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临床的有效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临床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将行颅脑手术患者8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
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和实验组则应用保留呼吸麻醉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情况、用药量及清醒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术中气道压及P EI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追加芬太尼次数明显高于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5 min警觉/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今后的颅脑手术患者中。
关键词全身麻醉;颅脑手术;保留呼吸Effectiveness of Breath Retention General Anesthesia For Clinical NeurosurgicalPatientsAbstract Object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piratory reserved for general anesthesia clinical neurosurgical patients. Methods Rows brain surgery 8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brain surgery and routine anesthesia is applied experimental group reservations breathing anesthesia for surgery,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tive conditions, dosage and sober circumstances.Results There were operative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ody movement frequency of intraoperative airway pressure and PEIc0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Experimental group intraoperative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dosage and an additional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umber of fentanyl(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tub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15 min after extubation alertness/seda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brain surgery reserved breathing general anesthesia effect is obvious, it is worth applied to future brain surgery patients.Keywords anesthesia; brain surgery; reservations breathing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86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实验,以其能通过不同麻醉方式的对比分析来阐述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与传统麻醉方式相比的优劣,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86例。
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20例;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56.1±8.5岁, 脑膜瘤11例,脑胶质瘤13例,囊肿3例,垂体肿瘤8例,颅骨成形术7例。
实验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21例;年龄为34~64岁,平均年龄54.2±7.8岁, 脑膜瘤11例,脑胶质瘤13例,囊肿4例,垂体肿瘤8例,颅骨成形术8例。
所有患者所进行的脑颅手术ASA 分级均为Ⅰ~Ⅱ级,并已经排除了术前昏迷及使用镇静药物者。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平均动脉压、心率等临床指标上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基本方法对照组给于常规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实验组则给予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
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按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等顺序给予药物干预。
剂量为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1.0~1.5mg/kg、氯化琥珀胆碱1.5mg/kg;插管完成后接Ohmeda7100型麻醉机控制呼吸,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并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异氟烷浓度维持在1.0MAC左右;术中发生麻醉效果不稳定情况时静注顺阿曲库铵作为补救,剂量为5mg以内。
拔管标准:自主呼吸频率≥16次/min,潮气量>6ml/kg,脱机Sp02>0.92。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追加芬太尼次数及术中体动情况,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
拔管后15 min观测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2],1分为完全清醒,5分为昏睡。
1.4统计学应用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应用P值进行比较。
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颅脑手术的术中时间及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术中气道压及P ET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x±)表1两组行颅脑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情况比较(s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 术中体动次数术中气道压(cm H2O)P ET CO2(mmHg)对照组(43)134±27 0 13.3±3.1 33.5±2.2实验组(43)133±235 0 12.2±2.4 36.6±2.72.2两组患者手术中用药量及清醒情况比较通过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追加芬太尼次数相比较发现,实验组明显高于照组(P<0.05),且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5 min警觉/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见表2。
x±] 表2两组行颅脑手术患者术中用药量及清醒情况比较[(μg/kg·min )s组别(例数)丙伯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芬太尼次数拔管时间(min)15minOAA/S评分对照组(43)61.2±8.2 0.14±0.05 0 12.1±3.9 2.0±1.0实验组(43)70.1±11.8 0.17±0.06 1.5 7.0±3.1 1.0±1.03讨论对于颅脑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选择多以气管插管术为主,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肌松药物,但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表明[3],肌松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易造成体内残留进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不用肌松药物进行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脊柱手术的先例,并且比较成功[4]。
颅脑手术不同于脊柱手术,它对肌松要求不高,因此在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快速气管插管成功后手术全程不用肌松药,既保留了全身麻醉的优点,又可以避免肌松药的残留,可得到患者快速、安全的苏醒这一结果。
而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尝试少用甚至放弃肌松药物进行全身麻醉[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追加芬太尼次数明显高于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5 min警觉/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未施加肌松药物的实验组患者清醒快、呼吸恢复迅速,而使用肌松药的对照组患者因受残余肌松药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呼吸功能至拔管标准。
综上所述,在颅脑手术中应用保留呼吸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麻醉,具有呼吸回复早,拔管时间短等特点,避免了肌松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应用于今后的颅脑手术患者中。
参考文献[1] 黄小彬,黄国勇,刘小青,黄颖,张庆敏,黄中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03(8):475~476. [2] 杨艳.颌面整形外科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J]. 中国医疗美容,2014,03(9):14~15.[3] 叶秀红,唐华东,林玉霜. 单腔和双腔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2014,12(4):2524.[4] 徐林馨,高峰. 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应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48例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3):127~128.[5] 章洪院. 颅脑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