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事作文公开课教案

记事作文公开课教案

记事作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文章的特点。

2、通过对比,掌握如何写好记事的记叙文。

3、提高学生写记事文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思绪遨游生命历程,它洗涤心灵,让心灵洁白如玉,它重塑人格,让你格外坚强。

题目再现:双休日,你或许会遇到你感动人和事情,请你以这些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中心明确。

③不少于600字。

例文分析:每个人都有过双休日,在双休日里,可能会去玩,可能会去学习,会干自己喜欢的事,而我的双休日是充满孤独的,但在孤独中也感到了快乐。

在双休日里,阳光明媚,太阳公公早早的起床,从东方缓缓的升起,我也不知不觉的从睡梦中姓来,我挣开朦胧的眼睛,去洗了脸,刷了牙,突然感到家里冷清清的,我便叫了一声:妈,爸。

没人回应,我便走进他们的卧室,发现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爸妈出去办点事,下午可能就回来了,桌子上有点钱,你中午买点吃的。

我顿时心里很高兴,想:哈哈,我能出去玩了。

但是后来想了想: ,不能出去,如果爸妈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只好在家呆着了。

在家很闷, 没事做,我环视了一下家了,好乱啊!我的心里不知又有了什么想法。

我走进我的“小天地”,决定先从这里开始,我先把被子叠整齐,书桌上整理好,再用抹布檫得干干净净的,把地扫了,又用拖布拖的很亮,连影子都能看到了。

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我的房间终于被我弄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接下来是客厅,我把客厅里的东西摆放好,用抹布檫的亮亮的,走进去简直像人间仙境一般,看起来很亮,很美。

最后是爸妈的卧室了,走进去一看,哇!真乱,被子都不叠,比我还懒,我把屋里所有的东西弄得很整齐,把地扫的几乎没有一点脏东西。

经多4.5个小时的努力,我们家已经罗源三中 黄幼琛被我弄得漂漂亮亮的了,虽然感觉到很累,但我觉得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高兴,我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这就是我孤独的双休日,在这孤独的双休日里,我感到了快乐,高兴!(学生评议,交流)思路点拔:扫描题目,我们至少能从题目中捕捉到三个主要信息:①时间限制——“双休日”写此文选材的视野极为开阔,家庭内、学校中、社会上的人和事均可以写,但必须是双休日见到的;②内容性质——“使你感动”要求记叙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只有先感动了作者的人和事,才有可能通过文章这一中介去感动读者。

所写事情并非就一定要轰轰烈烈的事,这样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毕竟是很少发生的。

许多小事实质上也含有闪光的东西,只要善于开掘,定有感人之处,同样具有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③文体类别——“记叙文”人和事在文章中唱主角,作者不能在文中大讲道理,写成非驴非马的两不像的“临界文”。

情感启发:生活中,难免会出外散心,尤其是双休日,这时,一次意外的邂逅,一个难忘的场面,一次随意交流……,都可能令你的内心訇然开来,启开你心灵深处的大门,寻声追寻那远逝的岁月,它会令你唏嘘不已,也会让感慨成分,还会让你泪水涟涟,沉默无语……抓住这些触发点,调动你的心理活动,回忆起曾经让人感动的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反复咀嚼、找出使你感动的事物或影响力或震撼力的闪光点;其次,要揭示这些事物之所以能让你感动的原因,也就是要写出在你的经历中被感动的因素;再次,感人的事物或感人的过程或感人的瞬间应着重描绘,突出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

所选内容不一定是伟大壮举、轰轰烈烈,凡人小事,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动人,同样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二、什么叫记事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情,即记叙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

记事的记叙文,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事情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三、写好记事的作文,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选材要精,要选择典型事件,选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典型事件就是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它能以少胜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感受深刻的事来写,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能反映出真情实感。

第二,叙事要清楚具体。

任何事都有起因、发展和结果。

写记事文章,就是按事件的发展规律,把事件交待清楚。

一般要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待清楚,其中起因、经过、结果尤为重要。

写事件,还要抓住一定的线索。

因为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全篇中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抓住了线索,才能确定材料的取舍,突出中心。

第三,要安排好记叙顺序。

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头有尾,有一定次序的。

记叙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所记叙的事情也应当有一定的次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不一定要采用顺叙的方式。

也可采用倒叙,设置悬念,按顺序解悬揭题;还可在行文中进行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第四,详略得当,取材合理,中心突出。

任何一篇记事文都有写作目的——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所以,中心必须明确。

把自己所搜集的素材,进行严格、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就是选材。

在选择好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最有价值,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进行详写,而对其他材料就可心略写,这就是详略的安排。

有鲜艳的红花,也有绿叶的相衬,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达到生动、真实、有趣的效果,同时突出中心。

第五,结构要完整。

所谓完整,一是指事情从起因到结果的完整,二是指文章结构上的完整。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前呼后应”。

四、记事作文写作示例:第一步:粗笔勾勒示例一、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粗步构思】人物——我与后爸事情——我参加高考,后爸接送我主题——发现“亲情”【优化材料】按时间顺序选择“去考场——考场中——出场后”三个点来写。

