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定与不确定

确定与不确定

《确定与不确定》教学设计
德令哈四中刘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随机)事件。

③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听故事、观察、试验、猜测、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随机)事件,及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根据事件的特点,能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
(随机)事件的类型作出正确判断。

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突破:找准事件的特点,区分事件类型,作出合理决策
教学辅助手段:
PPt课件,黄、白乒乓球若干个,不透明纸盒1个,转盘1个,骰子1枚,硬币1枚,扑克牌一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乒乓球)这是什么?对,乒乓球,它是我国的国球。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总数位于奖牌榜第一名,全国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

那么你认识她们吗?(出示王楠张怡宁照片)她们是乒乓球冠军。

2、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王楠与张怡宁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王楠吗?
像这样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的和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都叫事件。

(通过学生熟悉而又简单的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新课)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确定与不确定》
二、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
(1)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确定的?(1、“冰雕”所处的
环境温度不高于零摄氏度;2、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3、跳高运动员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1、我到天空中摘了一个星星。

2、运动员在操场上掷4公斤的铅球,铅球飞离了地球。

3、建筑工人盖房子首先从房顶开始。


(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不确定的?(1、随意扔出一枚硬币,硬币落地后朝上的面会是什么?一定是”国徽”吗? 2、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一定落在黄色区域吗?3、到医院去注射青霉素药水,医生都要先给你做皮肤试验.极少数人对青霉素药水过敏,大约在一千人里才有一个.医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次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
三、建立数学知识模型(通过上述学生的举例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事情,从而给出三种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必然事件:无需通过实验就能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无需通过实验就能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不确定事件:无法确定在一次实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或随机事件)
回顾情境问题:(试验较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即可回答,但我们要的并不只是学生的答案,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经历了猜测、检验等过程。

因此,在这个环节,一定要留给学生猜测、检验的时间,让学生经历这一数学活动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探究与讨论,形成对随机事件定义的理性认识。


1、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王楠与张怡宁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

<必然事件>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

<不可能事件>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王楠。

<不确定(随机)事件>
2、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甲与乙两名外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

<不可能事件>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

<必然事件>
(3)冠军属于选手甲。

<不确定(随机)事件>
3、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一位中国选手和一位外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选手。

<不确定(随机)事件>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

<不确定(随机)事件>
(通过例子发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随机)事件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知识理解把握本质
(一)说一说:下列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确定(随机)事件?
(1)王教授早晨在操场上用5秒跑了200米;(不可能事件)
(2)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广告。

(不确定事件)
(3)十五的月亮像弯弯的细钩。

(不可能事件)
(4) 1+3>2;(必然事件)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必然事件)
(6)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不确定事件)
(7)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负数。

(不可能事件)
(8)将一粒种子埋在土里,给它阳光和水分,它会长出小苗。

(不确定事件)由此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发生情况就只分为不可能、不确定、必然这三类吗?是
(对于概念的学习,要通过多次感知,不断强化,在初步感知概念后,要通过及时的辨别分析,真正认识概念的本质。

通过第四、五两小题使学生认识到以前所学习的大量的公式、法则等一般来说都是必然事件。


(二)下列成语或俗语反映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
①水中捞月——(不可能事件)
②守株待兔——(不确定事件)
③杞人忧天——(不可能事件)
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事件)
(三)练一练:四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一些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全部相同,且摇匀。

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并说明理由。

(1)从第一个袋子中任意取出1个球,该球是红色的;(不确定事件)
(2)从第二个袋子中任意取出1个球,该球是红色的;(不可能事件)
(3)从第三个袋子中任意取出1个球,该球是红色的;(必然事件)
(4)从第四个袋子中任意取出1个球,该球是红色的;(不确定事件)
五、分组学习,其乐融融
1、(小组竞赛)抛掷一枚骰子,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1)掷的点数为5是(不确定)事件。

(2)掷的点数大于7是(不可能)事件。

(3)掷的点数小于7是(必然)事件。

(通过活动更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摸球游戏:盒子中6个球,3个白球,3个黄球。

⑴摸5个球,有4个白球和1个黄球(不可能)事件。

⑵摸3个球,有2个白球和1个黄球(不确定)事件。

⑶摸4个球至少有1个白球(必然)事件
(学生动手摸球,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身边的事情.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摸球,既能加深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下面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六、交流反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熟练区分三种事件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七、听故事,拓展新知:
相传古代有个王国,由于崇尚迷信,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
写着“生”和“死”的字样,由执法官监督,让犯人当众抽签。

如果抽到“死”字签,则立即处刑;如果抽到“生”字签,则被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应予当场赦免。

有一次,一位正直的大臣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处死一个敢于“犯上”的大臣,为了不让这个囚臣得到半点获赦的机会,与几个心腹密谋,想出了一条狠毒的计策。

问题:
按照法规,抽到“生”或“死”字签能确定吗?国王想出了一条不让这个囚臣得到半点获赦的机会的计策,你知道他想了什么办法吗?那囚臣能使自己死里逃生吗?
八、作业:
1、举出一些不确定(随机)事件的例子。

2、想一想、动一动:
现有4个绿球、4个红球(除颜色外形状大小均一样)和1个不透明的口袋。

请你设计,如何将球放入口袋可使:
⑴任意摸出一球是绿球为不可能事件;
⑵任意摸出两球一个是绿球一个是红球为必然事件。

板书设计:
确定与不确定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确定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不确定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
三种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课后反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