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全表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全表


0.19 198.
13.9
(大业)
23.55
7.13 0.45
65
81 1
2
公元 618 年~ 唐
907 年
0.93
0.59 594.
37.3
31.10
19.1 1.19
30
44 4
0
公元 907 年~ 五代
960 年
公元 960 年~ 宋
1279 年 公元 1279
元 年~1368 年
0.66 664.
0.92
41 1
30.72
16
0.94 948.
88 8
公元 1368 年~1644 年
0.93
107 10.7

31.10
30
3.7 37
公元 1644 年~1911 年
0.96
103 10.3

32.00
00
5.5 55
(二)古方中几种特殊计量单位 在古方中,除了上述计量单位外,还有方寸匕、钱匕、刀圭等,列举如下供 参考。 1.方寸匕 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 的 2.7ml;其重量,金石药未约为 2g,草木药末约为 1g 左右。 2.钱匕 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力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 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 为度,约为一钱匕的 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株钱边的“五”字为度,约 为一钱匕的 1/4。 3.刀圭 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 1/10。 4.字 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尺度
容量
衡量
年代
朝代
一尺 一尺 一升 一升 一斤 一两 一两 合市 合厘 合市 合毫 合市 合市 合克
尺 米 升 升 两两 数
约公元前 1
0.59
0.19 193.
14.3
世纪~前 221 周
19.91
7.32 0.46
73
37 7
0

约公元前 221 秦
年~前 206 年
约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3 年
0.89
0.39 396. 14.2
27.8
北齐
29.97
0.89
581 年

9
63 3 5
3
0.73
0.21 210.
15.6
北周
24.51
8.02 0.50
53
05 5
6
0.88
0.59 594. 21.3
41.7
(开皇)
29.51
1.34
公元 581 年~
53
44 4 8
6

618 年
0.70
36

420 年
0.73
东晋
24.45
35
南宋
0.29 297. 10.6
20.8
公元 420 年~ 南 南齐 0.73
0.67
24.51 72 2 9
8
589 年

53

0.19 198.
13.9
7.13 0.45

81
2
0.88
北魏
29.51
53
13.0 7.13 0.45
2
公元 386 年~ 北
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我国历代医药书籍中,关于用药计量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其具体 的轻重、多少,往往随着各个朝代的变迁和制度的改革颇有出入,古制大多小于 今制。鉴于读者应用中药时往往会参阅古今文献,在此收录一些有关古今度量衡 对照的研究资料,仅供参考(个别折合数字经复算后略有改动)。
(一)古方度量衡对照表(均为十六进位制)
西汉
0.82
0.34 342.
16.1
27.65
8.26 0.52
95
25 5
3
公元 25 年~ 220 年
东汉
公元 220 年~ 魏
265 年
0.69
0.19 198.
23.04
12
81
13.9
7.13 0.45
0.72
0.20 202.
2
24.12
36
23 3
0.72
西晋
24.12
公元 265 年~
5.铢 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以二十四株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 公斤(kg)=2 市斤=1000g(g)。 1g(g)=1000mg(mg)。 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 斤=16 两=500g(g)。 1 两=10 钱=31.25(g)。 1 钱=10 分=3.125(g)。 1 分=10 厘=0.3125g(g)=312.5mg(mg)。 1 厘=10 毫=0.03125g(g)=31.25mg(mg)。 1 毫=3.125 毫克(mg)。 3.十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 斤=10 两=500g(g)。 1 两=10 钱=50g(g)。 1 钱=10 分=5g(g)。 1 分=10 厘=0.5g(g)=500mg(mg)。 1 厘=10 毫=0.05g(g)=50mg(mg)。 1 毫=5 毫克(mg)。 摘自 赵绍琴 内科精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