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成为新时代教育要“啃”的硬骨头,控辍保学成为学校不可回避、必须解决好的重点工作。
一、现实情况:目前,我校现有学生1716人,74.1%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我校的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11%。
其中8年级由591人减少为564人,流失人数为27人,巩固率为95.43%。
9年级由入学的556人减少为489人,流失人数为65人,巩固率为87.95%,8年级升入9年级时流失学生达20人,辍学率为0.4%。
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该项工作任重道远。
二、原因分析:经过班主任关于学生失学原因大讨论,归因如下:㈠社会方面: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诱惑,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新毒品,社会闲散人员的游手好闲、不良行为、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受教育的约束保障力量不够,社区对控辍保学的作用几乎为零。
㈡家庭方面:家长经济状况欠佳,以子女上学为负担。
频换工作、频繁搬家,随迁子女因就近入学而频繁流动。
家长教育追求偏低,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能力不够,约束管理不利。
家长法律意识淡漠。
㈢学生方面:理想信念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践行不够;抵御诱惑能力不强,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免疫力”不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获得感不强;适应严格管理能力不强,成长的意志力不强;学校生活幸福感不强。
㈣学校方面:学校感召力不够,课程影响力不够,课堂吸引力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够,管理亲和力不够,活动感染力不够,家校聚合力不够,教育耐久力不够。
三、工作目标本着“办百姓满意教育”的原则,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克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过大的困难,尽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加大学校管理的力度。
尽量增加学校生活的吸引力,增加班级管理的温度,增加学生学习生活的尊严感、存在感和获得感。
不让一个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失学。
四、工作举措㈠改善教育环境,投“三关”控辍1.心里想学生,关心学生的未来成长⑴修师德行师善。
通过师德学习、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引导教师在修为师之德的同时,还要行为师之善。
“师善”表现为:面向全体学生,善待潜力学生,尊重差异、接纳差异,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树立“潜力学生是宝贝”的意识,做到眼善、心善、口善,端正教育态度,热心帮助潜力学生,不离不弃,补救促学。
⑵提高教育境界。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立德树人”的国家标准内化于心,并外显于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对照“国家标准”,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多元成长。
⑶践行阳光管理。
要求干部教师秉持“共沐阳光,共同阳光”的阳光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体现温暖、悦纳、公平、和谐。
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汲取知识。
在关注学生幸福人生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奠基未来。
⑷开展阳光育德。
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特色阳光育德活动。
坚持每日诵读座右铭、班训等内容,让品质内化于心,让铭文常讲成真。
认真对待每月一次的“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广树“阳光少年”榜样,引导潜力学生积极向上。
精心设计每一次富含教育意义的阳光育德活动,以多样的方式,借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每个学生都阳光。
⑸实施多元评价。
本着绿色发展原则,不唯成绩论成长,实施多元评价。
坚持“七彩闪亮,追逐阳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加学校生活的获得感;坚持“和谐互助,牵手共赢”表奖,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学习生活的成就感;坚持“校园吉尼斯”、“校园好声音”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幸福感。
⑹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课程育人目的主渠道,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
我校开发实施阳光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脑、手和健康的发展,让学生的未来多一些选择,让学生的发展多一些可能。
因此阳光课程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一方面,组织人力资源丰富利于学生发展的阳光课程,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阳光社团。
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课权利,收获课程、社团中的成长。
⑺依法控辍保学。
通过业务培训,引领干部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明确相关法律规定,提高干部教师控辍保学工作的认识高度、执行力度,提高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能力。
2.眼里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业现状⑴留意学习状态。
明白“君舟民水”的道理,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善待潜力学生。
用心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把握动态信息。
摸清班级“网络迷”、“手机控”情况,即时开展帮助教育,消除网络、手机的负影响,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厌学消除于萌芽,让辍学防患于未然。