去考场——后爸主动要求送我考场上——因天下雨了,加之离家又不远,以为后爸不会来了,为下文蓄势。

出场后——后爸竟在雨中等我。

详加描绘,表情亲情。

【具体写作】当我随妈妈一起踏入家门——一个新的、重新组合的家,我怯生生地望着眼前陌生的男人,妈妈说:“孩子,这就是你以后的爸爸,快叫爸爸。

”我噘着嘴,怎么也开不了口,他和蔼地说:“叫叔叔就行了,别再让孩子为难了。

”从此,我在这个叔叔家里生活。

我一天天地长高、长大。

转眼间就要高中毕业了,高考是在那酷暑难耐的夏天。

考试那天早晨,天气出奇地闷热。

吃过早饭,我推着自行车说了声:“妈,叔,我走了!”“萍,今天不是高考吗?天气这么热,别骑车去了,我开车送你,等你考完后,我接你。

怎么样?”“好啊!”我爽快地回答道。

临近考试结束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镇静地答完考卷,透过窗子,欣赏雨景,心里嘀咕着:“下这么大的雨,叔肯定不会来接我了,等雨停了,我可以一路走回家,反正路又不太远。

”考试结束了,我轻松地走出考场,站在屋檐下等雨停,我透过那密密的雨帘,模糊地看到校门口有一辆车,车旁站着一位显得很苍老的人,我的心一颤——是他?有车怎么不坐在车里?站在外面不怕淋湿吗?这么大的雨,伞是无用的。

这时,他显然看到了我,快步地向我走来。

当我回过神,他早已来到我的眼前。

我说:“叔,你怎么不坐在车里?”“我怕你看不见我,也怕你等得着急,所以站在车外,你好找‘目标’嘛!”他幽默地说。

这时,我才发现他比当年苍老多了,憔悴多了。

我哽咽了,像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我不顾周围的一切,扑入他的怀中,叫了一声:“爸爸……”他抚摸着我的头,我幸福地抽泣着。

我知道,我不能再“忍”了,从此以后,我情不自禁地开始叫他爸爸,真诚地、骄傲地。

示例二、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粗步构思】人物——我,爸爸,妈妈,奶奶事情——家人对我明天参加中考的关切。

主题——表现“亲情”【优化材料】扣住“亲情”,从不同角度(方面)选择人物的言行来着笔:奶奶——求来“赐福符”,希望为我带来好运。

爸爸——买来新手表,期待我明天考出好成绩。

妈妈——准备丰盛的饭菜,为我做好后勤保障。

【具体写作】闭上双眼,脑海里浮现出的全都是昨晚的一幕幕……刚到家,我一头扎进书房,捧起书,准备着我“出征”前的最后一击。

这时,奶奶轻轻推开了门,“唯真,来歇一下,奶奶给你个东西。

”我好奇地走了过去,奶奶谨慎地从衬衣口袋中掏出一个红色的荷包:“乖孙女,这是奶奶去庙里给你求来的‘赐福符’,你明天带着!”没等我说完,奶奶使劲捂住我的嘴巴,念道:“罪过,罪过,小丫头,听话,带着。

”我看看奶奶不容抗拒的目光,只好欲言又止,收下了荷包。

奶奶笑着走出了房间,我却叹了口气。

不多一会儿,爸爸也“粉墨登场”,看见我在读书,他慢慢说道:“唯真,爸给你买了个新手表,明天考试好用!我望了一眼不禁叫了出来:“哇,是今年的NIKE新款呀,要200块钱呢!”我立即戴上手表,等着爸爸的“叮咛嘱咐”,谁知,他拍一拍我肩膀:“好好考,乖女儿!”随后便出门去了。

我的表情立即在空气中凝固,脑子里仿佛长出无数个问号:今天怎么啦?爸爸刚走,我就闻到了饭菜香。

妈妈端着大盘子,笑眯眯地走进来:“开饭罗!”我端起碗“扒”起来。

妈妈却拿起纸笔,温和地问道:“宝贝,明天想吃什么,尽管点菜。

”我停下来,看着妈妈,半晌也讲不出一句话……这是人间最伟大的城堡——亲情城,而我就站在城门下,城门上赫然映着几个大字:“真心、真爱、真情。

我这才明白,原来我的名字是这样的来历——唯真。

亲人们,我会同样用真心、真爱、真情来报答你们的。

后记:在奋笔疾书的此时,奶奶的荷包散发着幽香,帮我提神,妈妈的饭菜在不停运动,为我提供着能量,爸爸的手表一刻不停地转动,替我报着时间……(学生比较、评议)第二步:细部刻画示例:初稿:心弦上不逝的风景又是一个柳絮飘飞的季节,到处飞扬着柳絮。

我望着想着,思绪竟也随风飞飘……那一年,我去县中就读,父亲外出,母亲脱不了身,叫弟弟送我。

那天,风很大,弟弟挑着两筐行李,在小路上晃荡,身子很瘦小,看上去很让人可怜。

我跟在后面,听着扁担的吱呀声。

走了一程,弟弟说:“姐,前面就是状元溪,八爷说,叫声状元溪,明年准能考中。

”小弟很兴奋,用渴盼的眼睛看着我。

他放下扁担,理了理乱发说:“姐姐,我帮你叫,我声音大。

”他双手捂起,微微地耸起身子,吸一口凉风。

一个响亮的声音远远地传出,在麦子草坡间穿巡——“姐,你能中,准能中,中——”“姐,你听,有回声了,你听,你听。

”小弟满脸喜色,使我的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远处的回音,有些模糊,我却听得明晰,我知道那是小弟对我的期盼。

“姐,你准能中!”小弟扑闪着眼睛,凝视了我一阵,又挑起了筐赶路。

看着弟弟瘦小的身影,我不禁流了下眼泪。

扑面的柳絮把我从回忆中唤醒,将近中考了,我要认真的学习,抓好每一天。

不管我未来的日子里是否有风有雨,小弟给我的感动,永远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