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_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_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财贸研究 2010.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林龙辉1 向洪金2 冯宗宪1(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摘 要: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局部均衡COM P 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影响进出口行业的产出、贸易、收益等经济指标,并利用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实证模拟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贸易和收入的影响。

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价格将大约下降0.93%,而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量将增加2.86%左右,全行业收入大约增加1.83%;而美国纺织行业的产出减少1.9%,全行业收入减少2.2%。

关键词:出口退税;COMPAS模型;贸易效应;产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033-09一、引言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ates)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或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贸易政策。

实施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属于WTO/GTAA所允许的促进出口措施。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刺激政策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从1985年开始正式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长期以来,出口退税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出口创汇 ,但是近年来,随着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政策的使用受到限制,为W TO有关协议所许可的出口退税政策因其较大的灵活性、时效性,近年来成为我国使用最频繁的贸易政策之一。

出口退税政策目标也由单纯的刺激出口转变为控制贸易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收益(裴长洪,2008)。

出口退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进口国行业的产出、贸易流量等经济活动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与预测出口退税收稿日期:2009 10 20作者简介:林龙辉(1971 ),男,福建厦门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

向洪金(1976 ),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后。

冯宗宪(1954 ),男,浙江宁波人,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173012)和西安交通大学 985工程 二期项目(07200701)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拟定的 补贴和反补贴守则 规定,禁止成员国向非农业领域的企业直接提供生产性补贴,但不超过出口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所征收的间接税部分的退税不属于出口补贴。

政策各种经济效应的大小,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出口退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在已有为数不多的文献中,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对出口退税政策对母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但是事实上,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效应不仅包括对本国出口的影响,还会对一些竞争国同类产品的出口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出口退税政策除了具有贸易效应外,还会对进出口国有关行业的产出、价格、收益以及进出口国的福利水平等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近年来发展的局部均衡COM P AS模型,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可能的主要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产出、收益及福利等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模拟。

二、相关文献综述B rander等(1985)是最早从理论上分析出口补贴政策贸易效应的文献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国竞争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出口补贴使本国出口企业出口量增加,但竞争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减少;另外,出口补贴还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使本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增加。

近年来,国外少数学者主要采用计量方法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所得到结论却存在不小的差异。

Chao(2001)首先建立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出口退税的贸易效应,然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5 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来看,出口退税、汇率变动以及进口国的收入等因素对中国的出口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短期内,只有出口退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Ohashi(2005)实证考察了1955 1968年日本出口补贴政策(export subsidy po li c ies)对日本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供给曲线缺乏弹性,日本在此期间的出口补贴政策对日本钢铁行业的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M ah(2006)则研究了日本出口保险(export i n sur ances)制度对日本出口行业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日本出口保险措施虽然可以增加出口企业的利润,但是,对出口流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Chen等(2006)考察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认为出口退税可以增加本国出口企业的产出和利润,但是会减少国外竞争企业的产出与利润;并利用1985 2002年中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的出口贸易及贸易平衡和外汇储备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M ah(2007)利用类似的实证方法考察了韩国出口退税对其出口的影响,发现韩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

国内少数学者最近几年也对我国出口退税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陈平等(2003)运用协整分析等工具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出口盈利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对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刘穷志(2005)在Chao(2001)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出口退税对产出、就业、税收收入以及出口等指标影响的激励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1985 2001年中国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实证发现:在短期内,我国出口退税每增长1%,出口额将增长7.96%。

王根蓓(2006)构建一个古诺竞争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国内税收、出口退税及汇率三种政策对出口企业最优出口量与国内销量的影响,并对这三种政策对出口企业出口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就对企业出口量的影响而言,出口退税政策要优于国内税收与汇率政策。

万莹(2007)利用1985 2003年的数据实证度量了我国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

谢建国等(2008)在一个出口决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并利用1985 2005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退税能够有效尽管直接对本国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即出口补贴(export s ubs i dy)为W TO有关协议所禁止,但是,为了促进本国出口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采用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 ates)、出口保险(export i n s u rance)等为W TO所准许的出口激励措施,而这些措施与出口补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本文不打算对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政策作严格的区分。

从1950年代开始,为了促进出口,日本采取对出口企业提供保险的制度,为出口企业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事故或因政治因素等造成的损失提供赔偿。

促进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长期增长,但是,在不同的行业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并不相同。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现有研究出口退税(补贴)问题的文献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第一,现有(理论或实证的)文献往往局限于出口退税(补贴)政策对母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而忽略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一些竞争对手国同类产品出口的影响,以及出口退税对母国与有关国家产出、就业、收益及社会福利等深层次经济活动的影响;第二,现有文献以实证分析居多,往往忽略了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现有的实证文献往往利用包括不同行业的总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不同行业在行业结构、产品替代性、供需弹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相同的出口退税率在不同行业的经济影响也是不同(Chao(2006)、谢建国等(2008)等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利用总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出现 加总误差 问题;第四,计量分析的实质是一种事后检验,其预测的功能较弱,局部均衡的COMPAS 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而且可以利用有限的数据来评估与预测贸易政策在产业层面的经济效应。

三、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一)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在正式的理论分析之前,本文利用图1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一个直观的比较静态分析。

在图1中,假设有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中一个是出口国,用下标x 表示,另一个是进口国,用下标m 表示。

曲线D 表示进口国对特定产品的总需求,曲线S m 代表进口国对同类产品的供给,S x1表示在没有出口补贴时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S x2表示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后该国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S 1和S 2则分别表示这两种情况下进口国市场上特定产品总供给曲线。

图1 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当出口国没有采取出口补贴政策时,由于进口导致进口国国内市场总供给的增加,进口国市场上产品的总供给曲线从S m 向右移到S 1,均衡价格由最初的P 0下降到P 1,同时市场均衡供给量由最初的OQ 0增加到现在的OQ 1。

现在假设出口国对刺激其出口产品,采取出口退税政策,且单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s 。

1.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产出效应由于出口退税使企业出口利润增加,从而导致出口供给的增加,使出口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 x1向右平移到S x2;进而导致进口国市场总供给增加,使进口国市场上总供给曲线从S 1向右平移到S 2。

再来看出口退税对均衡价格与消费量的影响:由于我们假设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保持不变,出口退税使进口国市场均衡点由原来的E 1下移到E 2,市场均衡价格由P 1下降到P 2。

图1表明,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量由OQ x1增加至OQ x2,出口量净增加了Q x1Q x2,即出口退税政策具有正的贸易效应。

另外,进口国同类产品的供给量则从原来的OQ m1减少到OQ m2,产出净减少了Q m1Q m2。

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对进口国同类产品具有负的产出效应。

2.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从图1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

首先来看出口退税对进出口国生产者福利的影响。

图1表明,出口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后,出口企业不仅出口量增加,而且,生产者剩余也大幅增加。

但是,出口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之后,进口国生产同种产品的生产者剩余要明显小于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之前的生产者剩余,净减少量等于四边形P 1P 2B A 的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