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于12%时,由于系统循环风机的停车,系统风流停
止,热能不能被带走,这些热能反过来又促进了 粉煤粒的化学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增高又促使 煤粉温度的升高,以致煤粉达到自燃的温度。
• 磨煤机入口压力为2.5KPa • 80m高处的粉煤过滤器出口压力为-5.0KPa
压力差
7.5KPa
• 循环风机停后,磨机到过滤器内压力急骤重新分 布 • 粉煤燃烧的火焰速度在压力变化的情况下迅速增 大,使燃烧加剧,燃烧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大于热 传导和热辐射所散失的热量,燃烧就变成了爆炸
• ppt\100_5716.JPG
• ppt\100_5719.JPG
• ▲直接原因
• 冷却器东侧封头密封面和金属石墨缠绕垫片均存 在轻微损伤,封头回装后存在安全隐患;
• ppt\100_5727.JPG
• 气密试验仅做到3.05MPa而没有达到7.9 MPa的正 常工作压力以上即停试压,急于生产匆忙加载工
• 袋式过滤器A发生爆炸后,气体通过放空管回冲进 入袋式过滤器B
• 因粉煤过滤器上的防爆板安装缺陷,即防爆板外 防护网距离小(200mm-300mm)
• ppt\相片261.jpg
• 防爆板未能充分起到防爆作用,爆炸产生的冲击 波受到阻挡不能从防爆洞全部释放出来 • 导致粉煤过滤器B也被炸裂报废。
• 在11:24分确认锅炉风机电机烧坏、明知3#锅炉在 短时间内不可能继续产生蒸汽,但未及时下令停 止后续系统并果断处臵有危险的系统,而是心存 侥幸、犹豫徘徊、坚持生产。直到11点44分公司 调度才下令停车,延误了20分钟。
• ▲事故间接原因
• 4、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
• 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 • 培训、考试评卷走过场。培训试卷相同答案有判 对、有判错的,同样答案给分也不同;试卷中基 本的灭火器使用方法都不知道。气化厂有关操作 人员,根本就不知道煤粉爆炸的基本条件和常识。 职工缺乏煤化学的相关知识。
循环 风机
放空管
粉煤过滤器
O2<8% -6KPa
O2 N2 稀释 风机
6~7KPa 密封 风机 O2
O2<8%
磨煤机
105℃
O2<8% 280~350℃ 2.5KPa
热风炉
N2
• 磨机及粉煤管道中的粉煤(80μm,挥发分≥30%的神
木煤)在温度适宜(煤自热临界温度60~80℃)的情
况下,粉煤粒加速氧化并放出大量的热能。氧大
• 封头密封隐患和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
• (1)生产厂增加检修项目无批准程序,随意性强
• 检修中分厂追加的检修项目,特别是检修中高压 设备没制定质量验收方法
•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1、系统原理 •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 整体。 • 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 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2、人本原理 •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安全为中心,以调动 人的积极性为根本
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一、安全管理理论简介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
• ----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 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 ----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 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 • ----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 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 态的根本环节。
二、两起事故教训
(一) 气化装置粉煤过滤器爆炸事故教训
• 2011.3.29.11:58,某化工公司气化装臵 磨炼系统中粉煤袋式过滤器发生爆炸事故。 • ▲事故的直接原因: • 现场指挥和操作错误,该停车的、该停车 时未及时停车,不该停车时停了车。
11:19锅炉风机跳车,11:24确定已坏 11:30空分降压从45↓30KPa, 氮气量降 (此时应停热风炉、稀释风机、密封风机,而未停)。 11:32磨机热风入口氧升高,11:34停稀释风机。11:37磨机热风入口氧 达9.12。11:40停热风炉。11:41停磨机, 11:44停循环风(不该停, 降温)。 11:53停密封风机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五种关系
• 1、安全与危险并存 • 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 3、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 4、安全与速度互保 • 5、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六项原则
全员、全过程 全方位、全天侯
•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 则 • 2、“四全” 动态管理的原则
• 7、反馈原理 •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 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 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8、整分合原理 •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 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 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 整体是前提,分工是关键
• ▲事故间接原因
