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监控系统1.系统概述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大大提高,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现代建筑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本身的应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已从基本的人身、财产的安全保证,扩大到文件、资料、图纸、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
另外,剧院属于大型社会文化设施,设备繁多、人员庞杂,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多层次、立体化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
2.用户需求分析新桥医院位于沙区中心地带,是集军、地结合的甲级医院。
新桥医院是一家重要的医疗单位。
其特点是人流量大,且流动人员多,设立安全防范系统,对大楼各出入口、大厅、走廊电梯厅、电梯轿箱、停车场等区域进行安全监视。
通过闭路电视,即时摄取像景,传输至安保控制室,进行可选择性显示录像。
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视频图像的采集和形成能在电视墙彩色专业监视器上显示经视频矩阵切换输出的每一路图像。
视频存储能将视频图像存储到硬盘录像机上,录像时间至少达到7天以上(遵循当地公安部要求);对于所记录的图像可以通过时间和地点检索回放。
矩阵控制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应用微处理器技术,可实现安防自动化,即使一名操作人员也可以控制整个CCTV系统,240路视频输入和32路视频输出。
可自定义巡视和成组切换,系统可在单独的监视器上自动执行。
使用视频分配器将接收到的原视频输出到硬盘录像机上,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安全。
报警控制A、移动侦测报警:利用鼠标可以在硬盘录像机上任意一个活动的视频图像上画定任意区域为报警区,当有人侵入该区域时,系统将报警,并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视频报警方案动作。
B、I/O报警:紧急报警按钮发出报警信号可联动硬盘录像机录像并语音提示,并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联动动作、弹出相关界面。
C、具有遮挡功能。
D、当线路被切断及设备等破坏时、出现故障时均可报警提示。
远程图像传输和控制通过电话线(PTSN,ISDN,DDN)或计算机网络(LAN,WAN)可以实现监控系统的联网,将各监控点的多媒体监控主机设置成拨号或网络服务器,远程中心控制室就可以共享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监控点的图像资源,并可设置多个分控。
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控制通过设置在矩阵主机内的报警接口单元,与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实现联动控制。
在监控中心内设置报警控制主机和电脑用于接收用户报警信息,在设定的时间内,对上述区域实行封锁,当有活动目标出现,发出报警,同时联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将相应位置的摄像头切换至该区域,并在监控中心主监视器上进行显示,并予以记录。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结合防盗报警系统贯彻“防盗为主”、“图像核实”的原则,对新桥医院的相关区域及其他重点区域、要害部门进行监控和录像。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升级和扩展,并通过与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属于一卡通系统)和通讯系统联网互动构成完整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中心控制室主机系统采用全矩阵系统,通过矩阵主机及控制键盘可对系统进行编程操作。
系统矩阵应选择模块化结构,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3.系统构成本工程电视监控系统由前端(成像以及相关辅助设备)、后端(控制、显示、记录等设备)、传输(视频、控制、供电电缆和光缆等等)和供电(前端和后端设备的供电)四部分组成,设备选用美国TYCO 全系列电视监控设备。
4.设计方案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在大型公共文化事业项目中的应用尤为广泛,根据新桥医院的功能区域不同,设置不同等级的风险级别,在监控系统设计中依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不同的设计,力求满足应用的需要,以保证新桥医院的财产以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设计原则为对新桥医院内的治安及人员通行状况实施监视,有效地防范各类突发事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查处违规状况;发挥科学管理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技术先进系统充分采用国际先进的监控技术和数字视频技术,设备选型立足于成熟、稳定,同时又要兼顾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使得系统能在稳定运营的同时,保持近期内的领先,且能满足远期发展需要。
●设计合理监控系统的构成力求能做到功能完善,经济合理。
●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键盘指令即可对系统进行操作,也可采用系统软件对系统操作,以电子地图为平台,采用图形界面,形象更直观。
●可靠性高设备选型尽量采用可靠性高、配套性好、应用面广、便于维护的产品,确保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稳定可靠。
●扩展性强在系统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为将来系统扩容提供技术保证。
●经济实用针对新桥医院的实际需要,做到防范和管理相结合,少投入,多成效。
●系统安全可靠系统设有登录、操作、维修等不同级别的口令,具有操作日记和报警记录日记,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设计思路大剧院的安全防范管理遵循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不仅是防入侵、防破坏、防盗窃、防爆炸等,同时还包括电梯轿箱内部安全管理。
该系统对大剧院内的重点防范区域(包括出入口、主通道、电梯轿厢、停车场等重要区域)进行实时图像监视与录像,系统具备图像信号的采集、传输、显示、控制(分配切换)、记录和重放等基本功能。
