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硫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物质是( )A.Cu2S B.FeCl2C.FeS D.Al2S3解析:Fe与Cl2化合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
答案:B2.(201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将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一定不会生成沉淀的是( )A.饱和石灰水B.漂白粉溶液C.BaCl2溶液D.Ba(NO3)2溶液解析:SO2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沉淀;Ca(ClO)2溶液中通入SO2会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沉淀;SO2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NO-3在酸性条件下将SO2-3氧化成SO2-4,SO2-4与Ba2+结合成BaSO3沉淀。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解析:A项中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褪色是因为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的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
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答案:B4.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A选项中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C选项中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D选项中结论有酸性,但不能因此说没有漂白性,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漂白石蕊等。
答案:B5.(2012·上海化学)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B.Na2S溶液C.CuSO4溶液D.H2SO3溶液解析:A项,NO-3与H2S反应,相当于稀HNO3氧化S2-,生成单质S沉淀;B项,H2S与S2-反应生成HS-,无沉淀;C项,H2S+CuSO4===CuS↓+H2SO4;D项,H2S与H2SO3反应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B6.(2011·临沂摸底)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BaCl2溶液变浑浊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B Na2S溶液变浑浊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C 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D 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22答案:A7.(2012·吉林省吉林市高中毕业班期末检测)下列反应生成的新化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A.SO3与水B.SO2与水C.SO2与氯水D.SO3与NaOH溶液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难度较小。
SO3与水生成的硫酸比较稳定,A错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不稳定,可以分解,B正确;SO2与氯水可以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的硫酸与盐酸都很稳定,C错误;S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Na2SO4,D错误。
答案:B8.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D.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解析:从信息中可看出NO2在转化过程中既有氧化剂的作用(①中),又有催化剂的作用(整体看)。
答案:BD9.人体摄入二氧化硫浓度太高,会刺激呼吸系统,导致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
关于SO 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SO 2熏蒸的“雪耳”炖不烂,对人体有害B .SO 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 .SO 2气体通入NaOH 溶液一定得到Na 2SO 3D .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SO 2有毒,不能用它熏蒸食物,A 正确;亚硫酸不稳定,B 不正确;过量的SO 2通入NaOH 溶液中生成NaHSO 3,C 不正确;SO 2与BaCl 2不反应,D 不正确。
答案:C10.(2013·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当向蓝色的Cu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成深蓝色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 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蓝色沉淀为Cu(OH)2,深蓝色溶液中所含Cu 2+浓度较大B .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 2SO 4发生复分解反应C .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 .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 2与生成的SO 2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C11.在BaCl 2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 2溶液分盛到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加入硝酸,另一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SO 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 .氯化钡有两性B .两支试管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均是亚硫酸钡C .SO 2有还原性,其水溶液有酸性D .若把SO 2换为CO 2,则两试管中也均有沉淀解析:将BaCl 2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硝酸,再通入SO 2,SO 2被硝酸氧化为SO 2-4,Ba 2++SO 2-4===BaSO 4↓;另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再通入SO 2,先发生反应SO 2+2OH -===SO 2-3+H 2O ,在碱性条件下再发生反应Ba 2++SO 2-3===BaSO 3↓。
综上分析,A 、B 不正确;SO 2能被硝酸氧化证明了它的还原性,与NaOH 溶液反应证明了它的水溶液有酸性,C 正确;CO 2与HNO 3不反应,故滴加了HNO 3的BaCl 2溶液中通入CO 2无沉淀生成,D 错误。
答案:C12.(2011·安庆检测)如图,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BaCl 2溶液的洗气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会产生BaCO 3沉淀B .从导管Z 中出来的气体中无CO 2C .在Z 导管口无红棕色气体出现D .洗气瓶中会产生BaSO 4沉淀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 2和SO 2,铜跟浓硝酸反应生成NO 2,当CO 2和SO 2、NO 2同时通入BaCl 2溶液中,CO 2与BaCl 2不反应,洗气瓶中不会产生BaCO 3沉淀,CO 2从导管Z 中逸出,所以A 、B 错;NO 2与水生成NO 与HNO 3,NO 从Z 导管口逸出遇空气生成的NO 2为红棕色,故C 错;HNO 3会氧化SO 2生成SO 2-4,遇Ba 2+生成BaSO 4沉淀,故D 正确。
答案:D13.(2011·南充模拟)在O 2中灼烧0.44 g 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 2,把这些SO 2全部转化为H 2SO 4,这些H 2SO 4可被20 mL 0.50 mol/L 的NaOH 恰好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8%B .36%C .46%D .53% 解析:根据硫原子守恒列出关系式S ~SO 2~H 2SO 4~2NaOH n (S)=12n (NaOH)=12×0.02 L×0.5 mol/L=5×10-3mol S%=5×10-3 mol×32 g·mol -10.44 g ×100%=36%。
答案:B14.(2011·上海高考)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 +NaHSO 3HO —CH 2—SO 3Na ,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B .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C .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解析:“吊白块”属于钠盐,易溶于水,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答案:B15.(2012·北京房山一模)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作氧化剂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解析:A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表现还原性;C项,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说明Na2S2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项,品红溶液②不褪色说明无二氧化硫,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答案:C二、非选择题16.已知:A~K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D、E、F、H均为气体,其中E、F、H 为无色气体,A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G为黄色粉末(部分产物未给出)。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白色沉淀1:________;白色沉淀2:________。
(2)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 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升高温度,该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若K 为等物质的量的F 与I 反应的产物,将B 与过量的Ba(OH)2混合后加入K ,所得白色沉淀为________。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 为碳,G 为Na 2O 2,有色气体D 只能是NO 2,能与碳反应生成NO 2的B 必是HNO 3,因此E 为CO 2,碳与C 的浓溶液加热也能产生CO 2,则C 必是H 2SO 4,故F 是SO 2,以此可推断框图中的其它物质,H 为O 2,I 为Na 2CO 3,K 为Na 2SO 3或NaHSO 3,它与HNO 3混合后,被HNO 3氧化生成SO 2-4,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为BaSO 4,CO 2与过量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为BaCO 3,若K 为等物质的量的SO 2与Na 2CO 3反应的产物,则SO 2+Na 2CO 3===Na 2SO 3+CO 2,K 为Na 2SO 3,HNO 3与Ba(OH)2(过量)反应生成Ba(NO 3)2,Ba(NO 3)2与Na 2SO 3反应可生成沉淀BaS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