,焦虑能被剧烈的减轻。
肌肉放松的方法是指导人们先紧张后放松其身体的主要肌肉,并指导人们比较肌肉紧张和放松时不同的感觉。
包括放松20种主要的肌肉群,在1个小时之内,每一种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的方式不同,要坚持每日练习直到人们熟悉他的程序。
详尽但耗时。
可以用来缓解压力、紧张、普通的消除疲劳和焦虑,日常生活中也能用。
这种放松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一起用,例如系统脱敏,果断训练等。
它最主要的原理是先让你感受紧张再让你体验松弛。
没有紧张感你就很难真正体会松弛感,所以先紧张后放松能使你更充分地享受放松的效果。
我们在这里就介绍几种最常用的1、肌肉放松法:A头部放松:用力皱紧眉头,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用力闭紧双眼,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皱起鼻子和脸颊部肌肉,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用舌头抵住上腭,使舌头前部紧张,保持10
秒钟后放松。
B颈部肌肉放松将头用力下弯,努力使下巴抵达胸部,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C脚趾肌肉放松将脚趾慢慢向下弯曲,仿佛用力抓地,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将脚趾慢慢向上弯曲,而脚和脚踝不动,保持紧张10秒钟,然后放松。
2深呼吸技巧: 深呼吸是一种腹式呼吸。
实际上我们在婴幼儿时期用的就是腹式呼吸。
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或观察一下婴幼儿的呼吸,他们在吸气时肚子会鼓胀起来,而呼气时肚子则变平。
这是天然的呼吸方法,但后来不知怎的竟越来越少使用了。
而现在,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当我们过度呼吸时,我们不妨试试这种与生俱来的呼吸方法。
经常这样做深呼吸对身心放松、缓解焦虑大有好处。
具体的做法:A保持坐姿,身体向后靠并挺直,松开束腰的皮带或衣物,将双掌轻轻放在肚脐上,要求五指并拢,掌心向下。
现在,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你的任务是将这个气球充满气。
B先用鼻子慢慢地吸足一口气,直到你感到气球已经全部胀起。
保持这个状态两秒钟。
当你给气球充气时,你应当看到你的手朝离开身体的方向移动。
这一向外的运动可以帮助你检查你是否已将空气送达肺的底部。
现在,再用嘴巴慢慢、轻轻地吐气,观察你的手向靠近身体的方向移动。
反复多做几次,你掌握你在使用腹式呼吸,并能达到腹式呼吸的深度要求。
C我们再学习控制呼吸的速度。
你可以在呼吸时数数,“1,2,3,4……”,你要求自己慢慢地均匀地数数,用四个节拍吸气,再用四个节拍吐气。
如此循环。
每次连续做上四至十分钟甚至更长。
3想象放松方式想象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广阔、宁静、舒缓的画面或场景的想象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这些画面和场景可以是大海、躺在小舟里在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等等。
总之,一切能让心灵平静愉悦的美好场景。
以下为一段想象放松训练的一段引导词: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3、沉思的技巧:
沉思是一种思想的深奥。
沉思可能具有最古老的历史,沉思是在早期的东方宗教信仰中发展起来的。
沉思和祈祷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指向精神的一种修炼与沉淀。
用沉思来调节自己可以增强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识别、管理与控制力。
关注当下是沉思中唯一最重要的概念,佛教将留意当下定义为“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保持活跃的意识”。
留意当下不会导向自我意识的飘逸,只能是对压力和情绪的接纳。
心理的自我调节让人感觉是指向对现实苦恼的摆脱,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的。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反复的思考是会激发一种顿悟,顿悟也是更彻底的摆脱、去执着、去妄念、去烦思,这在佛教修炼里很强调。
各技巧使用过程的差别和利弊
肌肉放松模式的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要求要浑身逐步放松,难度较大。
只是停留在身体放松,没有做到身心放松的地步。
而想象放松时间较短不受地点限制。
深呼吸使用难度低,使用方便,结果也最理想。
沉思难度较高,对于心智还不完全的儿童,使用起来较困难,放松的效果也最不理想。
肌肉放松模式:主要治疗恐惧症及抑郁、失眠、躁狂等病状,也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感。
想象放松模式:主要治疗失眠、焦虑症,缓解身心的压力(适用于临考前的学生),对一些有着重大疾病的患者具有解压的效果(例如癌症患者),运用想象放松可以进行自我催眠沉思放松模式:主要缓解心理压力,对生活进行思考与反思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可以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适当沉思有利于健身。
社工实务分析:
怕花的小女孩——肌肉放松法兼想象放松的案例
一个小女孩,她很害怕花,于是来到我的治疗室,向我寻求治疗。
我告诉她,这实际上是一种病的症状。
这种病叫恐怖性神经症,简称恐怖症。
对付这种病,企图用”这些害怕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类话去克服害怕的情绪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法是接受心理治疗,例如系统性脱敏疗法。
她听了我的话后很高兴,表示愿意接受治疗。
几个月后,小女孩已经自由自在地傍花而走,不再怕了。
在治疗过程中,我先让她进行深部肌肉放松的练习。
开始时,她总是做不到完全放松,但她很认真努力,放学回家后有空就练。
经过二周多的勤练,她终于学会了深部肌肉放松。
然后开始正式治疗,让她安静地躺在躺椅上进行肌肉放松,15-30秒后专心想象她所害怕而程度最轻的情境,例如用手摸纸上或布上的花卉图案。
由于这种想象而出现害怕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象。
再放松15-30秒钟,然后仍想象上述情境。
这样重复两次后,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手持纸花或塑料花。
放松、想象重复两次。
再回到想象第一种情境。
这样交替进行,直到连续两次想象第一种情境不再引起害怕情绪时,放弃第一种情境的想象。
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站在鲜花面前。
重复想象两次,再与第二种情境交替想象,直到这些想象都不再引起害怕情绪为止。
就这样,她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反应逐渐抵消了那些情景引起的害怕情绪。
为了验证疗效如何,我又把她带到隔壁诊室,站在花盆前面,她的恐惧反应比以前减轻了,但还是不敢用手去摸鲜花。
于是我们又开始进行接近实物的练习。
让她坐在离纸或布上的花卉图案五米远的地方,用眼睛看着图案,同时全身肌肉放松,这样多次练习后,待无恐惧体验出现以后,就将距离逐渐缩短,直到用手去触摸也不恐惧为止。
再进行面对纸花和塑料的练习,重复以上步骤。
最后进行接近鲜花的脱敏训练,重复上述由远至近的过程,终于她可以手持鲜花而不感惧怕了。
练习中,虽然她经常感到恐惧难忍,不愿再“自找苦吃”了,但是在我和她母亲的鼓励下,她支持下来了,胜利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几个月的系统脱敏,她的恐怖症治愈了。
她高兴地对我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花是美丽的、可爱的。
”我听着她的诉说,看着她站在鲜花前神态自如、面带微笑的样子,内心感到很大的欣慰。
我们对于案例的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小女孩患上了恐惧症,而她所恐惧的对象便是美丽的鲜花,那么案例中的治疗师也说这并不是简单言语上的劝说就能治好的,那么针对小女孩的病情,治疗师采取了心理上的治疗,并且针对案主进行了肌肉放松的模式,在治疗过程中,穿插了一系列的想象放松法。
当然在想象过程中的进度也很重要,治疗师要适合的区抓住案主的心理,在她想象到很痛苦的时候要立即制止住,防止她过度的想象,危及心灵及身心健康。
随着治疗进度的加深,那么小女孩对花的承受能力渐渐加大,从而消除了恐惧。
组员汪静1021010120 周文秀1021010117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