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鸡热应激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应激对鸡采食量、生产性能、内分泌及免疫机能的影响,并阐述了相关调控措施。
关键词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01-02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于1936年提出“应激”一词。
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
应的总和。
应激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应激源所造成的危害,使其本身能够在不适的环境中继续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机体最终能否适应这一不良刺激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温度的高或低、变化幅度等)与机体的生理状况。
热应激是养鸡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对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及鸡在热应激下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
1 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1.1 热应激对鸡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使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
蛋鸡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将体内的营养贮备转化为能量来克服应激因素。
由于体内营养物质和贮备从产蛋这种具有经济意义的性状转向于维持生存急需的基本功能,因此导致蛋鸡生产性能下降。
valencia报道,温度从18.3℃升至35.0℃,产蛋率从81.3%降至
46.6%。
产蛋率下降的同时,蛋重下降。
热应激使鸡的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时机体抑制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维持静止能量代谢的能量降低,导致鸡的采食量降低。
顾宪红(1995)研究表明,在35℃时,试验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
显著。
但李荣文(1990)研究发现,在32.5℃时肉鸡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
1.2 热应激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1)热应激使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循环系统的容积增加,加上鸡的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造成血液浓度降低,水分含量升高。
据vo(1978)等人报道,随着舍温升高,鸡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饲养于人工热季中的青年鸡比饲养于自然冬季的鸡这3项指标分别降低了12.3%、12.1%和15.9%,温度升高使血清蛋白含量降低。
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热应激过程中血清蛋白的含量在第5天时比正常值降低了20.83%,第10天时降低了37.50%。
(2)热应激对鸡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温热应激使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got)升高,陈忠等报道,随着温度升高,热应激时间
过长,血清中got明显升高;热应激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报道不一,大多认为有所升高。
赵宗胜等报道,热应激时gpt 值都高于记载的正常值,但刘春燕等报道,gpt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热应激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影响的报道也不一致。
赵健荣等报道,急性热应激时,蛋鸡血液中ldh活性比对照组有
显著(p0.05),所以高温热应激对ldh活性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1.3 热应激对内分泌的影响
热应激对内分泌的影响集中于对血浆t3 、t4、肾上腺和生殖激素的研究。
姜礼胜等认为,32℃ 16h aa肉鸡血浆t3水平下降,t4水平升高,说明机体在高温条件下为减少产热而降低代谢率,对t3需要量减少,t4转化为t3的速率降低,此时的生理调节是有效的。
在急性热应激时,鸡肾上腺重量高于舍温适中的对照组,傅玲玉等经测定发现急性热应激时血浆皮质激素含量逐渐下降,但到一定时间又回升并升高。
高温刺激会使鸡血浆中生殖激素浓度降低,使育成母鸡开产前血浆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
傅玲玉等测定发现持续高温会使母鸡血浆中雌二醇含量下降63.5%(p<0.01)。
1.4 热应激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热应激不仅导致免疫抑制,降低疫苗保护作用,而且还使免疫器官(主要是法氏囊)本身发生变化,造成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 热应激的调控措施
2.1 加强鸡舍物理降温
2.1.1 加强鸡舍隔热性能。
用石灰浆(生石灰放入缸内加水溶解成糊状,再加0.5% nacl,3%土面粉搅拌均匀)沿鸡舍舍顶及外壁均匀喷涂,可明显降低舍温,减轻热应激。
2.1.2 搭设鸡舍遮荫棚。
虽然遮阳一般并不能够降低环境温度,但
它却能够通过阻拦太阳辐射来减轻鸡的热负荷。
简易凉棚可减少30%的太阳辐射热,设计合理的凉棚可减少50%的太阳辐射热。
2.1.3 排气降温。
排气降温具有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被普遍应用。
2.2 饮冷水
蒸发散热是热应激期间热量散发的重要途径,鸡饮冷水,可吸收体热,减少散热负荷,提高鸡的采食量和能量利用率。
2.3 改善营养和饲喂技术
调节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
避开中午闷热的时间饲喂,充分利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间。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以每天喂4次为好。
要少喂勤添,防止饲料在饲槽里堆积发酵而酸败变质。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2.4 日粮的营养调控
可饲喂抗热应激功能型饲料,试验表明,饲喂能提高日粮钠、钾水平及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抗热应激功能型饲料效果显著优于普通营养型。
也可以通过添加中草药、电解质抗热应激添加剂来对抗热应激。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电解质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有效缓解鸡热应激,增加产蛋量,且成本较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李绍玉,张敏红,张子仪,等.热应激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15(3):140-144.
[2] 何世山,金小军.高温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9(3):311-314.
[3] 刘铀,林红英,罗东君,等.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9(1):61-64.
[4] 邵莹,潘志英.热应激与喂电解质抗热应激对产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346-350.
[5] 蔡玉根,梁孙仪,罗上鸿,等.家禽热应激缓解物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1994,30(6):50-51.
[6] 李绍玉.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及缓解措施[j].中国家
禽,1998,19(5):13-17.
[7] gray j i,yearson a m. rancidity and warmedover flavour[j].adv.meat rese,1987(3):221.
[8] 刘凤华,谢仲权,孙朝龙.高温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7,33(5):23-25.
[9] 刘春燕,王宝维,王清吉.不同程度高温对蛋鸡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家禽,1996(6):27-28.
[10] 周杰,骆先虎,檀其梅.高温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和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1997,19(2):57-59.
[11] 傅玲玉,周庆堂,章怀云,等.高温对产蛋鸡的血液生化反应[j].中国畜牧杂志,1988(6):11-14.
[12] 刘思当,宁章勇,谭勋,等.热应激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9):20-23.
[13] 杨全明,吴庆鹉,余振华.环境温度对肉用仔鸡尿酸排泄及氮代谢影响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4,25(2):109-115. [14] 刘凤华,董玉芳,于同泉,等.蛋鸡热应激中血液理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j].家畜生态,1998,19(2):1-5.
[15] 刘振湘,唐晓玲,曾元根.鸡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机理[j].中国畜牧兽医杂志,2001,20(1):29-32.
[16] 刘凤华,吴国娟,王占贺,等.热应激对仔鸡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4):51-54.
[17] 刘凤华.蛋鸡热应激中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2):15-16.
[18] 郑卓夫.减轻家禽热应激的添加剂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1992,28(4):56-58.
[19] 付大华,王淮周,佘陆林.浅析热应激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4(11):33.
[20] 郭昌春,高晨,苏从成.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7(s1):56-58.。