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精准实施控辍保学措施,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控辍保学作为教育脱贫的基本方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主线,以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厌学、贫困、路途远而失学辍学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方针和“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思路,切实落实控辍保学责任,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德育副校长)、XXX(教学副校长)
成员:XXX(教导主任)、XXX(总务主任)、XXX(团支部书记)、各年级把关行政、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明确控辍保学工作的意义,动员和组织学校、家庭、社会和教师、学生、家长、村组干部、派出所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建立组织
制定《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议,分析本校招生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和本校在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控辍保学工作目标和控辍保学重点对象。
第二阶段:排查摸底,建立台账
会同乡镇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对本校招生辖区的适龄儿童少年认真开展核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包括所有本地户籍和常住未取得户籍)底数和入学情况,精准建立0—18周岁基础人口数据台账,完成控辍保学相关表册统计工作,并按要求报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备案。
第三阶段:重点监测,防辍控辍
把每年9月和次年3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核清标注学生去向,规范学籍异动手续,建立学籍异动台账,做好跟踪和建档工作。
加强学生辍学情况监测,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档立
卡贫困户子女等有失学辍学高风险人群作为重点监测对象,班主任、包保教师、包保领导要认真负责地做好监测、报告,准确掌握学生流失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动员和劝返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校长是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第二责任人,教导处主任是具体负责人,各班班主任是本班控辍保学工作直接责任人,全体教师人人有责,建立完善控辍保学学校工作网络:学校校长——年级分管行政——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
各相关责任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扎扎实实地作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每学年3月和9月开展控辍保学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以校团支部为核心,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通过家长微信或QQ群、板报、标语、主题班(团)会、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新颁布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力争宣传到班、到生、到村、到户,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依法维护自身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通过带法回家让学生监护人了解“三法”,督促其履行应尽的义务。
同时结合实际,宣传国家、省、市、县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和依靠科技、知识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法定的也是有用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控辍保学工作的社会氛围。
(三)建立机制,规范程序
1.及时报告。
凡发现学生旷课的,按如下程序逐级报告:
(1)科任教师向班主任报告。
科任教师上课前检查该班学生人数,发现有学生缺课情况的,应及时报告班主任。
(2)班主任告知家长。
对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的学生,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联系,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发现有辍学苗头,应了解其辍学原因、思想动态及家长(或监护人)的意见,并将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建立班级台账。
(3)班主任向学校报告。
如发现学生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第二天,班主任应及时向教导处书面报告;教导处接报告后进行登记,报告分管行政和校长,学校领导及时研究动员返校措施。
2.学校劝返。
学生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第三天,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家访,开展劝返工作。
历次动员工作佐证材料(照片、工作记录、通讯记录等)要存档备检。
3.政府劝返。
学校多次劝返不成功,可暂认定为辍学高风险人员,及时报告县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股)和镇政府,由镇政府履行行政督促复学责任。
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家访,持《限期复学通知书》送达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办理好签收手续,给定该生返校学习的期限。
非本地户籍的应同时向学生户籍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情况,并配合做好劝返工作。
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保证辍学高风险学生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学校稳控。
对经动员返校的学生,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要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适时进行文化课辅导和心理辅导,确保返校学生不再流失。
(四)落实政策,防辍控辍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等政策,把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扶贫控辍重点对象,特别是把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少数民族适龄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帮扶、精准扶贫,切实提坚持优先帮扶、精准扶贫。
加强排查,摸清情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统筹各项帮扶政策,确保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建立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课业帮扶,给予个性化辅导,避免因丧失学习动力而辍学,及时发现辍学苗头,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并及时入户家访,做好劝返工作。
(五)提升质量,文化吸引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不得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或提前结束课程。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牢固树立教师眼中无差生的观念,不歧视学困生,认真做好问题学生帮助和转化,给予更多关心关爱,不强行或变相要求其退、休、转学。
打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班级文
化,增强校园吸引力,使学生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产生眷恋感,让他们快乐成长,有效地防控辍学。
(六)明确目标,兑现奖惩
把控辍保学作为对教师、班级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的重要内容,对完成目标的班级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控辍保学工作不力,造成学生失学辍学的责任人,给予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等“一票否决”。
XX县XX镇XX学校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