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简介
一、发射概况;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
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
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
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

将于10
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

如果遇到气
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
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
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
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

在飞行
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
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二、主要任务;
据了解,“嫦娥二号”是继“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任务后,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

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任务将持续半年。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三、发射过程;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在飞行后的1534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

多名新华社记者先后奔赴远望号测量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地,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嫦娥二号发射的全过程。

镜头1:进入发射倒计时发射前1个多
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群山深处的卫星发射场。

乌云密布的天空
下,高耸的塔架上,一枚乳白色的长征运载
火箭,稳稳托举着2480公斤重的嫦娥二
号,静待发射。

火箭上端,雾气缭绕——第
三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液氧,储存温度是
零下253摄氏度和零下186摄氏度。

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极为严密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被迅速冷凝为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时刻。

离发射塔架500米处的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在常温下不断汽化的液氢和液氧,会使贮箱的压力越来越高,而一粒玉米从一米高处落下产生的能量就能引起爆炸,因此需要一边加注一边泄压。

从发射前负8小时液氢液氧开始加注的那一刻起,两条专用的管路就要不停地把汽化的燃料导入燃烧池烧掉,而燃料的加注也会持续到发射前4分钟。

18时20分许,发射场上空飘起零星小雨,发射场内仍有工作人员在忙碌。

为了确保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从7月起,各大系统就陆续进入发射场,进行产品质量和技术状态的测试,并对推进剂加注、高空作业、高压气体等29项重大危险源的特性及其主要伤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判定风险等级,逐项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

“航天发射是高风险事业,‘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对发射任务造成巨大影
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说。

18
时40分许,发射塔塔架缓缓打开。

这时,雨滴
渐渐变大,很多人开始担心能不能准时发射。

镜头2:火箭点火静谧的山谷间,强烈的灯光
照射着群山环抱着的长征火箭。

人们屏着呼吸,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发射场,期待着那个时刻的
大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有人睁大了眼睛,
娥一号一样,中国探月卫星的再次发射,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8、7……3、2、1,点火!”18时59分57秒,就在指挥员鄢利清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主操作手郝军用力按下红色的点火按钮。

一道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托举着高大的长征三号丙火箭,
刺苍穹。

一声仿佛空气被撕碎的声音瞬间爆发,
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法新社:中国发射了第二颗探月卫星——这是中国朝着实现成为第二个载人登月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