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ppt概论
二、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B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NK细胞功能测定
(一)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巨噬细胞胞毒作用测定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测定 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测定 ①中性
粒细胞噬菌试验② 硝基蓝四氮唑③化学发 光试验
(二)T细胞功能测定
免疫学检测技术
纲要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 免疫分子的检测 免疫相关基因的检测 免疫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
免疫细胞及亚群的分离、鉴定与计数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B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NK细胞功能测定
一、免疫细胞及亚群的分离、鉴定与计数
(二)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体系的因素
适宜的抗原抗体浓度和比例 反应时间 电解质 温度 酸碱度
(三)抗原、抗体检测的方法
沉淀反应 凝集反应 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
1.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 眼可见的沉淀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T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结核菌素反应
(三) B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B细胞增殖(转化)试验 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
溶血空斑试验
B
温育
+
浆B
1-3h
绵羊红细胞
+ 补体
B 有丝分裂原
浆
(四) NK细胞功能试验
放射性核素51Cr、125I-UdR释放法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形态学检测 化学发光法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根据比重的不同将血液离心分层
血浆 PBMC
分离液 多形核白细胞
红细胞
取PBMC
单核细胞吸附,未吸 附的为淋巴细胞.
玻璃平皿
免疫细胞数量与功能的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免疫吸附分离法 磁珠分离法(immune magnetic bead,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检测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功能或移植排斥反应时可 应用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具体方法包括放射性核 素释放法、形态学检测法、流式细胞术等,其中放射性 核素释放法较为常用,基本过程是将51Cr 标记靶细胞, 用受检者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与51Cr标记的靶细胞 按一定比例混合,37℃温育后用γ测量仪检测上清液中 51Cr的含量。靶细胞被杀伤的越多,上清中51Cr的含量 越多,由此推算出Tc杀伤活性的高低。
IMB)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尼龙毛分离法 E花环沉降法 抗原肽-MHC分子四聚体技术
免疫吸附分离法: 利用表面标志分离 淋巴细胞亚群
Removal of T cells from marrow graft
Magnetic antibodies Magnet
(三)单核-吞噬细胞分离
体外:Percoll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平皿黏附法分离(阳性分选) 体内:斑蝥敷贴法等
(四)免疫细胞的计数
1. T细胞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 葡萄球菌花环法 微量细胞毒试验
2. B细胞检测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亚群检测
溶 血 空 斑 实 验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onospot assay,ELISPOT)
第二节 免疫分子的检测
抗原抗体的检测 补体的的检测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抗原抗体检测的原理与基本特点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体系的因素 抗原、抗体检测的方法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 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功能的检测 T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 :包括接触性超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等
1.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方法 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MTT法 抗TCRV等位基因片段产物检测法 CFSE标记技术
抗原抗体检测的原理与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可逆性 可见性与带现象 反应的阶段性
可见性与带现象
抗原抗体结合出现可见反应具有一定的量比关系,当两 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抗体分子的两个Fab段分别与两个 抗原决定基结合,相互交叉连接成网格状复合体,形成 肉眼可见的反应物(沉淀物或凝集物) 前带现象(prozone):抗体过剩 后带现象(postzone) :抗原过剩
T细胞功能检测
PHA
TLeabharlann 母ConA增殖
TT T
T细胞毒性试验
形态学测转化率
CTL +
-51Cr 靶
靶细胞溶解, 51Cr释放
测放射活性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放射性核素掺入法
T细胞增殖过程中,胞内DNA、RNA合成增加。 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作为合成 DNA的原料,在淋巴细胞与有丝分裂原培养 终止前8~16小加入,3H-TdR被转化的细胞摄 入。培养结束后,用液体闪烁仪测定细胞内同 位素的相对含量,即代表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 同位素掺入法灵敏,结果客观,重复性好,但 需一定的仪器设备,若操作不规范,结果重复 性受影响,且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危险。
1. 沉淀反应 2. 凝集反应 3. 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 4. 免疫标记技术 5. 蛋白质芯片技术
(一)抗原抗体检测的原理与基本特点
抗原抗体检测的原理 抗原与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出现肉眼可见或借助仪器 可检测的各种现象,如凝集或沉淀。借此可 用已知抗体(或抗原)检测未知抗原(或抗 体),因所采用的抗体常存在于血清中,故 称为血清学反应。
磁珠分离法
利用FCM技术进行细胞分选
抗原肽-MHC分子四聚体技术
/uploadfile/2011/0609/20110609102753764.jpg
MHC抗原肽四聚复合物,作为TCR结合的亲合力配 体,借助亲和素-生物素结合的原理,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 获得高纯度的特异性T细胞克隆,结合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细 胞内效应分子等,用于检测和分离特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