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中药学概述PPT

[课件]中药学概述PPT




几个误区

出产于中国的药
中医医生使用的药物 天然药物
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使用 的药物。粗略地分为植物药、动物药、菌物药、矿 物药以及这些药物的加工品。
诃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 ,利咽开音 ——作为中药

百药之王,补虚 ——作为蒙药、藏药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 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 门学科。 本 草——又称本草学,是我国传统药学的古 代称谓,我国相沿将药学称为本草。 “草药”
中药学概述
第一章 中药学的起源和中药学 的发展
药品的概念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 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 物质。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
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
明确几个概念

中药
中药学 本草
一 、先秦时期
1.中药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古有 “药食同源” 之说。 2.各类药物发现的历史背景:①最早的先民多以植物充饥 →发现植物药;②进入氏族社会,弓箭的发明和使用, 人们较多地接触动物→逐渐了解动物药;③原始社会后 期,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发现了矿物药。
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学知识,是研究当时医药 情况的重要文献,该书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 重要的影响,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 许多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编写体例都是在此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经集注》

成书时间及作者:为南北朝梁时陶弘景所辑。 主要内容:全书七卷,分为序论和各论两部分。各论收药 730种。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药物分为玉 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

文物考古表明,在数
千年的钟鼎文中,已
有“药”字出现。
“藥”
“治病草,从草,乐声。”——《说文解字》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
医师”。
《 周 礼 天 官 冢 宰 》
“ ”聚医 毒师 药掌 以医 供之 医政 事令 。,
— ·

《诗经》中涉及的植
物和动物共300多种
,其中不少是后世本
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代 清代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
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
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 识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 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 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
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
和药物疗法。
学术价值:为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发端。
唐朝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

羊肝治疗夜盲
人胞强壮身体 羊靥治甲状腺
五、宋金元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证类本草》

成书时间及作者:公元1082年。唐慎微著。
主要内容:以《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为基础 ,广泛收录其他文献中的药学资料,收药1558种药 后附列单方3000首。 学术价值:方药兼收,图文并茂 ,首开方药相互印 证的先例。因保存了大量早已亡佚的文献资料,文献 价值极大。

六、明 代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
成书时间及作者:公元1578年。李时珍著。
主要内容:全书52卷,分序例和各论两大部分。 对本草史和中 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载药1892种,按自 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附方11000多首.并有附图1100多幅。
学术价值

该巨著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
药有三品
上品:120种,滋补强壮,延年益 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
中品:120种,治病补虚,兼而有 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
下品:125种,功专去寒热,破积 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 服。
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黄连 治痢
阿胶 止血
人参 补虚
茵陈 退黄
半夏 止呕
学术价值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
《新修本草》

该书公元731年即传
入日本,并广为流传 ——

《 延 喜 式 》
“ 草凡 ”醫 生 皆 讀 蘇 敬 新 修 本
四、隋唐时期
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拾遗》
作者:陈藏器
主要内容:在《新修本草》基础上增补了大量民间药
物 (692种以上)。尤其是按药物功用特点分列为宣、
通、补、泻……等10类。
训诂、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
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该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对世界自然科学
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清 代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拾遗》
成书时间及作者:公元1765年。赵学敏著。
主要内容:10卷,载药921种,较《本章纲目》新增716种 。
学术价值
增收了大量民间药和外来药,对《纲目》进行
学术价值
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
对药材本身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药物的应用及药性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炮炙论》
成书时间及作者:南朝雷敩所著。 主要内容: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药
效,减轻毒、烈之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采薇》

《山海经》载有100
余种动物和植物药,
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
用途。

《五0余种。
二 、秦汉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成书时间:大约为东汉末年,不晚于公元二世纪。
主要内容:各论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
学术价值: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炮制学方面的专著,它标 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
成书时间及作者:成书于公元659年,由苏敬、李勣
等主持编纂 。 主要内容:全书共54卷,收药844种。分药图、 图经 、本草三部分。 学术价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采用了图 文对照的撰写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反映了 当时高度发展的药学成就,对后世的本草具有深刻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