电视监控系统(硬盘录像主机)可实现大剧院安全防范的综合管理,它可以具备报警显示、记录、打印的功能,并应留有接口,可在用户需要时进行扩充。
考虑到新桥医院的功能化分的具体情况,我们把该院按楼层分为19个监控区域,并在各楼层的中心区域分别设置一台32寸等离子监视器,显示本楼层的监视图象,让各病员家属、工作人员等协助查看本楼层的可疑人员,事件,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
通过分析,我们有发现每个区域的不同部位的风险存在很大区别,所以对于个别重点部位要特殊设计,因此在设计中采用点面结合的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设计指标A.图像质量: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
B.相对4级图像质量信噪比符合如下规定:C.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满足如下要求:D.图像水平清晰度:黑白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不低于560线黑白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不低于560线图像画面的灰度不低于8级系统各路视频信号,在监控器输入端的电平值应为1Vpp±3dB VBS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达到4级以上前端设计在通道、护士站及重要区域,设置室内日夜型半球摄像机;大厅设置室内快球摄像机;在室内停车场区域,设置彩色枪式摄像机;在重点部位,设置一体化枪式摄像机;在各出入口、通道、电梯前室设置固定彩色半球摄像机;在电梯轿箱设置电梯专用摄像机。
具体点位设置如下表:后端设计后端设备由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和记录设备构成。
后端设备的性能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稳健的系统要求后端设备具备良好的可靠性,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成熟的产品,在保证系统的稳定的前提下,也可具备某些先进的特性,以适合将来的发展需要。
在本方案控制设备的设计中,我们采用视频矩阵和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组合作为系统的控制设备的方式,以实现高可靠、高稳定的系统要求。
我们选择了TYCO ADS1024RX240-32型矩阵主机一台、并配有AD2431X64路报警接口单元满足门禁、消防、防盗等系统与矩阵系统通信要求。
显示设备中,我们选用了2台日本日立50PD9550 50寸等离子显示器作为主监视器,与20台TYCO ADTV9021D 19寸专业彩色监视器组成电视墙,进行图像显示。
记录设备中,我们设计为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的记录方式,选用了11台TYCO ADTV6016 16路数字硬盘录像机,并有冗余设计。
存储周期按7天设计。
4.3.3.1 控制设备设计在本方案设计中,我们选用视频矩阵和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组合作为系统的控制设备,以实现高可靠、高稳定的系统要求。
采用视频矩阵和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组合作为系统的控制设备,是大型监控系统常采用的一种做法,这种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灵活,性价高。
视频信号由前端摄像机(包括固定摄像机、云台摄像机和智能快球)送出,经由传输线路(电缆/光缆/微波)传送至中控室,送入视频分配器分成两路,一路进入硬盘录像机录像,另一路进入视频矩阵的视频输入,通过视频矩阵处理后显示在电视墙的监视器上,操作人员通过电视墙上的监视器便可看到前端摄像机的视频。
操作人员通过矩阵的操作键盘,发出视频切换指令,由键盘送至矩阵,经矩阵处理后将指定的前端摄像机的视频显示在电视墙上指定的监视器上。
以方便实施有效的监控。
操作人员通过矩阵的操作键盘,发出云台或快球指令,由键盘送至矩阵,经矩阵处理后送出至控制码处理设备,再由控制码处理设备送出经由传输线路(电缆/光缆/微波)传送至前段可控的前段(包括云台摄像机或快球),可控前段接收到后,进行相应的动作。
操作人员便可通过电视墙上指定的监视器上看到操作的结果。
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操作硬盘录像机,发出云台或快球指令,由硬盘录像机将前端控制信号送至控制码处理设备,再由控制码处理设备送出经由传输线路(电缆/光缆/微波)传送至前段可控的前段(包括云台摄像机或快球),可控前段接收到后,进行相应的动作。
操作人员便可通过硬盘录像机的显示器或监视器上看到操作的结果。
若矩阵和硬盘录像机同时发出云台或快球指令,控制码处理设备通过事先设定的优先级别来判断相应优先级高的控制设备。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风险由矩阵和硬盘录像机分担,任何一种设备故障,系统都能实现整个系统应急使用。
因此这种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
A.系统功能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系统程序化管理功能:系统设置和所有功能均通过系统软件编程实现,通过编程可以完成各种控制参数的设定、用户操作口令的设定,操作优先级别的授权等。
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硬件实施最有效的控制,为操作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灵活性。
控制主机可以对所有分控键盘、现场摄像机、监视器进行编程设定(包括时间、日期、字符、文字名称显示的设定、插入和控制),实现对监控范围内视频图像的单控、组控、群控,并可根据程序的设定完成巡检线路上的连续监视和设定。
手动控制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键盘、鼠标或操作杆完成对任意一台摄像机的控制。
包括对云台的水平转动、垂直移动、镜头的变焦/对焦、光圈等控制。
菜单管理;系统应提供系统设置和维护所必须的菜单管理界面,包括视频输入设置、视频输出设置、操作键盘和操作控制级别设置、系统集成通讯协议及相关软件设置、系统输入/输出设备设置等。
用户编程操作:系统应提供一套完善的配套软件,包括摄像机的选择、监视器的选择、辅助输出设备状态的控制、前端云台控制、系统显示字符、时钟的显示等。
系统逻辑编程:操作员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逻辑编程,自动响应系统内各种状态,辅助输出控制设备状态、视频丢失报警状态、操作员登录、以及系统时钟或其他系统变量等。
图形绘制功能:主控工作站应具有平面图绘制功能软件,并能在平面图上通过图标、颜色区分所控摄像机的分布及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