• 5、安全管理不到位。 • 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到位,没有从人、机、环、 法、料等方面对煤制粉系统进行过深入的安全隐 患排查

(二) 化工公司氢气爆炸事故
• 2011年4月19日7时43分,某化工公司在甲醇装臵开 车过程中,合成气压缩机防喘振回路冷却器E15301
封头发生了氢气泄漏爆炸事故。
• 1、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 • 化工公司2011.2.4~4.19的75天时间内连续发生
四起事故,三起均是人身事故,未接受事故教训
• 公司各级根本没把中高压设备冷却器的检修当回 事儿。关键设备的关键部位检修及验收无领导组 织或指挥
• ▲间接原因
• 2、生产安全管理粗放,检修质量无关可把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
• ----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 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 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 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 • 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 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 本管理原则
• • ppt\100_5740.JPG ppt\100_5744.JPG
• ▲直接原因
• 检修、质检和验收不负责任,合成气压缩机回路 冷却器封头检修后回装留下了隐患;气密试验不 按规程执行,没达到工作压力即停止,继而又快 速加载工作负荷;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是这起事 故的直接原因。
• ppt\100_5713.JPG
• ▲事故间接原因
• 2、事故应急指挥混乱。
• 二是在错误的时间发挥功能。在空分装臵负荷和 压力骤降、氮气供出量减少的情况下,缺乏对安 全生产系统的正确判断和指挥,未及时下令停止 热风炉和磨机。在磨煤系统中氧含量迅速升高后, 仍按正常的停车程序执行,特别是循环风机停车 过早,导致粉煤系统内的热量不能被带走,引发 自燃和爆炸。
作负荷。
• ▲直接原因
• 当工作系统压力达到6.27 MPa时,冷却器东侧封 头金属石墨垫片被高压工艺气冲坏,冷却器内氢 气高速漏出,氢气与大气混合使局部空间达到4~
72%爆炸范围,氢气在高速漏出时与冷却器法兰及
垫片破损处的金属丝头摩擦产生的火花,点爆氢 气混合体在装臵外的空间爆炸。
• ▲间接原因
• ▲隐患排查---•
3号 2、物的(锅炉)不安全状态 锅炉 2号 锅炉 1号 锅炉
风门
• ★供水不足或断水
• ★给、引风机停电
• ★给、引风机存在故障,会造成锅炉压力下降
(给、引风机在2010.4.5和11.25分别因故障停车)
• ★锅炉风机一对一,不能相互使用
• ▲事故间接原因
• 2、事故应急指挥混乱。有关人员缺乏在事故状态 下正确处臵的经验和能力,对化工装臵缺乏系统 连锁反应观念。 • 一是所有人员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处理锅炉一次风 机的重新启动或恢复上,未注意到蒸汽的减少对 后续的空分系统、磨煤系统及其他系统的连锁反 应带来的危险方面,直至气化厂过滤器爆炸发生。
• 管理动力有三种基本类型
• ----物质动力(奖金等)
• ----精神动力(荣誉或升职等)
• ----信息动力(爱好、好奇心等)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5、弹性原理 • ----因为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 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 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 从而有效地 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 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 • 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
• 3、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 4、重在控制的原则
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 行为、物的不安全状 态的控制 安全设施与主体工 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入使用
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当事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5、“三同时”原则
• 6、“四不放过”原则
安全管理理论 • 导致事故的原理
• ▲事故间接原因
• 1、管理粗放,对主要设备的使用、维护不到位。
• 锅炉给、引风机在2010年4月5日和11月25日分别 因故障停车,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 没有进行系统地安全隐患排查,未采取切实可行 的防范措施确保锅炉供风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 风机备用电机未接线,起不到备用作用。
• 直至2011年3月29日3#锅炉一次风机彻底损坏,锅 炉被迫停止运行,是导致这起事故的起因。
• 1、人的不安全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管理理论 •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 机构、制度等 • 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 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 • 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 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 8个基本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