⑵培养牵手习惯。
为学生打造有温度、有效度的“牵手课堂”,帮助潜力学生养成牵手学习习惯。
让他们享受到有过程的学习,收获到看得见的成就,收获到课堂学习的尊严感、存在感,先学乐再乐学,先学会再会学,消除厌学情绪,树立学习自信。
⑶精致作业辅导。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对潜力学生要分层布置作业,个别辅导补救。
课后,根据潜力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坐诊式”个别辅导,通过“望闻问切”帮助学生找准、清除学习障碍,实现每日学习“增值”。
布置作业不能“一刀切”,开设作业“超市”,为潜力学生的布置“处方式”知心作业,让他们愿意选择、量力而行、有效作业。
⑷客观对待成绩。
学习全力以赴,成绩着眼进步。
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学习态度参差不齐,学习成绩势必差强人意。
因此,每次质量检测要客观看待成绩,着眼自我成就增值,用增值衡量进步,用增值看待差距。
质量检测不排序,质量分析找长处。
年部、班级不给学生排序,而要在成绩单上体现增值,明确百分比位置即可。
引导潜力学生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质量,分析得失情况,明确失分原因、得分可能,找准努力方向,征集增值策略,寻求成就突破。
⑸多元评价激励。
学科竞赛、质量检测采取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扬优补短。
除了年部每次的“牵手”颁奖外,各班级、各学科也可“用放大镜找优点,用显微镜看进步”,自主为潜力学生设置多元奖项,帮助他们树立持续学习的信心,激发努力不辍的热情。
⑹做好潜力补救。
每次检测过后,年部根据学情圈定潜力补救人员,确定潜力补救方案,开展有组织、有目的的潜力补救行动。
班科任联合分析确定本班的潜力学生学情,通过转化态度、指导学法、课堂吸引等方面开展“立体”补救,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⑺用好班会时光。
用好班级各种规训时间,提高对潜力学生的关注度。
晨会提出课堂学习要求,夕会就学习情况予以反馈总结,以表扬为主,以引领为重,提出课后学习建议,包括作业、预习等。
用好班会课时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牵手学法指导。
开展赏识教育,激励潜力学生力争上游。
⑻注重家校合作。
家长是学校的“教育合伙人”,家庭教育的力量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
以教育责任赢家长信任,以家校合作求教育合力。
在群里反馈学生日常情况时加设“防火墙”,不谈成绩、不予批评,尊重学生隐私,对潜力学生的反馈和家长私聊沟通。
因学习原因家访或者约谈家长,采取“回避”原则,尽量不让潜力学生参加,以表扬切入话题,以假设进入问题。
3.一切为学生,关怀学生的生活状况⑴帮扶贫困学生。
关怀学生的衣食住行,准确把握学生的家庭状况。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班级递交减免申请,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减免费用、减轻负担,以扶贫减负阻止学生自愿辍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⑵扭转辍学趋向。
保证每个学生都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对潜力学生的“掌控力”,发现他们有厌学表现、有辍学倾向,要迅速反应、及时行动。
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年部、班科任联手进行具有良心善意的规劝、开导,同时通过约谈家长、家访等方式进行干预、扭转,稳定学情。
⑶弥补家教缺失。
把潜力学生视如己出、视为宝贝,以换位思考对待潜力学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用仁爱之心帮助潜力学生,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⑷追求美好生活。
用自己的育子经验、教育经历,帮助潜力学生正确看待成绩与成长,准确对待现在与将来。
引导潜力学生把自己当作是迟开的花苞,花开虽晚未必不妍,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㈡加大管理力度,设“三关”保学1.学校健全制度,把好控辍保学之关⑴加强控辍组织领导。
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履职尽责,每月至少一次专题会议,联手把关,控辍保学。
组长:李庆波副组长:韩夙宋晓丽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全体班主任、学籍专干、家委会会长⑵加强学籍管理工作。
班主任每日上报学生出勤情况,注明缺席原因;年部每周统计学生缺席情况,了解其中学生有无厌学倾向、辍学潜在可能;学籍每月通报各个年部的巩固率,汇总辍学以及有辍学倾向学生的学籍处理结果。
⑶加大年部监管力度。
年部每周汇总学生不稳定情况,说明其中学生有无厌学倾向、辍学潜在可能,以及班主任是否进行保学工作,年部协调劝学情况,形成书面材料。
⑷依法开展控辍保学。
通过家委会传达、通过家长学校课程,宣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提升控辍保学的法律约束。
⑸联手社区控辍保学。
依据《义务教育法》,委托社区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产生辍学意愿的原因,监督义务教育的落实,助力控辍保学。
⑹慎重确认辍学事实。
按照相关规定,学生若缺席一周要在学籍网注明,缺席一个月基本确认辍学。
校务会迅速反应,研究学生控辍保学对策。
一方面要求班主任做好对学生的防厌促学工作,另一方面责成年部做好家长、学生的协调劝学工作。
三周后校务会根据工作情况集体确认辍学事实。
⑺严格履行辍学手续。
各方努力未果,经过学校领导班子研究确认辍学后,授权年部代表学校与家长签署自愿辍学协议。
2.年部协调家校,攻好防辍劝学之关⑴落实防辍工作要求。
建章立制,落实学校控辍保学相关规定,定期排查失学隐患,及时开展补救防辍工作,加强责任担当,在管理中注入更多的仁心善良,落实本年部的控辍保学各项工作。
⑵建立潜力学生档案。
各年部要深度关注本年部的控辍保学工作,用作为减少保学过程中的无奈、无力。
建立防辍目标学生档案,加强对潜力学生的教育管理,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补救。
⑶发挥智囊引领作用。
落实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发现学生有辍学倾向,年部第一时间介入保学工作,协助班主任劝学,组织家长、老师的联席会议,共同劝学、保学。
⑷畅通家校交流渠道。
发挥年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帮助学生回心转意,回归学校生活;帮助班主任出谋划策,减少负面影响;帮助家长规劝促学,增加保学希望;帮助学校积累经验,丰富控辍保学智慧。
⑸落实家委会的约定。
落实家委会工作计划提出的“8个1”约定,寻求来自家委会会长的控辍保学力量。
从家长的角度引领,提升潜力学生家长的教育追求;以家长的方式劝学,提高控辍保学的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